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温州企业家的牛绳理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 21:28 钱江晚报

  北京产权交易所静悄悄到温州又作了一次国企项目推介。但双方的合作可谓意兴阑珊,谈了数月,所获无几。在媒体追根究底时,北交所比较厚道地说,需要多次谈判才能成熟。而有北京企业代表就直言温州商人“浮躁”:“他们很急,没有耐心,所以北京企业推出的这些有一定技术和文化含量的长期投资项目,我估计比较难入他们的视野。”还有人打了一个比方:“他们(温州企业)一定要看到一头牛,仅给他们一条牛绳而看不到牛,他们是不愿意牵绳回去的。”

  这个比方倒也新颖,但并不能证明民企的浮躁。

  照温州企业的说法,问题主要在于股权、人员安置和观念。但北京国有企业体制约束了温州企业的这种诉求,温州企业既无法控股,也不能调配劳动力资源,似乎就剩下了出钱的份。

  这到底是温州企业家目光短浅,还是体现了温州企业家精神?

  民企抓住一根牛绳,当然是想牵住牛鼻子,最后牵住整头牛。这个形象的理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牵住牛鼻子,掌握控股权和资源配置权,不怕整头牛跑了;二是收购与已从事的产业相关的企业,这样通过原来的企业这个牛鼻子,能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进而牵出整头牛。

  从已有的国企改革而言,已投资的民企不乏教训先例。附着于产权之上的资产与人员等资源处置权,常常成为他人手中的“牛绳”,想必使民企印象深刻——既然牵住牛绳都拉不出牛,更何况牛绳还在他人之手?公开的合法的契约,有时等同于一张废纸,要求回报的速度就成为企业家的必然选择。

  民企牛绳理论,实在是对现实的无奈应对。而有关部门或者国企人士,面对现实不是反省市场秩序被人为搅乱,不是反思对于产权的尊重意识匮乏,反而将责任推给民企。也从反面证明,温州商人的牛绳理论是多么正确!

  叶檀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