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危机管理专家称毕马威立信基础正受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7日 15:12  《数字商业时代》

  “不独立”的毕马威

  撰文/林景新(危机管理专家)

  6月27日,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广州分所正式向宿迁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道歉。这是这家享誉世界的独立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第一次向企业道歉,不能说绝无仅有,但也够引人瞩目。

  2007年11月,达能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和萨摩亚起诉娃哈哈非合资公司的外方股东。两地法院在被告不在场、未作抗辩的情况下签发了临时冻结和接管令,裁定由达能指定的毕马威为被告资产的接管人。毕马威未经中国法院许可,就超越其接管权限在中国境内从事接管活动,向全国多家娃哈哈非合资公司及其审计机构、工商行政管理局、银行发送接管人函件,被宿迁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告上了法庭。

  2009年4月28日,江苏高院终审认定毕马威违反中国司法主权管辖原则,对娃哈哈构成侵权,责令其赔礼道歉,并赔偿30万元。6月27日,拖延两个月后,毕马威不情不愿地向以上三家企业道歉。

  毕马威作为世界最顶尖的会计师事务所,其一举一动、一行一言都可能对某个行业或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长期以来,毕马威一直被视为会计行业的风向标,而基于客观、严谨、独立基础上的公信力则是其立信基础。但现在,这一立信基础似乎正在受到挑战。

  在这起毕马威被指有损职业道德、联合外国资本压制中国企业的案件背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法国达能的影子,而达能与娃哈哈之间纠缠着商业利益、民族情结的旷世恩怨早已路人皆知。

  事实上,这不是毕马威第一次联手跨国公司合谋压制中国企业。2007年,新华工程一案中毕马威被判定做出不实审计报告,而背后牵扯出新华工程现任股东——新加坡通用电气太平洋私人有限公司(简称GE)。GE冻结新华工程股权转让价托管金,要求根据净资产调整状况,调整购买价。毕马威的报告正好支持了GE的净资产调整报告,而毕马威恰恰是GE的长期合作伙伴。

  早在2001年财政部公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中,毕马威就因为中石化河南分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报表数据失真等受到通报批评。2004年则因为“锦州港虚假陈述事件”而成了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在华成为被告的首例。

  不过,在毕马威公开道歉的同时,毕马威亦在同一报纸上声明,“对判决结果表示遗憾,将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申诉”。在中国市场上,这种案例非常罕见。一方面公开道歉,另一方面同时发表强硬声明,毕马威的强硬底气可见一斑。

  对于无数中国企业来说,毕马威既是可敬的也是可畏的:中国企业敬其在审计方面的专业性,畏的则是毕马威能够轻易地凭借着巨大的公信力与影响力给企业以“下马威”——以一份报告或一纸授权书就可以轻易决定企业生死,甚至是对企业进行强制性地接管。

  虽然毕马威身为“独立第三方”,但本质上仍然是一家企业,追求商业利润是其不变的根本。2008年,毕马威全球年收入227亿美元,每年向合伙人提供丰厚的分红回报。当商业化的“独立第三方”进入一个缺乏监管的非约束性空间之后,秩序似乎一下子变得混乱起来——百度开始暗箱操作、谷歌色情信息不断泛滥、毕马威们则大肆与企业合谋。显而易见,当规则制订者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时,比赛的结果将是多么之荒谬。

  作为普通民众,我们为行业制高者们的认错感到欣慰,尽管这种认错可能是一种口是心非的伪行为。但这毕竟可以视为社会对权力垄断者们——这些习惯给别人“下马威”者警示的结果,令他们明确知道,在面对商业利益诱惑与行业道德恪守矛盾之时,必须有更长远的考量。对于毕马威而言,建立于独立、客观、公正之上的公信力与信誉是其获得社会认同、企业认可的惟一基础。

  作者邮箱:jinxin_lin@hotmail.com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