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依视路VS.豪雅 决战光明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 20:48 周末画报财富版

  全球最大镜片制造商是法国依视路,这家被誉为隐形冠军的企业与行业老二日本豪雅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低调。

  隐形冠军与沉静亚军似乎信奉沉默是金的真理,虽然自动选择远离媒体聚光灯,但掘起“金”来却都是不可小觑的高手。

  - 撰文:布浩

  你应该会为这样一个场景打动:苍茫宇宙间,一位法国公爵踏上万里征途,背影坚定而执著,他寻找传说中的钻晶……此时,日本武士豪放的歌声从远处传来,樱花应声飘落,一派风雅当中,飞来的是决战“光明顶”的战书。法国依视路与日本豪雅之争进入视线,这是一场关于“光明”的战争。

  在这段文字中,隐藏了依视路四个镜片品牌的姓名密码:万里路视爵(Varilux Ipseo)、宇宙片(Airwear)、钻晶(Crizal)和全视线(Transition),日本豪雅则主要采用同名单一品牌,两家公司各有特点,却随着全球化战略布局及扩张的共同步伐,竞争日益面对面。

  在北美,60%的人口配戴眼镜,欧洲是37%,其它地区是17%,这些数字日复一日地递增,全球60亿人口,需要多少眼镜?另外,电视、电脑、

电子游戏机、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设备日益普及,而且使用者起步年龄越来越小,多少近视眼出现?婴儿潮一代老去,又有多少老花眼诞生?眼睛呼唤光明,依视路和豪雅,不愁没有商机和利润的源头活水。

  公爵与武士的历史歧路

  法国依视路历史悠久,可回溯至1849年。依视路这个品牌的诞生,则来自1972年两家企业的合并,或者说来自玻璃与树脂的结缘—以法国眼镜协会为前身的玻璃镜片制造商ESSEL同树脂镜片制造商SILOR二合一,缔造了今日的ESSILOR公司。这两家古老的公司挟各自的科技优势,一跃成为法国光学镜片业头号强手,新公司从此以迅速的步伐走入全球化潮流。 时至今日,依视路已成全球镜片制造业霸主,占据25%以上的市场份额。

  日本豪雅始建于1941年,历史虽不如依视路悠久,业务却更多元化。豪雅同样是以制造玻璃镜片起家,不过这位日本武士的基因不像依视路的二合一如此简单,它早已走出“玻璃之城”,寻找电子高科技的商机,你可以把这称为基因突变,但跟随时代潮流与产业环境实现自我变革,已使今日的豪雅更为复杂,不再仅仅是一家镜片制造商。

  半导体设备领域,豪雅的足迹处处可见。从英特尔的芯片,到苹果iPod的移动硬盘,到LG第7代TFT液晶面板,到日立和希捷的1英寸手机硬盘,到拍照手机摄像头的模造玻璃……均离不开豪雅的上游电子光学元件的供应。豪雅这个沉默的日本“锯嘴葫芦”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不声不响之间,IT业电子元件供应已占据了豪雅收入总额的最大比例,高达57%,而它原本的老本行——视力保健业务,则占41%,相差16%。豪雅的战略是让其IT电子元件业务与其视力保健业务并驾齐驱,形成其两大主要收入支柱。

  豪雅与依视路这两家竞争对手,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豪雅走向多元化,依视路则时刻谨记“战略聚焦”的要诀。

  依视路现任CEO为59岁的冯达磊(Xavier Fontanet),一位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专业的法国人。1991年加盟依视路,1996年出任CEO的冯达磊,在10年间使依视路聚焦、再聚焦,深化、再深化。依视路业务范围曾经涵盖镜片、镜架、隐形眼镜等视光相关产品,不过冯达磊上任后强调“将单一业务向深层次拓展”的战略,先后剥离了镜架、隐形眼镜等业务,以便专注于眼用矫正镜片的研发和生产。

  至于豪雅,除了向电子元件业务领域拓展之外,与依视路针锋相对的视力保健业务则涵盖眼镜片、隐形眼镜、人工晶体、高级镜架及验光、加工器械等领域,与豪雅的剥离战术迥然不同。

  搬家荷兰VS.走出欧洲

  冯达磊曾说过:“我们的原则是,永远不要站在聚光灯下。”日本豪雅的领军人铃木洋(Hiroshi Suzuki)在“隐士”风格方面对比冯达磊,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位豪雅前任董事长铃木哲夫的儿子,与冯达磊类似的美国学业背景带给了他毫不逊色的国际化思维。

  欧洲是镜片业的技术基地,汇聚了最尖端的行业技术和人才,因此,可以称之为镜片业的心脏地带,实际上对于镜片业所涉及的光学技术而言,欧洲同样是实力雄厚。因此,铃木洋对于这颗“心”,觊觎已久。但凡提到核心竞争力,总跟技术脱不了干系。技术,常常就是竞争力之“芯”,至少是关键因素。

  依视路和豪雅在走向全球化,同时在不同地区实现不同程度的本土化。但与此同时,它们均意识到,若要把握行业最高标准、最新技术、最高端品质、最热点消费潮流,关键枢纽要地依然是在欧洲。欧洲基地论增长势头或许不及亚太地区,但论技术优势来讲,则依然是最强,假若这块“技术酵母”的技术含量可以辐射至其全球各地业务中,才算真正实现了其占据欧洲“心脏”地带的终极目的。

  铃木洋不会不明白这一点。正是在他的指挥棒之下,豪雅把其第二大支柱——视力保健业务总部从日本老家迁至欧洲荷兰,从樱花国度到郁金香领地,豪雅这一飘洋过海的“搬”家壮举,大大显示了一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气概。

  欧洲正是镜片业霸主依视路盘踞之地,也是全球最大镜框制造商意大利Luxottica和霞飞诺的所在地,镜框业的设计和时尚潮流是镜片巨头依视路和豪雅均不容忽视的,何况对比剥除了镜框业务的依视路,豪雅依然保留着镜框业务。

  具体到荷兰来讲,荷兰是环球镜框生产要地——香港的大进口商之一,而且荷兰是欧洲头号眼镜商HAL投资公司的总部所在地,该公司全球销售网络极为发达,有六千多个网点,豪雅此番择邻而居,对于它把握全球最新眼镜业的消费潮流及动向不无好处。

  豪雅迁址工作负责人博泰罗(Gerry Bottero)表示:“欧洲是采用更高端镜片科技的主要公司云集之所,同时,与其它地方,尤其是美国相比,欧洲高级镜片消费市场的发达程度也要高得多。”

  豪雅正是看中欧洲镜片业的高科技和高消费,而且它此番“诺曼底登陆”,还涉及到制镜设备商的问题,制造渐进式镜片需用高精密仪器,而该行业的全球领军公司施耐德(Schneider Optics)、莱宝(Leybold Optics)及施威特(Schweiter Technologies)均在欧洲,前两家总部在德国,施威特总部在苏黎世。如此看来,整个镜片的上下游行业链公司老本营均在欧洲,豪雅当然不会画地为牢、固守本土。

  实际上,豪雅总部搬至荷兰还有一层“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味,正如博泰罗所言:“我们特别希望在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扩张—未来几年内护眼产品在该地区可能出现巨大的增长—我们认为,如果能够借鉴欧洲的一些最佳想法,我们更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对于欧洲巨人依视路来说,固守本土同样不会是它的选择。虽占了心脏地带的地利,但依视路并不偏安一隅,因此就在日本豪雅走进欧洲的同时,依视路则在走出欧洲。引领欧洲渐进镜片开发水准的依视路,除了关注本土技术形势,还进军北美,为虎添翼—2005年,依视路与美国医疗保健用品巨头强生(Johnson & Johnson)达成了一宗交易,收购了其属下的视光有限公司镜片业务,巩固自己在北美市场的地位。对于婴儿潮一代老龄化最明显的北美,对于60%人口配戴眼镜的北美,依视路又怎会轻视?

  全球每年生产8亿个镜片,其中目前仅有2000万个采用渐进技术,而且约70%在欧洲生产和销售,但是依视路并不会因而止步于欧洲,它看中的是未来。渐进式镜片正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这种高速增长是不是意味着一种消费潮流?假如“欧”风“美”渐,渐进式镜片风靡经济水平最高的北美,岂不正是一个极大的潜力市场?

  另外,依视路关注的不仅是发达国家如美国,就算在发展中国家印度,冯达磊同样不忘播下依视路品牌的种子。这一回,依视路纡尊降贵,在印度销售低端镜片,售价仅7美元,而且采用厢式车定期到贫民窟销售,验光师就在车上为民众验光配镜,打造了依视路“为世界带去光明”的品牌形象。从高端的渐进式镜片到低端镜片,依视路的品牌思路视当地经济水平而本土化。冯达磊的野心是把其印度方式复制到其它欠发达地区。

  走出欧洲的依视路正在全球除了在各地试水,更试图在聚焦战略之后推行深化战略。所谓深化的表现之一就是垂直整合,具体例子就是对于车房的重视。车房可以说是探知镜片消费潮流的晴雨表与风向标,它负责切割或加工镜片,且主要是批发性业务。

  为了配合镜片业重视车房环节的动向,依视路就乐此不疲在全球各地收购车房,目前它在全球共有180多间车房,而豪雅则仅有40家左右。在欧洲和亚洲,镜片制造商与车房的垂直整合并不少见,不过在北美则是一个反传统的潮流。依视路北美高级副总裁Carrier就表示,这是一个最大的变化,但可以确定是一个行业大方向。

  2005年,依视路继续拓宽其车房网络,尤其在美国、意大利、印度和中国台湾地区。去年总共收购18家车房,包括Spectacle Lens Group,及上文提到的强生光学眼镜业务。2006 年初,依视路美国公司又收购了另外两家车房: Eye Care Express Lab 及Accu Rx。

  豪雅同样在收购车房,不过由于其业务多元化的特点,当然投入力度不会如依视路般集中且坚定。虽然法国公爵依视路和日本武士豪雅历史发展路径出现分歧,现代全球化步伐也存在差异,但殊途同归—全球镜片业的“光明顶”。论剑之后,谁是霸主?

  中国人的眼睛

  无论是依视路,还是豪雅,均不可忽视的就是中国人的“眼睛”。这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配戴眼镜的人数已高达3亿。2004年中国眼镜工业总产值已高达160亿元,且年均增幅达17%,中国是外资所青睐的眼镜业“世界工厂”,2005年就发生过阿根廷对中国眼镜业的

反倾销事件。

  台湾、香港、上海、深圳、

东莞,厦门、温州等城市均已成眼镜业巨头设厂或外包的目的地。全球第二大眼镜生产中心香港目前已将70%~80%的生产企业转移到东莞。全球主要的太阳镜生产中心台湾也将生产重心转移到厦门。中国已成了除印度之外的亚洲眼镜业战略重地。

  1997年,依视路在上海投资5300万美元建立生产基地,目前已占据了12%的中国市场。1995年豪雅投资2500万美元在广州建立分公司,年产树脂镜片逾千万片,目前其分支机构已设至上海、青岛及苏州。

  在外包以节约成本以及据守核心技术之间,依视路作出了平衡,实行“双轨”策略。在中国等地设立的工厂,专门生产“白片”,再根据用户需求对这些白片进行加工。依视路在中国已开设了车房网络,以配合“白片”生产。豪雅则强力推介其单一同名品牌,开拓市场及销售网点的方式包括加盟店等。中国人的“眼睛”,是依视路和豪雅的又一聚焦方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