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中海集团换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 14:31 《中国企业家》杂志

  一个高歌猛进的新国企,突然失去创造过往神话的强势领导者,中海集团的明天会因此发生改变吗?

  文/本刊记者 何 斌

  “果然不是传闻。”6月2日,中海集团召开干部大会,总裁李克麟被宣布退休,继任者是原中海集团副总裁和党组书记李绍德。或许是由于有关高层人事变动的消息已经流传了有一段时间,所以当传闻成为现实,人们没有太多意外。

  “李克麟真的就这么下台了?”在采访中,数位业内人士的第一反应都是这样一番意味深长的感慨。毕竟,是他在执掌中海集团的9年间,一手将中海集团由一家仅有8条小船的袖珍船公司发展成不折不扣的国际航运巨头,中海集团总收入从1997年成立时的67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476.8亿元。2004年中海集团更被中宣部,国资委树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重大典型首位。

  李克麟也因此换来了“中国集装箱之父”的名声,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航运界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没有人会怀疑他对于中海集团甚至中国海运行业的影响力。

  然而对于中海的内部员工而言,老总裁下课,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是担心。要知道,在海运这样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对于市场需求的敏感预判和决断力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了李克麟,中海的

神话将如何继续?这样的疑问,很现实也很紧迫。

  英雄?赌徒?

  如今在业内掷地有声的中海集团,其实只是一家拥有短短9年历史的年轻公司。“李克麟原来是中远出来的,这个人其实很有能力,但受到了排挤,所以自己出来单干,憋了一口气。”业内人士介绍说。9年前,李克麟以中远集团副总裁的身份调入中海集团任总裁,并在交通部的支持下完成了中海集团的重组,将上海、大连、广州三大海运局合并,于1997年7月1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但是中海集团成立之初,整个集团负债率很高,亏损额高达6.8亿元,集装箱业务更是凌乱分散。中海集团成员中原有40多家船公司,机构重叠,人员庞杂,管理困难。

  中海集团成立不久后的1997年8月,中海集装箱运输公司(简称中海集运)成立,注册资本为18.01亿元,中海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中海发展(600026)拥有其25%的股份。中海刚成立就出现亏损,这并不奇怪,因为当时整个集团的集装箱船只有8艘,仅两条半航线,根本不成规模,中海集运甚至都没有对集团的集装箱业务进行整合。

  而由于中海的重组刚刚完成,尚且负债经营,因此,不可能大张旗鼓地扩充运力。因此摆在李克麟面前的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想做大,没有足够的资源;不做大,最终又肯定没有出路。

  李克麟的高明之处,正是在于他能够将低迷和回升都化为机遇。当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国内外经济萧条,航运业一蹶不振,跌入寒冬,大批船公司被迫卖船、拆船或低价出租船舶。李克麟首先将广州海运局的数十条散杂货船,改造为集装箱船(如今中海向字号的船都是那时振奋系列改的)。由于这些船老旧破,成本十分的低,改造只后以极低的租金(完全是象征性的)租给中海集运,既增加了运力,也降低了广海的成本。就是靠这批船起家,中海做起了沿海集装箱运输和近洋航线。

  紧接着,趁着航运市场低迷,租船市场租金也十分低廉,李克麟又悄悄租进若干条2000TEU以上的船舶,开设了欧洲、地中海航线,开始向远洋市场迈进。

  情况从1998年开始出现转机。此时,沿海散货市场低迷,中海集团的集装箱业务开始占领国内贸易市场,在全世界集装箱运输一片惨淡经营、船舶租赁价格很低的时候,中海集运抓紧船队结构的调整,以低价格订造和租赁了40多艘100多万载重吨的散货轮改造成集装箱船,这也为日后中海集运的复苏占得了先机。

  租赁船只运营,有了资金后,中海开始造船,而且是造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由于李克麟出手的时候正是在航运业最低谷,造船厂不景气,因此船价非常低。结果,随着近年来航运业的复苏,运价、船价纷纷上扬。当别的船公司开始下订单造船的时候,中海的船已经开始纷纷下水,并大把赚钱。更难得的是,中海集装箱船的低成本优势明显,订造的船舶,平均船价比目前的市场价低1/3。有人算了一笔账,如将在建集装箱船进行转让,就可获5亿多美元的净收入。

  “李克麟这个人真是很厉害,经营手法之独特老辣堪称一绝,中海之所以跨越式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的个人能力。”一位同行评价说。“这是一个不进则退的市场,如果顶不住的话,就只能退出,而这个市场一旦退出,再进去就十分困难了。中海这样继续加大投入,其实也是为了更好地守住自己既有的市场。”

  四年前的美西港口罢工导致的塞港事件成为中海的转机。

  2002年9月29日,美西大罢工时,李克麟刚好在美国。此前,由于美西港口的劳动合同要到期,李克麟就敏感地预计到有可能发生罢工。得知罢工消息后,李克麟立刻回国,并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给集装箱制造厂下了定做8万个集装箱的紧急订单。集装箱企业感到不可思议,那边在无限期罢工,明摆着会大大影响航运业,中国海运怎么还投巨资造箱子?但李克麟判断,港口罢工必然导致运过去的货物无法卸船,有去无回的连锁反应是,到罢工结束时大量货物将没有集装箱可装。等到后来许多其他船舶公司意识到此次事件带来的商机,决定造箱子的时候,才发现集装箱厂的制造箱位已经没有了。

  由于没有箱子,当罢工结束后大批的货物无法承运。这时候,中海的出现成为了众货主的救星。美西大罢工这短短几十天,别的公司都被危机牵连,赔了钱,惟独中海却净赚6亿多美元,成为全球所有班轮公司中惟一盈利的船公司。

  经历了数年低谷的世界航运业,在2003年终于迎来了春天。2003年中国石油进口激增30%,中国大陆主要港口的贸易量猛增35%,受此影响油运和集装箱运输价格分别为原先的4倍和2倍。航运业逐渐变得炙手可热,甚至全球都闹起了“船荒”,由于2002年当时造船的成本比往年要低30%,一度极力扩张的中海得到了第一次真正的飞跃。中海集团开始随大市走出亏损阴影,历史上首次宣告盈利。

  随着市场回暖,中海业绩一路飙升,中海集装箱运输船队规模也随之进一步加速扩张。2003年,李克麟判断航运业在2004年将从复苏走向繁荣,预先订造了5艘8500箱位和8艘9600箱位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这些超大型船陆续交付使用时,适逢航运业强劲反弹,中海集团以充沛的运力迎接市场的旺盛需求。在许多航运公司,包括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大呼“船少,箱子不够”时,中海却游刃有余地在全球市场上狂揽货源。大型集装箱船一个航次就稳赚600万美元!

  在航运业的尖峰时刻,李克麟又不失时机地将中海集运(2866.HK)推向香港资本市场。尽管2004年6月港股低迷,但此举还是为中海筹集了近77亿港币的巨额资本。

  事实已经证明,李克麟的几次“赌注”都下对了。“他懂业务,对于航运市场周期的把握非常准确,又很有魄力,敢于冒险,是真正的企业家。”一位同行如此评价。

  后来,中海的迅速崛起也得到了交通部的另眼相待。2004年,中海集团总经理徐祖远出任交通部副部长,商而优则仕。而随后同在2004年,交通部派了主管海运的水运司副司长张国发到中海做副总裁,由官入商,可谓“礼尚往来”。

  而据接近中海的人士表示,张国发的到来,实际上在一定程度加速了李克麟的离开。“说白了,李克麟和中海的成功,一半是赌。说好了是眼光和判断,说不好就是运气和赌性。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那么精明。如果一个公司只是依靠他一个人说了算,那就很危险。据说,李克麟的张狂,让一些人看不下去。”

  按照官方的说法,李克麟卸任的主要原因是年龄。根据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规定,中央企业负责人任职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而李克麟已近65岁,是近期内主要由于年龄原因退役的第10位中央企业负责人。但是,新任总裁李绍德其实也已经56岁。

  但也有人认为,换一个角度来说,李克麟的下台对中海有好处。“2005年10月以来,航运市场已经开始下滑,但是李克麟还在主张继续买船,壮大运力,这就错了,他不可能永远都赌对。”

  去年底左右,中海集装箱总运载能力已达到347851标准箱。根据法国BRS-Alphaliner最新公布的国际运力排名显示,中海集运的集装箱运输业务已位列全球第六,中国第一。

  但是李克麟仍然执意出手。就在今年年初,中海集运还在引入四艘4250标准箱船舶,及向东方国际集装箱公司购买更多集装箱,由于其船队已是亚洲区最庞大之一,再大幅增加载运力将使其成为区内风险最高的航运商。高盛表示,预期上述交易令中海集运本年资本开支增加7.8亿人民币,总资本开资则推高至51亿人民币,其本年资本开支对销售比率料达15%,为亚洲同业中最高,自由现金流则为最低。

  “上市之初,中海集运就募集了76.8亿港元的资金,也算得上是一支中型股。上市的保签人是巴黎百富勤,包销是交给了摩根斯坦利、瑞士一波等,都是很有实力的公司。但是从2005年4月以来,中海集运的股价就开始下降。”在西南证券分析师周兴政看来,这恐怕也是资本市场对于中海扩张风险一个表示。

  因此不少人认为,对于李克麟来说,在事业发展的最高峰收手归山,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何以为继?

  李克麟的下台,究竟对于中海内部有多大的冲击和影响?6月6日,新任总裁李绍德连发两封公开信给集团各部门负责人和境外员工,安定军心。6月13日,李绍德召集总部机关部门负责人集体谈话。而在中海集团的网页上,几乎已经看不到有关前任总裁李克麟的任何新闻或介绍。

  “对于李绍德来说,这活可不好接。”中国货贷协会副会长李力谋如此评价说。2004年是海运市场的一个罕见高峰,运价上涨了70%-100%,一扫过去二三十年来的船运低靡,中海没有理由不高速增长。但是今后,恐怕再过10年也不可能出现那样的高峰了。李绍德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没有用,这是人力所不可抗拒的。所以说,李绍德上台其实并不是最佳时机。

  “与李克麟的近乎‘一言堂’的强势风格完全不同,李绍德给人的印象却是温和踏实。”在一位中层员工看来,前后两任老总的个人性格和行事方式迥异,或许更多的不同将在今后逐渐体现出来。”

  资料显示,继任者李绍德在进入中海之前曾任上海海运(集团)公司总经理,中海集团组建时随上海海运一同进入中海,任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副总裁,可以算是和李克麟一起“打江山”的元老。但是据了解,从海运局到中海集团,李绍德担任的主要是人事方面的管理,对于集团内部管理工作非常熟悉,对于核心的航运业务却没有太多涉及。

  在公司高速扩张的时候接手,李绍德时代的中海将何去何从?据中海集团总裁事务部部长陆鸿亮表示,中海的“十一五”规划已于今年2月制订完成,“中海集团将会按照这一规划,在继续投资集装箱船队的基础上,做大散货和油轮运输业务。”据悉,李克麟之前确定的“大力拓展汽车船/化学船和LNG船领域的运输”的方向也将被延续。

  香港大福证券研究员曹福达认为:“中海很低调,在香港这边的消息不太多,这家公司不太透明。单是从去年业绩来看,中海集运并不太理想。相对中远来说,中海的成本控制力差一些。在业务结构上,中海需要进一步完善。”

  而早在李克麟时代,中海就一直提倡拓展码头及物流业务,其中母公司中海集团现有及正在兴建的码头共35个,另有300间子公司从事物流业务。

  “可以同时做货贷,自己揽货自己运,这样就很有优势。从

供应链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可以给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有利于从集团层面控制和节约成本。”中海物流副总刘冲认为。

  以中海现如今的规模和地位,要在短期内维持一定的惯性发展下去并不难,但如何在航运业高潮回落的大环境下,将近年来迅速扩张所获取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夯实,并在下一个时机适时出手,将会是继任者李绍德最大的课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