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企业员工集体请辞 引发人力资源管理变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 14:45 《团队》杂志 | |||||||||
文 王剑东 2004年7月,天力公司从京城著名高校引进29名高素质的知识型员工,但仅过了一个月,该公司辛苦招来的员工就提出集体辞职。究其根源,是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严重的漏洞。
高层震动:高知员工欲集体辞职 天力公司是一家著名的民营高科技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4年,根据有关权威部门数据统计表明,该公司2002年度的销售总收入,在深圳这座沿海发达城市数以万计的民营企业中,排名列于第十位。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为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2004年7月,该公司总裁谭若飞委派人力资源部经理万子山带队,首次去全国高等院校一次性招来了29位高素质的知识型员工。可是到了9月的某一天,该公司却不得不在总裁会客厅,举行一次特别的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是公司总裁谭若飞、新任人力资源总监王科,和新进公司的29位名校毕业生。双方对话的主题内容,竟然是为新招进来的这群高素质员工集体辞职的事件而展开的。 已过天命之年的谭若飞显然无法面对眼前的现实,他有些激动地说道:“听说你们要集体离职,这让我感到太意外了,可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新任人力资源总监王科努力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真诚地对29名欲辞职的新进员工说:“在座各位,都是谭总与我所景仰的名校高才生,你们能够加盟公司,是我们公司的骄傲与荣幸。然而,今天,大家突然提出,要集体离去,这对公司来说,确实是太突然了。假如是由于公司方面的原因或过错,直接导致了你们辞职,那么,在这里,我谨代表公司,向各位深表歉意。我也真诚地希望各位在辞职之前,把你们真实的想法告诉我们。假如真是公司的原因导致你们离职,也可帮助我们改进工作,并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王科的话,融化了29位名校学子的心,终于有人开口说话。 “今年5月份,公司到学校招聘,万经理开给我们承诺的工资是每月2800元。可是,等我们进入公司,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时,才知道,我们试用期的工资是每月2000元。” “这还不算,发工资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我们每个月的工资,是按出勤多少天来算的,而且,还在我们的工资里面,扣掉了什么人事费、工装费、食宿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结果,我们第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不到900元,这算什么呀!”“我们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本以为能够在公司里面,有一番作为。可是,真想不到,公司会这样对待我们。初进公司时,为了能够尽快熟悉工作,以便自己能够更快、更好地进入角色,早些为公司带来最大的自我价值,我们经常加班加点。然而,换回来的却是公司对我们的斤斤计较,公司不但忽视了我们应得的利益,而且还违法操作,竟然在我们的工资里面,预扣本来应该由公司承担、缴纳的那部分社会保险费用。” 听到这里,谭若飞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为表达自己深切的歉意,他向29位员工,深鞠一躬,并当场表示希望这29位员工不要急于离去,一周之内公司解决所有问题。 挽救困局:重整人力资源管理 很明显,如果这29位新进员工集体离职,那么,天力公司无论是声誉还是管理创新,都将会遭受到沉痛的打击。对于这一点,该公司总裁看得非常透彻。自2000年以来,该公司通过成立人力资源部,大规模从名校引进高素质的人才,目的是把企业的发展纳入到现代化管理的正常运行轨道。显然,该公司对于京城名校学子的加盟,是寄予很大厚望的。 可是,理想与现实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没想到,该公司辛辛苦苦招聘而来的名校学子,连三个月试用期都没过,就一致集体提出辞职申请。究其根源,无疑是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严重的漏洞。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在试用期间,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29位员工一提出离职,该公司必须当即结清工资并无条件放行。 实践证明,主管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人员非专业性人士不可。该公司总裁通过多年实践工作经验的沉淀,也已经觉察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名校学子离职的这个节骨眼上,他果敢地作出了决定,将自己的得力干将,原来非人力资源专业背景的那位万经理,调至行政部任经理。 29位名校学子们离开后,谭若飞拍了拍的新任人力资源总监王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你都看到了。现在,我把处置这件事情的任务,全权委托给你,你可以放手去做。” 王科着手解决这一棘手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第一个步骤,便是在恳谈会后的第三天,找到这群新员工的“领袖”王晔。通过谈话,王科得知,王晔在读研之前,已经在内地的某外资企业担任过人事主管。所以,在人力资源这一领域,王晔不但有理论功底,而且还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当晚,王科就找到谭若飞,极力推荐王晔担任刚好空缺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谭若飞二话没说,批准了他的请求。次日,任命消息公布后,在全公司一千多名员工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但是,谭若飞仍然顶住压力,坚持了任命。 结果显示,王晔被任命为该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是王科在该公司成功运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的神来之笔。当然,这样运作人力资源管理业务,也是非常有风险的。假如王晔看走了眼,若王科不能胜任该项任命,那么王晔这个“空降”的人力资源“司令”,肯定在该公司立不住脚,无论公司总裁是多么信任他,他所面对的选择只有一个:卷铺盖走人。 这项人事任命对于29名新进员工来说,无疑是重大的利好消息。大家仿佛从王晔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呆在公司里面未来光明的前景。另外,更为重大的含义便在于,王晔被任命为人力资源部经理后,挽留高素质人才的重担,便顺理成章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接手人力资源经理工作后,王晔了解到,公司在薪资管理这一块,有条不成文规矩:试用期间,本科生的工资一律是每月2000元。原来,万经理在招聘时,担心这一工资水平招聘不到名校生,不好交代。所以,他便承诺给大家每月2800元的工资。可是,这项承诺,在财务上,是无论如何也通不过的。 为聚合、提升公司诚信度,王晔将错就错,自己执笔,出具报告,要求将本科生试用期工资从每月2000元,调升为每月2800元;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缴纳,按照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条例关于缴费比例的规定,该由企业出的由企业出,该由个人出的便由个人出。然后,王科本着在法律的框架内尽可能兼顾公司利益的精神,在王晔报告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与全面的完善,最后,才上报给总裁。谭若飞又二话没说,当即签字同意。 公司经过一系列紧锣密鼓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对牵涉到高素质人才管理的人力资源领域进行了全面的调整。结果,一周后,29位名校学子,都留了下来。 紧接着,在王科主持下,由王晔具体负责,该公司在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制度、培训管理、薪资体系、绩效考核、福利制度、职业生涯规划等各个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进行了全面的基础平台建设与现代化企业管理变革。 尽管面临着重重阻力与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在总裁谭若飞的极力支持下,他们的这些以现代化科学管理为导向的变革,最终在企业里开花结果。 虽然这一系列措施在短时期内提高了该公司的人力成本。但是,这微小的成本换来的效益回报,却是惊人的。因为该公司的大胆决策,一次性从北京高校引进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并能够成功地留住。又由于这来自于名校的29位高素质人才的倾心加盟,所以,在该公司成立十周年的日子里,终于传来大快人心的捷报。据统计,该公司2004年度的销售总收入,比2002年翻了一番,而且还非常顺利地在海外上市成功。 田螺拍案 “留才”重于“引才” 天力公司面临的问题事实上是一个很多企业都面临的“如何留住企业核心员工”的问题。 企业要想吸引和留住核心员工,首先必须知道哪些员工是自己需要的核心人才。具体而言,企业核心员工是指那些拥有专门技术、掌握核心业务、控制关键资源、对企业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员工。 一般来说,企业核心员工会占到企业总人数的20—30%,他们集中了企业80—90%的技术和管理资源,创造了企业80%以上的财富和利润,他们是企业的灵魂和骨干。但同时,核心员工也是人才市场上主要的争夺对象,他们“跳槽”的机会最多、可能性最大,他们一旦“跳槽”,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估量。 企业的核心员工一般都为知识型员工,与普通员工相比,他们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往往把事业看得很重,追求成就感,自主意识强,拥有相对独立的价值观。因此,吸引和留住核心员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仅仅在某一方面做好就可以了,需要全方位地留才,同时还应根据不同人才的需求特征制定“量体裁衣”的、有针对性的留才计划。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员工已不再是为生存而工作,他们渴望能力的充分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与企业更多地体现为合作关系。现代管理者应该深刻认识到企业与员工实质上是一种“双赢”关系:让我们共同创造,我信任你,我尊重你,我们共享成果。一个管理者只有真正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充分承认和体现员工的价值,摒弃原有“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风格,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才能提出有助于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和组织目标的管理措施,才能真正吸引和留住企业的核心员工。 随着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优厚的薪水已不再是企业调动核心员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其他的如福利、住房补助、员工持股计划等起了一段时间的促进作用后也日趋平淡。企业如何为核心员工创造一个学习及职业成长的工作环境,如何为员工提供升迁和发展的机会,将成为企业留住核心员工的关键因素。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关注核心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帮助员工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措施,营造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让核心员工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核心员工一般都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企业的及时认可,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员工绩效评估体系,及时对核心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价。该评估系统必须由以往的关注员工的工作态度转移到工作业绩上,能够对员工的工作给予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评价,让员工及时了解自己的业绩情况,从而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整个绩效评估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评价会见机制,考核的执行者应不断保持与员工的交流,制造一个开放的环境。双向沟通是考核双方双赢的前提,是绩效考核的生命线。 必须引起重视的是:薪酬已不再是激励核心员工的最重要因素,但员工仍希望能够得到与其业绩相符的薪酬,因为这也是衡量自我价值的尺度之一。 另外,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内外经验表明,成功企业都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员工产生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