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明基惊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 18:17  《环球企业家》杂志

  曾被视为富有国际化经验的李耀,为何仍陷落于跨国并购这惊险一跃?

  文·本刊记者 程涛

  很难见到比这更为惨烈的多输结局了。

  随着2006年9月28日明基突然宣布将停止对德国手机子公司BenQ Mobile继续投资,并已向德国政府申请无力清偿保护,几乎所有利益相关方都被卷入了一场噩梦构成的漩涡:

  ——长期被视为华人商界重量级人物的李耀,由此成为近年华人企业海外并购潮流中首个断臂求存者。而他掌舵的明基,也进入了品牌独立以来最艰难的时刻:过去一年间,其账面亏损8.4亿欧元,数倍于交易达成时西门子提供的2.5亿欧元“陪嫁”。

  —因有效整饬西门子而成为全球商业新星的西门子集团CEO柯菲德,被自己的德国各界同胞指责为轻率处理西门子资产,甚至被德国总理默克尔召去谈话。即使迫于压力,西门子设立了3000万欧元的援助基金,但这只被德国媒体视为“落在滚烫石头上的一滴水”。

  —负责德国整合事宜的明基实权人物王文璨,则因为这一溃败而人气尽失。甚至在明基内部,也不乏有人将其指为“头号罪人”。

  —还有愤怒而不知所措的工人。据破产管理人马丁·普拉格尔宣布,明基西门子将裁员195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3。一名明基员工对当地媒体表示:本以为自己在慕尼黑这样的大城市获得了立足之地,现在他和一同失业的太太没有了未来。

  “明基在德国的做法是令我们惊讶的”,西门子全球新闻发言人Andreas Schwab对《环球企业家》说。此时距离明基西门子手机公司成立一周年只有3天,与其长期以来对外宣布的年底扭亏机会也不过3个月。即使此前业界对明基的整合进程已经存疑,人们仍未料想到,一切来的如此突然。

  这甚至引发了德国媒体的“阴谋论”之说:收购合约规定,交易一年之内对德方员工的一切责任仍由西门子承担,此刻宣布破产,明基便可轻易洗脱全部责任。

  即使此言不虚,问题仍在:明基得到了什么?

  至少从外部看来,除了灾难它难言收获。一年来,明基的股价跌落了50%,明基西门子品牌的手机市场占率从4.8%下滑到现如今的3.2%,它曾引以为傲的全球渠道则形同虚设:除了德国,明基还将在南美洲关闭一系列分公司。因为此次收购,明基原有的手机外包生产业务丢失了数笔大单,甚至将品牌和制造业务拆分。为维持资金流动,它还将光存储业务售予建兴电子。而它在欧洲斥巨资打造的明基西门子品牌,则被证明受益无多。

  今年8月起,本刊一直申请专访李耀,以了解整合详情。采访被一延再延,甚至曾被安排到9月29日——当时即使明基内部也并不知晓暴雨将至。最终,随着噩耗来临,采访再度变得遥遥无期。

  【未能实现的价值创造路径】

  据明基财务长游克用称,如果明基申请“无力清偿保护”成功,它在德国的营业费用将减少到原来的1/8到1/10,这将帮助明基在今年第四季收窄亏损。

  但压力并不会缓解太久。明基德国的破产管理人普拉格尔强调,破产费用只能缓解明基三个月的财务压力,明基继续生产的前提是明基德国必须从2007年1月1日开始赢利,否则就难以为继。

  关于西门子的成本居高不下,对于明基并非多么出乎意料之事。在明基入主之初,李耀就曾表示,自己的重点不是节约成本,而是为其产品增值。在他看来,西门子的团队并非冗员,只是未能开发出高端产品,使其创造价值的规模不如从前。

  而且,明基过去几年间积累的液晶、MP3播放器和数码相机技术,对于原本拥有不错质量的西门子手机,正是极佳互补——李耀所谓“找到了并购后重新发现价值和创造价值的办法”,就是两相结合后创造高端产品。

  但高端产品的诞生速度,远远慢过预期。

  首款双品牌手机E61在合并后六个月之后方告面市,但它与明基期待的领导手机风尚的水准相去甚远,在市场上几乎没有反响。而在2006年3月的汉诺威计算机展上,明基西门子拼尽全力推出12款新手机,从音乐手机、3G、3.5G手机不一而足,但它们在随后的检测中出现了一系列软件故障……

  因为这些机型根本无法及时实现量产,产品上市的进度严重落后。根据明基内部的统计,每款手机平均落后三个月,以一天平均售价少卖1欧元来计算,一个100欧元的新手机上市时几乎是血本无归。最终明基将计划中一年推出25至30个新型号调低为只推出20种。

  而另外两组财务数据也不容乐观。从应收账款周转率来看,2005年第四季度时为49天,2006年第一季度增加到58天,第二季度减少为49天;存货周转率却不断增加,近三季度分别为38天、51天和58天。

  这意味着明基手机的销售能力下降,资金运用效率降低。明基无法证明能将手机事业做的比前一个老板更好。

  更有消息称,欧洲的移动通信供应商巨头T-Mobile和沃达丰将中止与明基-西门子手机的订单。如果这些采购量巨大的运营商不愿再销售明基—西门子手机,那么这家资不抵债的公司的命运就彻底无法挽回了,因为公司的大多数生意都依仗与这些网络运营商的合作。

  【失控】

  所有这些问题,均来自于整合难度高于预期。

  “德国团队对于消费趋势反应迟钝,许多设计已经明显背离了潮流,新品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由台北、北京、苏州开发。”一位离职不久的明基通讯高层告诉《环球企业家》。

  虽然将设计和多媒体的工作挪至亚洲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但考虑到德国员工自视甚高,这种公然否定德方设计能力的举动就让双方从整合之初就埋下矛盾。

  明基也从未找到管理德国员工的合理方式。李耀曾宣称:“明基派到德国的人不用多,因为德国人会自我管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明基派往德国的15人团队中,只有两名主管,一位是明基营销总部总经理王文璨出任明基西门子的董事长,另一位是财务负责人刘维宇。

  但即使这15个人,也未得到德国员工的认可。普遍现象是,每当遇到与台籍主管争执时,就会越级上告明基西门子CEO、德国人尤科盟。台德两方渐生间隙,政策自然无法推动。

  宏观的表征是,合并之初,德国经营团队喊出一年6000万部的销售目标。李耀显然希望放慢速度,将目标定为3000万,以强调改善企业管理更重要。然而,德国经营团队仍以6000万部手机这个不可能达成的任务为标准,预算自然无法降低。

  微观层面,则是懈怠工作。一位明基台湾的工程师抱怨说,向德国询问一个小故障怎么解决,等了10天未得到回应,后来得知,对方去休年假了。等到终于找到那位德国工程师,得到的答复却是:“抱歉!我今天最后一天上班”。

  而他找到的另外一位德国工程师回复是:“我在吃早餐,等会儿回答你”。四个半小时后,终于等来了一个语焉不详的回答。“他们一个月薪水是我的8倍以上”,这位台湾工程师颇为沮丧。

  但对于西门子方人士,失望之情同样溢于言表。

  “在整合和兼并的过程中,明基没有任何管理、战略及组织上的投入,就派了这么几个人,都是西门子原来的人在做事。”一位西门子内部人士说。即使他也承认,西门子的员工存在消极怠工等问题,他仍指出:西门子已经承认经营不好,并补钱给明基,就是希望对方施以大手术,但明基缺乏作为。

  的确,因为过度在意创造价值的结果,明基似乎缺乏扭亏的紧迫感。它曾预期可以在今年第二季时大幅缩小手机部门亏损,但最终数字是:若不包括出售资产的收益,明基第二季的亏损将超过75亿新台币元。同样惊人的数字是其运营成本:2006年第一季度其营运成本占整体营收比重为20.6%,而到了第二季度比重更是提高到了24.1%。至此,即使李耀勒令德国子公司必须缩小亏损规模,一切已经为时过晚。

  【根据地何在?】

  如果说有什么是比低估整合难度更值得反思的,那就是无论扩张技巧多么成熟,如果没有一个牢固的市场基础,扩张的风险都是巨大的。

  对于明基而言,这次收购之所以显得惊险,就是因为它曾寄希望于通过收购获得“根据地”。李耀曾自豪地表示:“这个收购让我们直接进入了决赛圈”。在他看来,5000万部手机的销量,和2000名研发人员,将是手机业决赛的门槛。

  但他所未看到的是:手机行业本身正在变化,以往诺基亚所采用的大规模、低成本模式,正在被强调设计、市场灵活性主导的新模式所取代,就像摩托罗拉和索爱所做的。

  行业变迁以及跨国整合,双重风险让明基的跳跃式成长越发显得困难。

  “如果我们手机在大陆一年可以卖1000万部,可能情况就不一样了”,明基中国营销总经理曾文祺接受本刊采访时如此感慨。让他略感嫉妒的是,正因为联想的家乡市场够大,产生的经济规模影响到了整体的制造和供应链,让它有充分时间在全世界一个个市场进行成本控制,而明基无法享受这一“奢侈”。

  明基并非不曾希望扎根于中国大陆,但迟迟未能拿到手机牌照,让它根本无法展开作为。等到2005年5月底明基得到了大陆牌照,距离其收购西门子手机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过去一年来,战略重心的偏移也让它在大陆缺乏进展。

  显然,这也是李耀最近反复思考的。在10月发与员工的一封邮件中,他用寥寥数语对内部立志:“这个决定的重心在于,我们必须保住母基地,留住青山,才有未来。在大中华成为领导品牌,蓄积更大实力,是当务之急。一起加油。”

  【冲冲冲?】

  消息发布以来,李耀少有的公开露面是9月28日在台北的新闻发布会。当有记者问及此举对明基品牌的影响,李耀说:“不要只会想负面的情况!”甚至一旁的CFO游克用试图略做补充也被他喝止:“不需要回答这种问题。”

  如此强势表现,说明李耀并未认输,这也符合他多年来展现出的个性:霸气、极度自信、永远愿意挑战极限、不服输。

  而这一性格所支撑的,是一个宏大目标:超越明基之源宏,创造一个可与索尼、三星比肩的华人消费电子品牌。

  2005年3月接受《环球企业家》采访时,李特意谈到自己与宏创始人施振荣的区别:施那个时代的企业家,只要看准一个方向、坚持下去就好,而自己这一代人想成功,需要做的比这多得多。

  这种“差异”,让李耀非常有意识地挑战一些“不可能”。

  1996年,李耀意欲投资液晶,创建达。当时包括施振荣在内的公司大多数高层都反对,认为液晶那么大的产业,怎么吃得下。但李耀坚持集团要做大,必须有液晶。

  2001年,当李耀力主达和联友光电合并时,这两家都处于大幅亏损的低潮期,从消息宣布之日起,达的股价从近40元新台币狂跌到12元新台币。而且新公司第一年的业绩也很差,李耀说自己那时“被打得像落水狗”。但他不为所动,才有了现在的友达光电这个业界举足轻重的液晶面板厂,才有了明基以液晶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战略。

  而在2001年底,明基自立门户、创立BenQ品牌时,李耀也曾表示:“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冒险”。再一次,他涉险胜出:只用3年时间,明基就变为一家年收入达到50亿美元的公司。

  “成功让我们胆子更大了一点,步子更快了一点,”曾文祺说——但接连成功的原因,也就是李耀的性格,目前看来越发像一把双刃剑。

  2005年1月,当明基中国庆祝成立三周年时,记者曾就联想并购IBM PC的事请教李耀,他的回答是这种并购风险太大,明基更推崇的是组织内部的有机成长。但李耀话犹在耳,2005年6月就发生了明基并购西门子的事。

  李耀将此举称为冒险,但为什么还要做呢?

  “今天我们是给自己比较大的压力,把10年的事情压缩到2年完成”。李耀曾说,通过并购,自己的品牌之梦将至少缩短七八年时间。但为了这个过于急切的目标,他承担了过大的风险。以至于施振荣事后进行反思时特意强调:“不要打输不起的仗”——或许明基当初究竟以何种方式火中取栗,仍不为外界所知。

  多年来,李耀将登山列为明基员工重要的活动,并定下口号“挑战巅峰冲冲冲”。希望公司的业绩,也能够像这句口号一样,在接连不断的冲刺下登上高峰。

  但这种观念正在公司内部引起反思。曾文祺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一位登山的老向导说这句口号是错的,应该改为“挑战巅峰放轻松”:大部分的人上不了顶峰,不是体力不够,而是发力过早。(81120)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