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案例研究:资产质量的相对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6日 09:45 新浪财经

  

案例研究:资产质量的相对性

新浪专栏作者张新民。(新浪财经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张新民,1962年12月生。企业财务质量分析理论的创立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常务理事。资深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FCCA)。

  10月23日-10月29日,新浪财经把一周的时间留给张新民。----编者按

案例研究:资产质量的相对性---白送企业,我不要     10月26日  星期四

  文/张新民

  第一部分:案例资料

  A外国投资者在B市找到了C企业。双方商定,由A和C共同出资500万美元,引进全套生产线,兴建一个合资企业(中方出资150万美元,外方出资350万美元),产品将以某外国品牌全部用于出口。同时,中方投资者为了表示对此项合作的诚意,决定将自己现有的已经拥有十余年历史的生产类似产品(全部用于国内销售)的D企业,无偿赠送给未来的合资企业。

  A方的财务顾问在得知有关情况后认为,必须对D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查。D企业的财务报表显示:资产总额1亿元,其中,应收账款4000万元,估计回收率为50%;负债为1.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0.3亿元。

  对此,A方的财务顾问认为,D企业已经处于资不抵债状态,如果再考虑到应收账款50%的回收所带来的坏账损失2000万元,D企业的净资产实际只有-5000万元。这就是说,如果接受D企业,即使C企业对合资企业再入资5000万元,其对合资企业的贡献也只是零。因此,A方不应接受这种“赠送”。

  在得知A方财务顾问的意见后,C企业的负责人认为,D企业有多种增值因素:(1)企业的品牌在当地有一定声望,具有无形资产性质;(2)企业有自己的销售网络;(3)企业有自己的管理模式;(4)企业有与现有生产线相关的技术;(5)企业有房屋、建筑物和土地等资产,其价值将高于现有账面价值。

  A方财务顾问认为,在上述所谓因素中,只有房屋、建筑物和土地等资产可以为未来的合资企业做出贡献,其他因素不可能为未来的合资企业做出贡献,因而不可能在未来的合资企业中“享受资产的待遇”。

  第二部分:对案例资料的点评

  1.对资产质量分析的要点

  本案例涉及对资产质量的分析问题。我们已经知道,资产按照其变现能力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长期资产)。但是,这种分类并不能进一步揭示资产的质量。为了揭示资产的质量,我们有必要考虑资产按照质量的分类。

  那么,什么是资产的质量呢?

  我们认为,资产的质量,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被企业在未来进一步利用或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资产质量的好坏,主要表现为资产的账面价值量与其变现价值量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量(可以用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公允价值来计量,或与其他资产组合增之后的价值)之间的差异上。

  我们认为,资产按照其质量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按照账面价值等金额实现的资产

  按照账面价值等金额实现的资产,主要包括企业的货币资金。这是因为,作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企业的货币资金会自动地与任一时点的货币购买力相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企业在任一时点的货币资产,均会按照账面等金额实现其价值。

  (2)按照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

  按照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是指那些账面价值量较高,而其变现价值量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量(可以用资产的公允价值来计量)较低的资产。这类资产主要包括:

  1)短期债权

  这里的短期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由于存在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因此,短期债权注定要以低于账面的价值量进行回收。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短期债权的贬值因素,但是,从大多数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来看,大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较为详细的企业则采用账龄分析法)或销售收入百分比法。但是,这种分析仍然难以恰当地反映债权资产的质量。这是因为,第一,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均需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百分比。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企业对坏账准备计提的百分比的确定不一定能够反映债权的贬值程度——整齐划一的一个或若干个坏账计提百分比恰恰忽略了决定债权质量的首要方面:特定债务人的偿债能力。

  2)部分短期投资

  短期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的投资。尽管短期投资的初始目的的持有期不超过一年,但是,如果企业的短期投资实际持有期超过一年时,该投资仍应作为短期投资处理。除非企业已经将其改为长期持有目的。

  在企业的报表披露上,短期投资可以计提投资损失(即投资跌价)准备。企业计提的短期投资损失(即投资跌价)准备,反映了企业对其自己的短期投资跌价(贬值)的认识。在存在公开市场的情况下,企业资产负债表日有关

证券的收盘价可以作为企业计提的短期投资损失(即投资跌价)准备参照资料。应该说,以此参照资料计提的的短期投资损失(即投资跌价)准备,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企业短期投资的贬值或跌价的程度。

  3)部分存货

  在企业的报表披露上,存货可以计提损失(即跌价)准备。企业计提的存货损失(即投资跌价)准备,反映了企业对其自己的存货跌价(贬值)的认识。

  因此,我们可以说,存货跌价损失准备反映了企业对其存货贬值程度的认识水平和企业可接受的贬值水平。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在对存货质量进行分析、判断时,还应结合对企业存货构成的分析、存货周转率的分析以及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受到的现金”金额与利润表中“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金额的对比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4)部分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是指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也就是说,长期投资是企业持有的不准备随时变现、持有期超过1年以上、因对外出让资产而形成的股权或债权。

  为了揭示企业长期投资的贬值因素,企业可以在其资产负债表中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同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反映了企业对其存货贬值程度的认识水平和企业可接受的贬值水平。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在对长期投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时,还应结合对企业长期投资与方向构成的分析、报表附注中对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说明、利润表中投资收益与投资规模的联系的分析、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的现金”、“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金额与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金额的对比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5)部分固定资产

  我们知道,固定资产体现了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条件下,企业一般不会将其正在使用中的固定资产对外出售。因此,企业固定资产的质量主要体现在被企业进一步利用的质量上。

  但是,在历史成本原则下,持续经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通常将提供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以及固定资产净值。受企业折旧政策的制约,企业披露的固定资产净值不可能反映在资产负债表日,相应固定资产对企业的实际“价值”。

  实际上,企业的固定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将在未来增值,如企业的

房地产等。但企业也有相当一部分固定资产正在快速贬值,如技术含量较高、技术进步较快的高科技资产。但是,正在贬值的资产的贬值量与正在增值的资产的增值量不存在恰好相等的关系。

  因此,在对企业固定资产的质量进行分析时,应当结合企业固定资产的构成、已经使用年限、企业的折旧政策等进行综合分析。

  6)纯摊销性的“资产”

  纯摊销性的“资产”,是指那些由于应计制原则的要求而暂作“资产”处理的有关项目,包括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等项目。

  应该说,除个别内容有可能包含对企业未来有利的资产性质的内容外,上述项目的主体并不能为企业未来提供实质性帮助,没有实际利用价值。

  因此,上述各项“资产”的实际价值趋近于零。

  (3)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

  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的资产,是指那些账面价值量较低,而其变现价值量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量(可以用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公允价值来计量)较高的资产。这类资产主要包括:

  1)大部分存货

  对于制造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其主要经营与销售的商品就是企业的存货。因此,企业的大部分存货应该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

  但是,财务会计的历史成本原则与稳健原则均要求企业对这部分存货资产以较低的历史成本来对外披露。

  2)部分对外投资

  从总体上来说,企业的对外投资应该实现增值。同样,财务会计的历史成本原则与稳健原则均要求企业对那些能够增值的对外投资以较低的历史成本来对外披露。

  3)部分固定资产

  前已述及,企业的部分固定资产可以增值。同样,财务会计的历史成本原则与稳健原则均要求企业对那些能够增值的固定资产以较低的历史成本来对外披露。

  4)账面上未体现净值,但可以增值实现的“表外资产”

  账面上未体现净值,但可以增值实现的“表外资产”,是指那些因会计处理原因或计量手段的限制而未能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净值,但可以为企业在未来作出贡献的资产项目。主要包括:

  第一,已经提足折旧、但企业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已经提足折旧、但企业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由于其历史成本与累计折旧相等而未能体现出净值。企业的建筑物以及设备、生产线等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类资产由于其对企业有未来利用价值,因而是企业实实在在的资产。

  第二,企业正在使用,但已经作为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到费用中去、资产负债表上未体现价值的资产。与已经提足折旧、但企业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一样,企业正在使用,但已经作为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到费用中去、资产负债表上未体现价值的资产,由于其对企业有未来利用价值,因而是企业实实在在的资产。

  第三,已经成功的研究和开发项目的成果。我们已经知道,企业的研究和开发支出,一般作为支出当期的费用处理。这样,已经成功的研究和开发项目的成果,将游离于报表之外而存在。这种情况经常出现于重视研究和开发、历史悠久的企业。

  第四,人力资源。毋庸置疑,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一项无形资产。遗憾的是,目前财务会计还难以将人力资源作为一项资产来纳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因此,了解、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只能借助于非货币因素的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对企业资产质量的整体把握,应当结合表内因素与表外因素综合分析。

  2.对案例资料的具体分析

  A方财务顾问的认识完全正确。这是因为,资产的价值具有相对性。对应于不同的企业(会计主体),资产会有不同的可利用状态,从而会表现出不同的价值。一项经济资源,在某个企业中可能在未来有利用价值,因而可以被认为是资产。但同样的一项经济资源,如果对另外一个企业在未来没有可利用价值,就不可以被确认为资产。

  本例中,对于D企业而言,其品牌、销售网络、管理模式、技术等因素均会对其未来有实实在在的贡献,因而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它们均可以被看作是D企业的表外无形资产因素。

  但是经过认真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即使对D企业来说,上述因素中的某些内容能否算作“资产”也已经成了问题:现有的销售网络,已经给D企业带来了50%的债权损失,这种近乎瘫痪的销售网络恰恰成了企业资不抵债的重要推动因素;企业的管理模式,主要由企业现有组织结构及其相互联系、企业的决策程序、内部控制系统等内容构成。管理模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现有企业的活动是否顺畅、是否具有应有的效益、是否与实现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然而,D企业恰恰是在具有十余年历史的条件下处于较为严重的资不抵债状态,这种状态显然是一种企业迅速走下坡路的状态。这种状态从C企业主动要将D企业大方地“赠送”给未来的合资企业的举动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因此,对于D企业而言,其管理模式也是一种不成功的模式,对D企业本身的价值是:带领企业走向资不抵债

  因此,D企业的销售网络和管理模式因素,不能对未来的合资企业带来价值,因而不能被未来的合资企业作为资产接受。至于D企业现有产品的品牌和技术因素在被“赠送”给未来的合资企业后还能不能算作“资产”因素,关键要看其对于未来的合资企业能否做出实际贡献。

  从资料来看,上述诸因素中,D企业自己所拥有的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品牌形象因素,由于未来的合资企业的产品将全部用某外国品牌出口而不会对合资企业产生实际贡献,因而不能被视为未来合资企业的“资产”因素;D企业与现有生产线相关的技术因素,由于未来的合资企业引进全套生产线也不可能对未来的合资企业做出贡献,因而也不可能被合资企业确认为资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