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源坤
空降兵的第一要义是勤勤恳恳做事,千万别下车伊始哇哩哇啦。翻译成如今MBA们听得懂的话,就叫要业绩不要方案。
迟教练当时合同一签,首先就犯了这个忌。一通规则、一通训话、一通整顿。看似
雷厉风行、富有执行力,实则修炼不足、强龙要压地头蛇。有洋人把中国过去商业的称谓“生意”径直理解成“生命的意义”,这可能是创造性误译的又一例。想来也是,生意原本不是那么好做,只有历经曲折,勘破了那生命中的玄机,弄清了人世间曲里拐弯的奥秘才行。这倒不是人类自己难为自己,非得设计出那么多制度、礼节、讲究、习惯等等,而是人们在成百上千次的权力博弈中形成的“资产平衡表”,经商靠的就是它;如果想丢掉它,径直去探囊取物,那可能就会犯了规,因为如果大家都这样,就会使整个社会的效率下降而不是上升。
有人说,迟教练不就是想建立制度吗?是的,但人家先前已经建了,你凭什么一来就把人家的全否了,你的就一定比别人的高明?如果迟教练上来先不动声色,先与大家打成一片,暗自摸清情况,然后带着大家先赢几场硬仗,再推出自己的方案,那今天就可能会是另一个局面。
对于一个新来乍到的经理人来说,你不了解的东西太多了。你所拿出的方案是你以前经验的积累,而对于新的情况未必适用。如果这时有人诚心跟你过不去,要挑你方案的毛病,是一挑一个准。
空降兵的第二要义是要敢于任事、放手工作,但不要四处树敌。
迟教练之误在于反其道而行之:树敌过多在前,缩手缩脚在后。迟教练刚开始虽能大刀阔斧开展工作,但是,得罪人太多,等发现这样不行再想改回来,已经是来不及了。于是,手也软了,迟疑、徘徊、观望,等下决心想拿下个别人时,已经早被人所图。如果不是树敌太多,也不会有后面的缩手缩脚。其实,如果不是树敌太多,又有一些可挑剔之处授人口实,一个主教练真想拿下一两个球员,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因为迟教练犯了前两条,所以就做不到这点了。
再说明星球员,如果处置得当的话,是不会弄得势不两立地步的。明星球员无非是要找找那种明星的感觉,就让他找呗,自我实现的欲望不正是人的几种高级欲望之一吗?为什么不顺其自然、引而导之,使其进入正常的规范呢?这些方面是迟教练犯错最多。明星队员就是明星队员,必有过人之处,多听听他们的建议不是多多益善吗?再说,传统的管理方式这方面失误最多,对队员的管理压服多于理服,训斥多于激发,许多怨气是积累已久,让其发发牢骚,也未尝不可。如果空降兵不能审时度势与他们多多沟通、疏导激励,反而老端着正人君子的架子,是无法捕获他们的心的。
当然,空降兵也不是毫无作为,一味依赖大牌明星,失去引导、控制,那也是不成功的。如何既能发挥明星的作用,又能收放自如,把明星身上和周围聚集的能量拿来为我所用呢?有三招:一是放下架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以柔弱胜刚强;二是信其言,授以事,责其功,掌握赏罚主动权;三是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建立正面的价值观及其相关制度。这三招就是空降兵的第三要义:依靠明星员工但不要为其所制。
可能有人说,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对!这就是管理的最精微之所在,也可以叫做管理的艺术吧。据说,这些青年人想请迟教练吃顿饭,教练都不去;工作之余青年人去唱唱歌也不许。这就不可能不出现沟通障碍,而上面的第一招就是要管理者放下架子,建立沟通。有了通畅的沟通,才有可能使出后两招。第二招,就是要管理者能对明星队员的建议择优试用,听听他们的合理化建议,按照实行一段,然后以他们自己的建议、自己的标准来要求,严格考察,如果确实有效,就大力推进,工作绩效必然明显,如果不行,再让队员听你的,他们也心服口服。在有了充分有效、畅快的沟通后,在有了准确有效的具体方法后,使出第三招,看准时机,把队员们的主流思想迅速归拢到正面的价值观上来,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这时就能收其全功了。
一个空降兵,要想功勋卓著,甚至彪炳史册,仅仅是拢住了队伍是不够的,必须靠这支队伍冲锋陷阵,打赢大仗、恶仗,这时就可以功成身退了。因此,空降兵的第四要义是要当教练而不要做霸王。
教练与霸王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教练激发人、激励人,队员可以为你赴汤蹈火,在所不惜;霸王压服人、管制人,使队员慑于权威去战斗,这种队伍也许能在家门口小打小闹,但打不了大仗恶仗。过去带队伍讲究思想作风过硬,那是对的,方法是靠意识形态灌输,建立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价值观,所谓“令民与上同意也”。据说,过去解放军打大仗之前都要搞誓师大会,有条件的要请剧团演一场《白毛女》,看完戏就开赴前线。就靠这,解放军的战士个个奋勇争先,屡建奇功。今天,我们处在一个意识形态退后、现代色彩渐浓的时代,传统的方法可能不好使了,但是其道理是一样的。如果管理者平时就一直高高在上,与队员沟通不畅,更没有建立有效的价值观渗透渠道,队员们也不习惯被激发、被激励,更不可能自我激发自我激励,那么,一遇大仗恶仗,靠权威靠压服的后果便一下子显露无遗了。这可能也是我们的国足屡战屡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以上这些原则和道理,没什么高深的,我们古人的著作中有一多半就是讲这些的,关键还是用心体味,实践中摸索,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