2004年4月15日,在芬兰的埃斯波市,芬兰技术奖基金会将全球最大的技术类奖“千年技术奖”授予了现年49岁的英国物理学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这位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发明人在成为世界上首位“千年技术奖”得主的同时,也获得了生平最大的一笔100万欧元的奖金。当人们每天打开电脑,感叹着互联网强大的同时,很少有人想到这一切竟是由一人之力创造的。
1955年6月8日,伯纳斯·李出生在英国伦敦的西南部,他的父母都是英国计算机界的名人,曾参与了英国第一台商用计算机的研制工作,他从小便耳濡目染。在牛津大学的女王学院学习期间,他就用从旧货商店花7美元买回的电视机,与M6800处理器、烙铁、电路板组装出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
从牛津大学毕业后,伯纳斯·李先后进入了Plessey通讯公司和D.G. Nash技术公司工作,但他真正开始研究互联网是在加入日内瓦的CERN(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后。作为一名软件工程顾问,他编写了一个名为“Enquire”的信息处理工具,它就是WWW的最初概念。经过一番努力,1989年,伯纳斯·李在Enquire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Hypertext(超文本)重新构造信息系统的设想,并设计出供多人在网络中同时管理信息的超文本文件系统。1990年,他在当时的NeXTStep网络系统上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服务器(Web Server)Httpd和第一个客户端浏览编辑程序World Wide Web(WWW)。同年12月,CERN首次启动了万维网并成立了全球第一个WWW网站info.cern.ch(至今仍是CERN的官方网站),第二年万维网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在此之后,伯纳斯·李又相继制定了互联网的URIs、HTTP、HTML等技术规范,并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非盈利性互联网组织W3C,一直致力于互联网技术的研究。
因为在互联网技术上的杰出贡献,伯纳斯·李被业界公认为“互联网之父”。他的发明改变了全球信息化的传统模式,带来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全新时代。然而比他的发明更伟大的是,伯纳斯·李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为“WWW”申请专利或限制它的使用,而是无偿的向全世界开放。伯纳斯·李本来可以在金钱上与盖茨一比高低,但他的这一举措却为互联网的全球化普及翻开了里程碑式的篇章,让所有人都有机会接触到互联网,也圆了那些.com公司创建者们的富翁梦。即便如此,伯纳斯·李仍然十分谦虚,总是以一种平静的口气回应:“我想,我没有发明互联网,我只是找到了一种更好的方法。”
即使在今天,伯纳斯·李的名字对于大众来说多少还有些陌生甚至从未听说过,但对于那些互联网公司的CEO们,他永远是他们心中的偶像。Lotus公司主席兼CEO,Jeff Papows对他评价到:“伯纳斯·李是这个星球上最有资格写入互联网编年史的人物。他用自身的智慧和像父母一样的无私为这个产业创造出了另一个神话,他告诉人们网络是多么的美好多么赋有吸引力,又一个新事物在他的手中诞生了。”Novell公司CEO,Eric Schmidt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如果‘计算机和互联网’是一门传统科学的话,那么伯纳斯·李无疑将获得一枚诺贝尔奖章。”
《时代》周刊将伯纳斯·李评为了世纪最杰出的100位科学家之一,并用极为推崇的文字向大家介绍他的个人成就:“与所有的推动人类进程的发明不同,这是一件纯粹个人的劳动成果……万维网只属于伯纳斯·李一个人……很难用语言来形容他的发明在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中有多大的意义,这就像古印刷术一样,谁又能说得清楚它为全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文/魏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