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逸飞搁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 10:17 《商界名家》

  本刊记者 刘承波 发自上海

  2005年4月10日,一代“视觉艺术大师”、享誉全球的著名画家、逸飞集团掌门人陈逸飞,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而在上海华山医院与世长辞。陈逸飞还没有来得及交代一下后事,就带着他未竟的事业匆匆地“走”了,留下了一个涉足多个行业的逸飞集团。

  没有了陈逸飞的逸飞集团,将如何发展?他的夫人、儿子或者胞弟,谁来担起逸飞集团掌门人的重任?到目前,陈逸飞逝世已一周年,这一年来,逸飞集团又如何在运转?陈逸飞生前的视觉艺术理念得到传承了吗?为解开这一系列谜团,《商界名家》特派记者赶赴上海进行了实地探访。

  生前事业:大美术、大视觉

  艺术与商业这原本被认为是水火难容的一对元素,在陈逸飞身上得到了“奇妙”的结合。作为艺术家,他的多幅油画被世界各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而作为商人,他一手创立了逸飞集团,涉足的领域有服装、模特经纪、环境艺术、影视、家居、广告、出版、传媒等多个行业。

  陈逸飞1946年出生于浙江镇海,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随后进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曾任油画组负责人。上世纪60-70年代他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优秀油画作品。

  1980年对于陈逸飞来说是其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作为中国最早一批走向国际的艺术家之一,他怀揣38美元转道深圳、香港自费赴美留学,进入纽约亨特学院攻读美术硕士学位。他的艺术才华很快得到了国外艺术界的认可,先后在华盛顿、纽约、东京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博物馆和收藏家广泛收藏。

  而真正让国内大众了解陈逸飞的,还是源自他创作的一幅油画——《故乡的回忆》(又名《双桥》)。1984年,陈逸飞以水乡周庄为素材创作的油画《故乡的回忆》,连同他的其它37幅作品,在纽约哈默画廊展出。画廊主人、号称“美国石油大王”的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当年11月访华时,将这幅作品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同志,被各界传为佳话,周庄也因此一跃成为世界知名的中国江南名镇。

  此后,陈逸飞的画价一路走高。1991年,陈逸飞根据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创作的油画作品《浔阳遗韵》,以137万港元打破在世华人画家油画拍卖最高纪录;次年,他的新作又以198万港元被香港富豪邵逸夫收藏。1997年,陈逸飞的《罂粟花》拍得387万港币,再次刷新当时华人画家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根据他作品的销售纪录,有人估计1991年到1998年间,陈逸飞仅33幅拍卖成交作品的价值就已接近4000万元人民币。

  因画成名后,陈逸飞不再满足于仅仅做一名艺术家,他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1992年,陈逸飞回国创业,成立逸飞工作室。这个当时办公面积只有10平方米的工作室正是日后庞大的逸飞集团的雏形。工作室的第一部作品是电影《海上旧梦》。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影片从筹备、摄制到完成,前后花了1年多时间,至少花费300万元。

  此后,陈逸飞拍电影的兴致愈来愈高,于1994年成立了上海逸飞文化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先后拍摄了故事影片《人约黄昏》和反映上海当年拯救犹太难民的纪录片《逃往上海》,以及电视连续剧《雨天有故事》和电视纪录片《上海方舟》。电影《理发师》则成了陈逸飞的遗作。

  1995年,陈逸飞创立了上海逸飞模特文化有限公司和逸飞环境艺术公司。1997年,陈逸飞又涉足服装业,成立了上海逸飞服饰有限公司,创立LAYEFE女装和LEYEFE男装服饰品牌。到陈逸飞去世时,逸飞服饰已在国内的35个城市的200多家大型百货商店里落户。

  2000年11月,世界著名风险投资基金软银softbank、全球最大的贸易集团之一伊藤忠商社、法国最大投资基金vevendi以及香港上市公司锦海捷亚4家投资机构投入风险基金230万美元(占总股份的18.7%),陈逸飞将其旗下的众多产业整合,成立了逸飞集团。

  2001年9月,陈逸飞又将目光投向平面传媒,由他担任总策划的《青年视觉》杂志创刊。这本每期厚达400页的杂志创下了国内杂志厚度的新高,当然售价也不菲,每本30元的价格比市面上一般的时尚杂志高出一半左右。但因与主办方在利益分配上意见不一,《青年视觉》办了5期之后,逸飞集团原班人马便悉数撤出。不久,逸飞集团另起炉灶办起了《艺术家》杂志(Shanghai Tatler)。

  陈逸飞以迅速的商业行为来实践自己的“大美术观”和“大视觉观”, 到他去世时,逸飞集团旗下拥有八家公司,横跨八大行业。他将自己所涉猎的各个不同的领域统称为“视觉艺术产业”。

  陈逸飞猝逝,遗孀、儿子陷入遗产纠纷泥淖

  陈逸飞带着他未竟的事业突然离开人世。正是因为他去得太突然,没有来得及留下任何遗嘱,才会导致陈逸飞遗孀、儿子之间的遗产纠纷,从而影响逸飞集团的正常发展。

  按照常理,一个公司的掌门人突然去世后,为了保持公司的平稳发展,首要的问题是确定新的掌门人。但是陈逸飞生前先后有两个妻子、两个儿子,再加上现任妻子没有在公司任实职,但一直靠着公司发给的高额工资生活,所以还没有等首要问题得到解决,次要问题就浮出水面。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任妻子宋美英在陈逸飞去世后不久,就陷入公司的债务纠缠之中,她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宋美英原本一直靠领取逸飞集团每月3万元左右的工资生活,丈夫去世后,这笔工资突然减少到不足1.5万元。陈逸飞遗留的几处房产,理论上已经普遍升值,但是这些房子都不是一次性购买的,大都仍处于房贷按揭期。就连宋美英母子目前栖身的位于浦东龙东大道的棕榈园别墅,也是按揭房。为此,宋美英每月要支付8000元以上的房贷款。

  除了房贷外,逸飞集团的各方债主也纷纷找上门来讨债,不仅宋美英有压力,陈逸飞和前妻张芷所生的长子陈凛也有压力,都产生了用分割陈逸飞遗产来还债的想法。刚开始,宋美英和陈凛都表示愿意友好协商分割遗产,靠他们自己解决家务事。但是,他们先后进行了三轮磋商,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双方最后不欢而散。

  经过各层面“中间人”共同参与协商,2005年7月20日,宋美英和陈凛及陈逸飞的弟弟、妹妹共同签署了一份“协议书”,初步拟定的遗产分配方案为:宋美英分得遗产总额的50%,其子陈天分得遗产总额的22.5%;陈凛分得遗产总额的22.5%;陈逸飞的弟弟、妹妹各分得2.5%。但在双方约定去公证处公证的关键时刻,陈凛却临时“变卦”,提出要分得陈逸飞遗产总额的50%。

  内部协商不成,宋美英只得无奈地选择诉诸法律这条途径。2005年11月8日,宋美英一纸诉状递交给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对陈逸飞遗产依法进行分割。

  据宋美英的代理律师张鲤庭介绍,陈逸飞的遗产大约有4300万元人民币,其中包括9处标的总值为1500万元左右的房产,陈逸飞委托国外某画廊经销的价值2500万元的艺术品,以及宋美英和陈凛双方各自保留的价值约300万元的陈逸飞艺术品。对于4300万元人民币的遗产标的,陈凛的代理律师李小龙却有不同看法。李律师表示,其中价值1500万的9处房产,是按当时的买入价计算的,按照上海这几年的房地产形势,只怕涨了一倍都不止。即使排除可能存在的大比例银行按揭部分,9处房产也远远不止1500万元。而且,陈逸飞的油画目前在拍卖市场上的行情一路飙升,也对估价产生影响。

  逸飞集团业务萎缩,公司发展仅限于维持

  逸飞集团是一个典型的家族式企业,公司高管完全由陈逸飞一家人组成:陈逸飞生前任公司董事长,弟弟陈逸鸣任总经理,妹妹陈敏静掌管着公司财务,儿子陈凛任公司董事。陈逸飞去世后,这一格局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只是陈逸飞的妻子宋美英从幕后走到了前台。

  陈逸飞去世后,谁来出任董事长?遗产如何继承?公司如何发展?一年来,摆在陈逸飞家族面前的这三大问题,好像一个也没有解决。因为宋美英和陈凛之间一场旷日持久的遗产分割官司一直没有定论,谁继任公司董事长来掌舵逸飞集团,也就无从谈起。因为新的掌门人没有确定,也就没有人来考虑公司的发展问题。这一环套一环的问题,都归结到了遗产的分割上。

  不过有一点他们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将公司从豪华的写字楼搬回到逸飞集团创业初期的泰康路。陈逸飞去世前,公司设在上海市延安西路一幢高达30多层的名叫“长峰中心”的写字楼的17、18层。据说当时逸飞集团的办公室占据了3000多平方,都是陈逸飞亲自参与设计的,装修相当考究。当然,房租也不菲,据说月租就达到36万元。陈逸飞是2005年4月10日去世的,当年的5月23日,逸飞集团就搬到了泰康路。现在,逸飞集团的管理总部和绝大部分下属公司都蜗居于泰康路上一个名叫“田子坊”的弄堂里。和豪华写字楼相比,这里显得寒碜了许多,虽然也经过了简单的装修,但是因为这些房子是由老厂房改造而来,从不规则的房屋格局和狭小的弄堂之中还是能透出几分凄凉。泰康路艺术街总策划吴梅森说,逸飞集团搬来泰康路,他们提供了660平方的场地,年租金仅为36万元。可见,陈逸飞去世后的逸飞集团,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节省成本。这对陈逸飞生前来讲,是根本不值得一提的事情。

  3月24日,《商界名家》记者径直来到位于上海泰康路200号的逸飞集团总部,一位姓乐的先生接待了记者的来访。乐先生倒是很热情,和记者聊了2个小时,大谈陈逸飞生前的艺术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对逸飞集团却只字不提。记者问:公司新任董事长确定了没有?乐先生表示,这不是什么问题,陈逸飞的家族成员坐下来开一个会就可以定下来。记者又问:公司下一步有什么样的发展计划?乐先生表示,这是公司内部的事情,不便透露。《商界名家》记者注意到,采访这位乐先生的2个小时之内,办公室内始终只有包括乐本人在内的两个人,也没有一个电话打进来。

  从面上没有什么收获,《商界名家》记者想从点上有所突破。作为逸飞集团主业的逸飞服饰,情况如何?逸飞服饰过去是高档商品的象征,一件衬衫都是1000多元。如今,逸飞服饰以1—3折的折扣堆在逸飞集团总部一楼门面内甩卖。在上海新天地的逸飞之家,这个当初以精品示人的高档商品店里,二楼摆放的服饰,从包装上看明显都是存货,记者问有没有新款,营业员直摇头:全部商品都在这里了。在上海的各大商场,已经难以觅到逸飞服饰的踪迹,就连很多商场的管理人员都已经不知道还有一个“逸飞服饰”品牌了。

  3月28日(星期二)下午,《商界名家》记者来到位于上海泰康路210弄的逸飞模特公司。记者推门进去,在这个10来个平方的房子里摆放着六七张办公桌椅和电脑等办公设备。已经是下午3:30,办公室内除了一名清洁工人在玩电脑游戏外,不见一名工作人员。这位清洁工人告诉记者:“这里除了模特公司外,还有影视公司,今天是不会有人来上班了,如果有事情,只能改天再来。”在泰康路上,《商界名家》记者未能找到逸飞环境艺术公司,但记者先后多次打电话联系,对方始终无人接听。

  曾被陈凛看好的《艺术家》杂志(Shanghai Tatler)的发展情况又怎么样呢?无论是在上海偏僻小巷还是繁华街道的书报摊,《商界名家》记者都没有找到《艺术家》杂志,最后只得来到位于上海市安顺路139弄2号凯旋公寓的艺术家杂志社探个虚实。记者以要谈点业务为由找执行主编陈凛,前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陈凛是杂志社的股东,不在这里坐班。记者又提出要找这里负责的主编或者副主编,这位工作人员说,主编和副主编是天津方面的人员,并不在上海坐班。最后这位工作人员介绍了杂志社市场部的一位负责人和记者接洽。这位负责人说,他们从来都不做市场推广。并表示,这本杂志只对上海有钱的艺术家,没钱的艺术家和一般的读者看不到杂志很正常。

  因为陈逸飞的去世受到影响最小的,恐怕就是电影《理发师》的拍摄了。据说陈逸飞去世后,担任这部影片艺术总监的香港导演吴思远接过了陈逸飞的接力棒,将剩下的五分之一的部分拍摄完毕,并完成了电影的后期制作。影片于4 月28日在全国同步公映,据说市场反应十分火爆。

  《商界名家》记者想在离沪前将了解到的情况和逸飞集团有关负责人再作一次交流,当记者再一次来到逸飞集团时,恰巧碰到陈逸飞生前的秘书江慧芬。江慧芬告诉记者,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逸飞集团目前只能是处于维持状态,谈不上什么发展,公司员工当然减少了很多。现在公司领导都在忙陈逸飞逝世一周年的事情,这包括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逸飞楼的落成,周庄陈逸飞纪念馆的开馆,纪念陈逸飞的书籍的首发,电影《理发师》首映,逸飞视觉基金会成立,等等。

  看来,陈逸飞生前倾其所有努力打造的逸飞集团和逸飞系列品牌已经被冷冻了一年。如果陈逸飞逝世一周年系列纪念活动过后,逸飞集团和逸飞系列品牌还这样继续被冷冻,恐怕市场上就不仅仅是遗忘一个“逸飞服饰”品牌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