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谁主上广电沉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5日 00:48  21世纪经济报道

  谁来举“上广电”的杠铃,谜底还未最后揭晓。

  “当我想举杠铃时,所有人都表示支持,会帮我一起举。但当我真正举起杠铃时才发现,所有人都挂在上面,只有我一个人在举。”这不是电影中的经典对白,却来自一位原广电集团董事长的感慨。

  在被上海仪电(控股)集团托管之后,上海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广电”),正处于等待新生的煎熬中。

  连续停牌两周后,广电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广电信息(600637)和广电电子(600602)已发布公告,称由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国资委成立的工作小组已制订了工作方案,该方案即将报送上级相关部门审核。公司仍将继续停牌,等待有关部门最终决策。

  本报记者获悉,上海市高层已经介入广电资产重组一事,一场有关于上海市未来是否要发展平板显示产业的激烈争论已经展开。

  争论已经存在了十年。每一次上广电都站在了当时国资改革的最前沿。先是在市场换技术的选择上,在特殊政策背景下通过广泛合资迅速膨胀,获得了市场发展先机;然后在产品线的选择上,向平板等上游跃进。

  赶了个早集,却无功而返。在适时进行战略转型,进入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上游关键零部件TFT-LCD面板产业时,两条历史的隐身张力侵袭而来,却全然无知或无以招架。

  一是所谓的“平板周期”,如同半导体受硅周期和摩尔定律左右一样,平板周期的存在,使得企业必须在全球竞争市场变化迅速时,无论是决策还是运营都需跟上。

  在管理机制上,这就要求上广电有很强的战略延续性。但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波动的管理机制产生的强烈冲撞,使得上广电最终体力不支败下阵来。这是另一条历史的轨迹。

  亏损的轨迹

  成也合资,败也合资。合资带来了利润也失去了自主创新的机会。但这一后果,直到10年后的2003年前后,随着市场的巨变终成梦幻。

  上广电问题浮出水面,来自一份合并报表。

  数据显示,2008年,上广电总资产149亿元,总负债169亿元,资不抵债。寻找上广电集团巨亏的原因,成为上海国资系统和市场人士的热门话题。

  对液晶面板产业的投资失利,成为指责的首要原因。根据上广电旗下上市公司——广电信息和广电电子2008年业绩预亏公告的解释,导致两家上市公司预亏9-10亿和9-11亿的“罪魁祸首”,都与液晶产品生产有关。作为上广电集团的主要资产,两家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直接关系到集团的整体盈亏。

  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需求下降,全球主流面板企业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均产生不同幅度亏损。尚处于投资追赶期的中国面板企业亦不能避免,国内另一家面板大厂京东方(000725)2008年也预亏7亿-10亿元。

  液晶产品相关生产的亏损,不过是压垮广电集团的“最后一根稻草”。上广电集团的“最终倒下”,与其长期以来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经营状况有关,而这种情况的形成又有着其特殊的历史发展原因。

  上广电集团的前身是上海电视机厂。根据上海市经济委员会相关文件,上广电1995年成立,目的是为了推动仪电企业组织架构的调整,属于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企业。在这个概念下,包括上海广电股份有限公司浦东分公司、上海广电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电视一厂、无线电四厂等在内的25家控股企业,以及上海JVC电器有限公司等18家参股企业资产均被划拨至广电集团旗下,国有资产总额达83466.392万元。

  这样一来,上广电已经成为上海市从事电子信息产业最重要的国企。1997年国资委对其进行了资产重组,上广电集团部分资产从上海仪电剥离,12.61亿元的国有净资产分别划转并授权上汽集团、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总公司、上海实业集团以及上海仪电控股。

  重组以后,上广电逐步成为光电子显示产品制造商和网络信息服务提供商。国资委的数据显示,1998年上广电集团的营业收入为585257万元,位列上海市工业集团收入排名第六位,实力堪称雄厚。

  上广电的繁荣,来自电子信息产业两次大规模的引进。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电子工业部斥资200多亿美元大规模引进CRT彩电技术和生产线。在国家批准下,上海电视机厂1978年从日本日立公司引进了全国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并产出了第一台“金星牌”彩电。1992年,作为上海市政府的“1号工程”,上广电集团投资27亿元成立了“上海永新彩色显像管公司”,开始在国内率先生产CRT彩电的重要部件——彩管。

  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彩电产业不断集中。作为龙头企业,广电集团被赋予了“发展产业”的责任,开始通过投资手段,不断向产业上下游延伸。

  继永新彩管公司之后,1993年,上广电又与日本三井物产、东芝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新芝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彩色显像管关键部件——平板荫罩。除“新芝电子”外,永新彩管公司还先后投资成立了另外几家配套企业,如上海永新爱奇电子有限公司、上海永新灵奇电子有限公司、上海新李园电子玻璃有限公司等,分别提供彩管用电子枪、金属零件和与显示器件相关的产品。

  一位业内知情人士接受采访时说,无论是金星彩电还是永新彩管、新芝电子,上广电当时的主要生产设备均来自日本。这种合作使得上广电与日本企业关系紧密,也为上广电日后大量与日资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埋下伏笔。

  上广电在上述领域的分进合击,其实上演了90年代初,主流的国资改革思想之一:市场换技术。90年代初期,恰逢包括索尼、东芝等在内的主流日本电子企业都开始谋求进入中国市场。

  当时的外商投资政策,外资企业落地中国必须要与国内企业合资或合作。在这一政策规定的限制下,作为拥有强大政府背景的国企,上广电自然成为日本企业合资伙伴的首选。

  1992年,上广电和JVC合资成立“上海JVC电器有限公司“,率先拉开了上广电与日资企业大规模合资的序幕。

  1993年,索尼公司与上广电旗下的上海广电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建立了“上海索广电子有限公司”,这也是索尼公司在华的首家合资工厂。

  1995年,索尼又与上广电旗下的上海广电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即“广电电子”的前身)共同投资建立了视像产品合资企业“上海索广映像有限公司”。

  1996年,紧随东芝和索尼,日本丸红商事、旭硝子株式会社与上广电旗下的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久事公司合资成立了生产彩色阴极射线管用玻壳的大型企业“上海旭电子玻璃有限公司”。

  合资让上广电尝到了甜头。大量合资企业的诞生,不仅使得上广电集团的体量规模不断增大,更使得集团的利润快速增长。广电集团内部人告诉本报记者,直到现在,这些合资企业仍然有不少是盈利的,在广电集团中属于“难得的优质资产”。

  对于这种投资策略,上广电原董事长徐为熩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上广电投资的最大需求是为了获取利润,以合资为手段、借助外力,以最简捷方式获取收益是当时投资的惟一选择。”

  在这一投资策略引导下,从1992年到2003年十年间,上广电的“合资军团”不断扩大,索尼、西门子、松下、LG、东芝、三星、JVC、电气硝子、夏普等几乎所有日韩企业,都与上广电有合作和合资公司。

  但成也合资,败也合资。合资带来了利润也失去了自主创新的机会。但这一后果,直到10年后的2003年前后,随着市场的巨变终成梦幻。

  一方面,面临液晶电视的替代,上广电的优势业务CRT彩电业务开始走下坡路,此前围绕彩电生产的上下游业务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一些工厂被关闭,另外部分则陷入亏损。以永新彩管为例,2005年,这家国内最大的彩管生产商亏损达到5.2亿元。

  另一方面,外商投资政策的放宽让外资公司有了更大生存空间,当初与上广电合资的日韩企业纷纷开始谋求“独立”,加之存在一些“特殊原因”,一些工厂宣布关闭(如JVC电器),一些则沦为外企中国制造基地(如索广电子),虽然不少合资公司仍然盈利,但对于上广电集团来说,只能作为参股方获得部分收益。

  大量合资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一度制造了上广电“繁荣”。市场和外资政策已经急速变化,但上广电方才猛然醒悟。但从技术研发到市场,这个链条需要多年时间。上广电所能做的反应会是什么呢?新的迟到的抉择,将上广电带向何方?

  追赶的困境

  由于开局即落后,随后发生的故事,可以用“疲于追赶”来形容。

  上广电开始奋力转型,决策进入资金密集型的液晶面板产业。但未料到由于自身已经无法提供财务支持,以及在项目演进上的频频失误,最终将上广电集团拖向亏损的深渊。但这已是后话。

  当决定转型时,一个庞杂的上广电令人瞠目结舌。

  由于大量合资企业的存在,上广电集团的业务领域显得异常庞杂,不仅提供彩电终端,还生产DVD、音响、电话机、传真机等,业务横跨十几个领域。此时的上广电,因为CRT彩电的下滑,主营核心业务优势渐失。

  转型其实在2003年市场深刻变化前,就已经着手。2000-2002年间,上广电投入逾10亿元的资金用于发展新业务,比如宽带网络服务、电信增值项目等。

  上广电集团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些项目是为推动上广电从传统家电制造业向信息产品制造、宽带增值服务业的产业升级。

  其主观愿望是:以产业升级和壮大可控业务为目标,通过新一轮的投资,促成上广电的第二次大发展,促使上广电已经启动的产业转型向纵深度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实现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使上广电的产业能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此背景下,上广电集团历史上最大投资项目——总投资达1146亿日元(相当于当时的9.55亿美元)的第五代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横空出世。

  2003年10月,经营TFT-LCD面板生产线的主体公司——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电NEC”)正式成立。工商登记注册资料显示,该公司由上海广电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日本电气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中方和日方分别占75%和15%股份。这也是我国当时在液晶面板生产领域投资的第一条第五代生产线。

  对于成立广电NEC的原因,原国家计委在《关于审批中外合资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项目建议书的请示》中提到,该项目是“必要的”,大力发展面板产业、建设大尺寸产品生产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

  这一阐述正是当时我国TFT-LCD产业的真实写照。当时全球的TFT-LCD共有50多条生产线,其中三星、LG-飞利浦、日立和友达光电4家就占据了全球50%以上生产量。我国作为全球最为重要的手机、PC和彩电生产基地,其主要元件面板基本全部依赖进口。这种局面与CRT彩电业发展初期类似:当上游关键零部件大量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时,中国终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被严重削弱。

  广电NEC项目落成后,上广电集团的整体战略也发生了变化,开始集中力量全面进军平板显示领域。上广电集团董事长徐为熩的一次内部会议讲话,为上广电集团勾画了一个清晰的愿景:一是形成平板显示产业链;二是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亿元;三是使SVA成为平板显示行业的知名品牌。

  为此,上广电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资源也全力配合TFT-LCD战略:广电NEC的大股东——广电光电子将主要负责中游产品液晶面板的投资以及参与一部分上游企业的投资;广电电子将参与上游控股合资企业的投资,以及其他如等离子、OLED产品的投资;广电信息则将具体负责下游产品的制造和营销。

  一位熟悉广电的业内人士看,从现在看,上广电转型平板显示也是个明智的决定,因为液晶对CRT产品的替代比想象中还要快,现在没有转型的彩管和家电企业都遇到了困难。当时三大彩管厂只有京东方和上广电及时进行了转型,这也是今天中国面板业“北‘京东方’南‘上广电’”格局形成的由来。

  但如果放宽眼界,集全力冲刺转型的上广电发现,当2004年10月,广电NEC液晶生产线正式投产,投产后切割的面板主要以应用于电脑的15英寸液晶屏为主时,中国台湾地区的同行业已经开始陆续退出这一产品线,转战17英寸的主力机型。

  于是到了2005年中,也决策进入17英寸产品市场。由于面板生产非常讲究规模效益,由此带来的成本差异直接体现在价格上。以中国台湾地区知名面板公司友达光电为例,当时该公司一共拥有13条面板生产线,其中5代线就有4条,如此丰富的面板生产线不仅能在成本上获得效益,还能灵活地对产品线进行切割和调配。

  此时,面对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面板产业的雄厚实力,上广电已经无法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另外,伴随全球对面板投资进入高峰期,市面上15英寸、17英寸面板很快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17英寸面板价格大幅下降,很快被拉低到160美元。根据广电NEC的规模测算,160美元接近亏损底线,利润相当微薄。

  由于开局即落后,随后发生的故事,可以用“疲于追赶”来形容。面对经营困境,上广电决定拓宽产品线,对五代线增资4亿美金扩建产能。新增产能用于生产适用于手机等产品的中小尺寸面板,主要由广电电子旗下子公司——上海广电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电液晶”)负责运营。因为经营不善,即便在面板价格较高时期,这家公司也未能实现盈利。广电内部人士告诉记者,2008年,仅广电液晶的亏损就高达8亿。

  2006年上广电开始积极筹划更高世代面板线的投资。根据原董事长徐为熩的计划,上广电的第二条生产线应该在2005年就开始建设。由于一条6代线投资的初期投资就达15亿美元,在5代线尚未收回投资成本的情况下,钱从哪来?

  2006年,看到国内几家主要面板厂京东方、上广电和龙腾光电因为缺乏规模效益普遍陷入亏损的状况,作为面板业主要债权方的国家开发银行出面牵头,试图将三家面板企业合并成一家。

  “三合一”引起了海内外面板业的高度关注,三方一度签订了合资计划,几近成行。不过,由于牵扯到北京、上海以及昆山三个地方政府,各方博弈暗流涌动,协调难度极大,推进缓慢。随着2007年面板价格回暖,几家面板公司开始实现盈利,因此合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降低。这使得“三合一”陷入停滞,最终流产。

  尽管2008年上广电重拾6代线计划,并且资金等各方条件均已到位,但其已错过了筹建6代线的最佳投资时机。随着2008年面板价格的雪崩,面板企业再一次面临生存困境,多年积累的上广电巨亏再也遮不住了。

  上广电的2007

  在京东方借市场回暖盈利的2007年,对于上广电来说,却是一个失去的2007年。这一年,伴随的还有上广电大规模的人事变动。

  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本报记者获得了一份2006年以来的上广电的财务报表显示,2006年净亏损2.16亿元,2007年,净亏损7.50亿,到了2008年末,净亏损总额已经达到了18亿元,各类银行债务高达145亿。

  但本报记者调查发现,从2.16亿到18亿,将这一巨额债务的产生,责任全部归咎于液晶面板产业陷入经济低迷周期并不恰当。对比京东方近几年的营收数据便可发现,2006年,京东方亏损甚至高达17.22亿。但是2007年,得益于液晶面板价格回暖,京东方首次实现盈利,产生8.4亿元净利润。

  上广电的困境,需要从市场之外寻找根源。本报记者获悉,在国资委成立的小组进入上广电之前,国有企业的决策体系以及上广电落后的管理机制带来的经营管理不善,已经难辞其咎。

  在京东方借市场回暖盈利的2007年,对于上广电来说,却是一个失去的2007年。这一年,伴随的还有上广电大规模的人事变动。

  2007年10月12日下午,原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强出任广电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原经委副主任傅新华任广电集团总裁、董事。原广电集团董事长徐为熩、总裁顾培柱两位同志由于年龄关系,不再担任集团领导职务。

  广电NEC的领导也发生了变化。广电电子总裁顾伟民将接替施岳志出任上广电光电子公司兼广电NEC公司总经理。

  继任者付新华,业界期望颇高。在担任上海市经委高新产业处处长以及市经委副主任期间,他一直负责上海液晶面板产业以及其他高新产业的项目,参与了“三合一”重组,对液晶产业规律非常熟悉。与他相熟的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付新华工作能力强、有魄力,他的上任对广电集团扭转颓势非常有利。

  但是,当付新华2007年底正式走马上任之时,7.5亿的巨额亏损已经产生。要解决广电历史遗留下来的诸多复杂问题并非易事。付新华上任后开始加快6代线的投资建设。2008年下半年,上海市政府同意上广电投资174亿元建设一条6代面板生产线。

  相隔三年之后重启6代线,此时的上广电,或许再也经不起折腾。但是就在这时,日本夏普公司的一个绣球最终搅乱了这场迟来的美梦。

  了解内情的一位业内人士说,当时夏普非常急切地找到上广电,想把公司位于日本龟山的一条6代线卖给上广电,因为夏普面板产生的亏损很可能导致时任CEO的下台。上广电则希望能与夏普就8代线进行合作,加之夏普方面要价过高,双方谈判进展缓慢。

  与夏普的谈判使得原本计划的6代线投资暂时搁置,与此同时,上海市政府有关方面已经开始酝酿将上广电与仪电控股合并的事宜,随后便传出上广电被托管的消息。“一切都有预兆,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在广电集团筹划新生产线期间,广电NEC的经营状况同样不尽人意。广电NEC最早成立之时,主要产品规划和经营都由日本NEC负责。2006年,广电NEC原总经理周家春退休,总经理一职由原广电光电子总经理施岳志接任。施岳志上任后,日本NEC的外派人员逐渐退出,广电NEC进入了“台系人员”主导的时代。

  不过没过多久,徐为熩、顾培柱便卸任。施岳志也提出了辞职,由广电电子总裁顾伟民接任。随着施岳志的离开,广电NEC的一些骨干也开始流失,公司再次陷入了动荡之中。

  顾伟民的上台没有能够扭转广电NEC持续亏损的颓势。关于顾伟民的战略和执行,公司内部意见颇多。争论也导致了广电NEC08年业务的停滞不前。

  广电NEC2007年末3.84亿的亏损,以及08年的争论,使得至今外界不得而知的广电NEC08年亏损成为想象:不是亏不亏的问题,而是亏损是否超过10亿的问题。

  上广电“既是决策者又不是决策者”,这一尴尬模糊的角色定位,再次被诟病:在面向全球竞争、快速变化的面板市场时,上广电无法做出适当反应。

  另一方面,因为缺乏监管和激励机制,广电集团长期以来都存在用人问题,“一个合资公司亏了,就把老总调到另一个合资公司去,不管适合不适合,这种机制怎能做好企业?”

  一位上海市国资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发展诸如面板这样的制造业,只有两种体制适合:要么就是国家完全控股,像发展神州飞船项目一样发展先进制造业,进行持续不间断投资;要么就完全采用市场化机制,利用市场化手段进行管理和决策。

  上广电的情况正好介于两者之间,不尴不尬,成为最后失败的注脚。

  最后的机会

  对上广电来说,还有最后一个机会:正值经济低位运行。根据面板产业投资规律,产业低估适宜进行生产投资。

  2009年4月22日,关于上广电未来去向问题,尚处于停牌中的旗下上市公司发布《重大事项进展情况公告》,称由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国资委成立的工作小组已制订了工作方案,该方案即将报送上级相关部门审核。

  记者了解到,一份名为“三步走”的方案作为上报方案的可能性极大:第一步进行注资,由上海仪电将收购上广电集团持有的两大上市公司广电信息、广电电子股权以及部分房地产项目;第二步进行内部股权梳理和债务重组,最关键是对液晶面板企业的整合;第三步则是进行内部整合,对上市公司的资产重新整合,并处置不良资产。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方案主要是针对上市公司和债务拿出的短期计划,对上广电未来是否继续发展面板产业没有透露出任何信息。但从这个方案来看,两家上市公司都被剥离,无异于阻断了融资渠道,对广电未来继续发展面板产业非常不利。

  本报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政府主要相关领导已经参与到了广电重组和发展的决策中。目前,政府内部对此仍有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上海市未来是否继续投资面板产业。

  知情人士透露,政府内部有两种观点。赞成者认为,国家已经明确面板产业作为战略产业,上海市发展面板业符合国家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另外,由于上海已经投入了巨额资金,围绕上广电的长三角面板产业链初具规模,一旦停止投资,将对产业造成巨大伤害,对上海工业发展不利。

  反对者则认为,上广电今日的亏损已经表明面板产业发展的风险和难度巨大,要弥补广电的巨额亏损本身成本就很大,未来若要发展起码还需要数百亿的资金投入,一旦未来产业发展不起来,责任该由谁来承担?

  其时,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面板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所有面板巨头都在大陆设立了后段模组厂,以吴江、苏州、南京、宁波为首的长三角后段模组生产已经非常具有规模。

  近年来,在上广电的努力下,长三角的面板产业链也在不断向上游材料领域延伸。上广电率先与日本电气硝子公司合资成立了电气硝子玻璃(上海)广电有限公司,生产TFT-LCD的上游关键材料玻璃基板。

  2008年8月,广电电子同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上海广电富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这也是中国首家大尺寸TFT-LCD用彩色滤光膜专业生产企业。目前,上广电所在的莘庄工业园也是国内首个国家级平板显示器产业园。

  上述上海国有企业负责人说,如果不发展面板,对于上海的工业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缺失。目前上海较有实力的工业集团仅剩上汽集团、仪电控股,之前华虹集团和宏力也进行了整合被收编到仪电之下,此外就是大飞机项目,对于上海市整体工业的发展和升级,面板产业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上广电集团而言,现在最需要的是尽快得到来自上海市政府的明确指导和决策:要么停止对面板产业的投资,有关五代线或独立运营或进行出售;要么明确未来继续要发展面板业的决心,在重组基础上据此制定一个长期发展战略。

  对上广电来说,还有最后一个机会:正值经济低位运行。根据面板产业投资规律,产业低估适宜进行生产投资。在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计划》明确发展平板的国家战略后,各地对TFT-LCD的投资正方兴未艾。

  上广电还能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吗?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