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人力资源 > 正文
 

工人日报企业周刊:企业员工的新年畅想与期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 14:24 工人日报企业周刊

    员工的需求,就是管理者的“关注”。走进新年的员工企盼能缓解工学矛盾、有固定的学习培训时间;渴望通过岗位创新品味快乐工作、实现自身价值;希望企业的学习气氛中多点温馨、少点“恐吓”——这些,汇聚成企业员工对新年的畅想和期待

    新年员工第一声:岗位培训能否少占我们的休息时间?

  -小岳

  【情景捕捉】

  “小张,马上到矿上参加技能培训。”

  “我刚下班,饭还没吃,你叫我饿着肚皮去学呀?”

  “去嘛去嘛,学了再说嘛……”

  这是2004年12月16日下午,笔者在重庆松藻三联公司某采煤队,看到该队队长通知刚出井的生产班组工人小张去学习的一个情景。小张看到我们,把正要说的话咽了下去,脸上显出些许无奈。

  据了解,国企中的许多员工都有过类似小张的这种无奈。

  事后,我们找到小张并问他,参加培训是好事,为什么还这么不情愿?小张直言不讳地说:“我并不是不愿参加,我也知道矿上想帮我们提高生存技能,问题是培训安排的时间不对。说实话,我们在井下高强度地作业七八个小时,不管是体力还是精力消耗都非常大,出井后要及时休息,为下一个班做准备。如果马上又去参加培训,那我们恢复体力和精力的时间就明显少了,这不仅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危及安全生产。培训能不能少占用我们的休息时间?给我们一点固定时间,让我们踏踏实实地学习。”

  【评说】

  当前,技能人才紧缺、技工素质偏低的现实,使许多企业都把对员工技能的培训当成跨入新年后需要考虑并安排好的大事之一,毫无疑问,想尽快把内部存在的人才缺口缝合的做法很好,但却要考虑员工需求,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帮他们解决好工学矛盾。尤其对那些劳动强度较大、危险性高的岗位员工,一定要保证他们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使他们有正常的工作状态,如果安排他们下班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去听课,不仅会影响他们的休息和第二天的工作,而且学习效果也绝不会好。

  笔者建议,能否把技能培训与现实生产需要结合起来,搬到生产现场进行手把手的演练。把解决岗位上出现的问题当成培训目标,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作一堂技能培训课,让员工在工作中边干边长知识。理论培训尽可能地安排在员工合适的工余时间,如给予员工一定的公假,安排固定时间进行培训,也可利用班前会开展简短的主题讨论,或开展每周一主题技能培训活动。既可保证生产班组员工正常休息,又能达到培训目的。

  新年员工第一页:技改让我们快乐工作

  -晓 舟

  【情景捕捉】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永平铜矿的郑有清新年致书本刊说,小技改在生产中大显魅力——

  “我们选矿厂碎矿工段两台中碎圆锥的下矿漏斗,由于中碎排矿较大,两根积矿槽钢没用多久就被打坏,致使圆锥下方受矿的18号皮带因受力不均跑偏而漏矿,给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运行带来隐患。钳二班维修人员从废料堆中找了些报废的旧材料,按漏斗尺寸修改后,焊在漏斗内壁的衬板上,从此漏斗排矿正常。不仅减少了维修者的重复性劳动,而且确保了操作者不发生意外伤害。”

  河南省安阳化工集团公司的李希军告知本刊,小技改解决了生产中的大问题——

  “我们公司尿素一车间的员工,发现解吸系统解吸废液排放超标、尿素装置氨耗偏高后,通过修补和更换已经脱落、磨损的解吸塔塔盘、安装新增筒节、支撑圈、填料、液体分布器等措施,不仅使解吸废液排放达标,而且同时回收了废液中的尿素、氨和二氧化碳,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显著效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安徽省濉溪县小湖孜临涣选煤厂钟文第向本刊说,小技改在生产中起了大作用——

  “我们厂的卸煤工人针对工人清车和卸车同步不仅不安全,而且清扫不彻底的情况,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卸煤平台的下方安装了一个A字型清扫器,让其与铁轨平行,A字尖头与车移动方向相对,列车运行时,每个车的蓬顶煤和车帮煤受阻于清扫器,顺势落入铁路下方的受煤坑中。和以往人力清扫遗煤相比,安装卸煤清扫器以后,不但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卸煤清扫效率,保证了清车工的安全,以每车节省15千克遗煤计算,我厂一年可减少原煤损失800吨,为企业节省资金24万元。

  【评说】

  企业靠技改发展、壮大,我们员工则靠技改让自己工作更轻松。当问起新年工作从何做起时,中建一局的许多员工这样对笔者说。在新年第一天上班就走进班组的笔者强烈感觉到,立足岗位搞技术改造和革新,已不仅仅是车间的号召,而成为员工的工作准则,成为员工们新年工作翻开的第一页。

  跟以往按部就班、墨守陈规的工作思路比,新年里,企业员工们不再满足完成工作定额、工作中不出差错就好,而是更注重靠智慧、创新来让自己的工作快乐、高效;企求用简单办法解决复杂问题,通过小改小革提升工作质量、体现自我意识和自身价值;希望企业能给自己机会,让自己充分依靠现有场地、现有装置、技能等优势,改造简单、投资小、见效快的项目,改变落后、不适用的生产工艺和流程,解决生产中的大问题。

  毫无疑问,员工的需求需要管理者关注。员工工作观念的更新和工作思路的开阔,给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重视员工需求、在工作中为他们提供充分显示聪明智慧、发挥才干的平台,管理者责无旁贷。

  新年员工第一求:让我们提高素质别用“恐吓式”

  -张 维

  【情景捕捉】

  2004年年底,安徽一家大型国企在创建学习型企业的过程中,为了让员工的自身文化业务素质在一段时间内有个大幅度提高,便出台了一系列考核制度,其中,最让员工们头疼害怕的便是一窝蜂的专业考试。

  该企业规定:员工考试成绩将作为岗位动态管理依据,成绩不合格者,轻则待岗培训,重则下岗回家。一时间弄得员工措手不及、人心惶惶,大家纷纷叫苦不迭。员工们颇感冤枉地说:这些年来,企业很少花钱和时间为我们进行专业技术系统培训,也没有营造良好的学技术钻业务氛围。像车工、起重工等工种,长达20多年都没有开展过一次培训,用起来重要,用完后次要,或者恨不得不要。至于现在什么高级工、技师等评定根本与其无关。这些工种只有靠平时在实践中摸索一点经验,对于专业理论知识根本就是个盲区。现在说考就是一声,我们拿什么去应考?员工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企业能多些学习培训,少些吓唬人的考试。

  【评说】

  应该说,企业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广大员工自主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这一初衷是好的。但也应注意要得法得当地引导员工学习,将员工自学与组织学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员工的考试成绩,更不能靠考试解决素质问题。

  笔者认为,考试只是个促进,其真正目的在于,要求员工通过考试来检阅自己所掌握的业务知识,更好地进行补缺补差。而把考试成绩当成把员工分成三六九等的惟一标准和用人的主要依据,这恐怕有失偏颇。在加强员工教育培训上,企业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也不能想通过几次考试就把员工考倒,重要的是要在提高员工整体业务技能水平上下功夫,要在积极引导员工自觉自愿地学技术钻业务上下功夫。如:建立新老员工学习小组,老师傅向青工传授绝技绝活,青工向老师傅讲解理论知识,结成互帮互学对子,达到双赢目的。还比如,在班组建立工余学习协会,攻克技术难题,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授课等。

  当然,所有这些活动,都离不开企业在时间上的支持、在待遇上的倾斜、在方法上的引导,从而使员工真正在一种奋发进取的、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而不是在一种被动的、甚至冷若冰霜的恐吓气氛中学习。只有企业的学习氛围浓厚了,员工真正融入“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氛围中,员工的业务技能素质才能得到提高,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才会有根本保障。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企业员工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