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出”的真功夫
文 / 本刊评论员 李 靖
曾经因创始人危机一度“气短”的真功夫餐饮,最近又挺起了腰杆,再一次向洋快餐叫板。
最近有消息称,真功夫总裁蔡达标正打算三年内让店面从目前的400家增加到近千家,且不排除提前完成计划的可能。对这样的规模,蔡达标认为:“比较符合上市的最佳定位”。
看来,真功夫的上市梦想,重又熊熊燃烧起来。
而近期真功夫在媒体上的高调“回归”,也并不偶然。从去年12月,肯德基“开饭了”(开始提供盖浇饭),真功夫一系列战略防御和进攻行为就频频出现。如果仔细观察了半年来越来越露骨的商战大戏,会发现相比于多次出现的“让客户或供应商站队”、乃至爆粗口之类的生猛手法,快餐巨头间的攻防战要讲究得多——虽看起来没有其他商战激烈,但力道和深层板块间的撞击要大得多了,对竞争中一些共性问题的把握也更加深刻而准确。
战略决定胜负
我们看看近期的连锁快餐业商战。
2010年12月,肯德基的本土化战略进一步推进,而且极富挑战性:许多城市充斥着肯德基“开饭了”的广告,肯德基开始提供鸡肉盖浇饭。这样的出招确有其高明之处,给炸鸡一个更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新吃法,虽无明确所指,但实际上在以自己的规模优势,冲击中式快餐的市场。
真功夫自然是被击中的主要对象之一,且看这个商战如何发展。
现在看,真功夫近一段时间的反应是:“我们欢迎洋快餐卖米饭,这充分印证中餐是中国餐饮消费市场的主流。”这并非简单的打嘴仗,背后的营销话语仍然在努力突出自己的定位,和肯德基在品类之战中的风险——外国人做的盖浇饭,能否成大气候尚且存疑,但无疑给中餐品类捧了场。
随后,真功夫发布《中国白领膳食健康白皮书》,启动“关爱白领膳食健康”计划——这仍然在打定位战,强调粤式快餐的“健康”定位,也是一种战略进攻,在打击洋快餐不健康的弱项。
连同蔡达标发布的三年千店计划,攻防之中的手段虽不“生猛”,但确实是近半年少有的主拼战略,而不是执拗于战术手段的一场公开商战。
就快餐业出现的这场商战而言,笔者认为和前两年“麦当劳咖啡”挑战星巴克颇为类似:两年下来的竞争结果,只是麦当劳的餐桌上多了杯咖啡而已,没多少人会为了喝咖啡而进麦当劳,真喝咖啡的人群,还是去星巴克的多,麦当劳反而干了件帮助星巴克巩固咖啡市场的事情。
而且看看过去,肯德基曾经卖粥、卖油条、卖凉茶,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人为了喝粥、吃油条、品凉茶才去肯德基吧。这次的中西快餐之争,一段时间后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只是肯德基的餐桌上多了份盖浇饭而已。
真正的竞争
最近半年来的国内商战,出现不少公开且恶性竞争的倾向,但如《中外管理》去年12月刊时评所言,多数恶性竞争往往执拗于战术上的得失,而没有很好地依托企业的战略——定位就是战略——来更好地统合自己的战术手段,更谈不上依托于战略而在战术上处于相对超然状态的竞争境界了。
其实真功夫确实是中国企业定位战的一个突出案例。从其他层面看,无论是创始人之争,还是曾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后院丑闻,其带来的品牌损伤,都没有当时人们预料的严重——如果在战略问题上足够坚定,其他战术问题,要不就不触及要害,要不就在定位的夯实中被消化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