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方程式求解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 01:27 21世纪经济报道 | |||||||||
这家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善于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亦把握住商机 本报记者 汤白露 北京报道
农村市场是一道特殊的社会方程式,在广阔的田野与土地之间,隐藏着看不见的市场机会。中移动的“村通工程”实践,便是为这道方程式求解的一种尝试。 根据信息产业部的要求,2005年全国“村通工程”任务为28384个目标村,其中中国移动的村通任务为17104个目标村,占总任务量的60%。 村通任务 “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农村市场尝试一种全新的信息化模式,消除现代社会中的城乡信息鸿沟。”来参加最佳公民行为颁奖的中移动副总裁张晨霜这样描述着中移动的“村通工程”,今年9月中旬,他刚陪同信产部部长王旭东、中移动总裁王建宙去湖南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考察。 “从岳阳临湘到湘西凤凰,再到郴州,这次去主要是考察湖南的农村通信建设,翻山越岭、一路颠簸,亲身感受到了越来越多村民加入手机族的气氛。”张晨霜说。 据张晨霜统计,在实施“村通工程”之前,湖南省有2985个行政村未通电话,而且大都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非常落后的边远山区。去年湖南移动启动“村通工程”第一期建设,全年完成1065个目标村的村通任务。 2005年,湖南移动必须完成余下的1920个目标村的村通任务。但这些山村的条件更为恶劣,有的还未通路,甚至还未通电,建设难度非常大。 如果说湖南还在为农村通信进行“扫盲”的话,山东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通过信息化带动了农业的产业化与全球化。 作为一个偏远的海边渔村,山东沾化县王尔庄村1992年才开始做海蛰生意,而现在发展成了全国最大的海蛰加工贩运市场,日平均交易额达到3000万元。 1997年,村里有人率先从城里买了手机,回来后发现竟然没有信号,无法接通。对于村里的生意人来说,影响是巨大的。 这一情况很快便传到了山东移动的办公室,但好消息似乎来得太迟。1998年,山东移动开始在王尔庄村建立基站,直到2000年,用手机做生意的气氛逐渐浓郁起来。 现在,全村374户人家买了400多部手机,其中70%以上开通了全球通。因此,王尔村又被称为全国第一个“全球通村”。2004年这个海蛰村的交易额达25亿元,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经营范围辐射美、墨、澳、越、缅、韩、泰、印尼、马来西亚、俄罗斯和中亚各国。 2004年5月,现代化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正式开通,给王尔庄村人增添了一条了解市场信息的新渠道。 显然,中移动及时在农村普及移动网络,在“王尔庄现象”中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现在的思路是,不仅要建设基站,更重要的是通过为当地的特色农业提供有针对性信息和优质的网络服务,推动当地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甚至全球化。”张晨霜说。 据他介绍,很多农村市场已经开通手机定制服务,村民可以查询相关行业的电子交易情况,大大节省了搜寻信息的费用和时间。 近年来,中国移动从网络建设、信息支持、资费优惠等各方面入手,为农村和贫困地区搭建与外界沟通、获取信息的桥梁。 移动西部 “企业效益和社会责任之间并不完全是一对顾此失彼的矛盾关系,但首先得保证企业的正规成长,如果濒临破产还谈什么社会责任?”当谈及如何处理好企业效益与社会责任关系时,张晨霜认为成长是首务。 “我一直在关注西部移动通信的发展问题,跑遍了整个西部地区之后,我认为,西部最大的问题不是观念,不是市场,而是前期投入不足。”张晨霜认为,在西部问题上,能很好地体现企业的赢利与社会责任。 据他介绍,中移动一直很重视西部地区的移动通信问题,并逐年加大了对西部的投入。从2000年至今,中移动已经累计为西部通信建设投入过百亿资金,2005年新增加了77亿元资金。 “我们正在探索一条既能实现企业成长,又能对社会大众有更大贡献的双赢道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张晨霜说,其实中移动在西部地区的大投入已经开始产生效益。 2004年,中移动实现了包括西藏、青海在内的“全面盈利”,也成为全国唯一在31个省全部实现赢利的通信运营商。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企业效益与社会责任完全有可能实现双赢。”他特别强调,很多人认为国家的“村通工程”纯粹是一项赔本的“社会福利事业”,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农村通信服务既是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拓展市场、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 “不要只衡量早期的投入,如果经营得好,长远而言自然会产生利益。我们在西部的赢利,也为我们进一步普及农村通信市场树立了样板。”张晨霜很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