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啤酒问青天:谁是当今英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 02:23 第一财经日报 | |||||||||
——《燕京天下——中国式基业长青》 陈玉明/文 第一次跟三水认识,三水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传媒是个江湖,记者就是剑客,剑客要在江湖上立足,首先得有一手好剑法,就是要有一支过硬的笔。闻此言,我立刻想
几年后,再看三水的《燕京天下——中国式基业长青》书稿,我仿佛又回到了这些年来所经历过的与燕京以及国内其他啤酒企业有关的一幕幕。 在中国啤酒业,李福成、陈世增、彭作义,是我所认识的三位具有某种英雄气概的人物。英雄气概与个人魅力是密不可分的。而这种英雄气概和个人魅力,不光对于属下,对于外面写文章的人来说,也是很宝贵。 陈世增当年不甘于做五星啤酒的联营厂,因而力创自己的豪门品牌,并在中央电视台广告天下,是英雄也;彭作义在青岛啤酒因固守高端导致市场不断萎缩的危险时刻,毅然走下金字塔,并以并购做大市场,亦英雄也;而李福成,在上世纪90年代前期国内啤酒业合资风潮汹涌而来之际,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最终保住了燕京啤酒的自主经营权,并在与各路来犯者一次次的较量中红旗不倒,更是英雄也! 这三个人物,虽都堪称英雄,但命运却很不相同。彭作义在把青啤的并购战车高速运转起来、国内圈地四十余处之后,自己于2001年7月在青岛海边游泳时不幸意外身亡,年仅56岁,“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陈世增遗恨豪门之后,心有不甘,便率部另起炉灶,但始终未能东山再起,算来如今已是年届七旬之身了。只有燕京的李福成,今年刚刚51岁,且血压血脂全不高,成为今天中国啤酒业的某种象征性人物。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轻工总会一位主要领导曾题词曰:“中国民族啤酒业,北有青岛,南有珠江,首都有燕京。”仅仅十来年的工夫,这样的题词已经挂不出来了。如今群豪并列,在中国啤酒业的新版三国演义中,来自香港的华润啤酒,有点像是一只披着“洋”皮的狼,也是属于拿钱说话的那一类。但啤酒业十余年,至今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核心品牌,使华润啤酒(公司)即使大,也不会强。 作为中国民族啤酒业的旗舰,燕京,可谓任重而道远。自1980年创业以来,燕京啤酒战京城、征全国,驱狼赶虎,所向披靡,特别是令洋啤们打不垮又吞不下,真是恨得牙根发痒。但对燕京啤酒真正的考验,我认为,当在美国AB公司掌控了青岛啤酒的经营权之后的十年,也许二十年。美国的历史没我们长,但美国人比我们有耐心。百威在美国,跟燕京在中国一样,也是属于大众品牌,只是到了中国,身价高了许多,有点像是“北京的白菜到了浙江”的意思。作为大众品牌的百威,跟那些德国或是欧洲某个小国的啤酒品牌不同的是,它有大市场的运作经验,将来如果再有青岛啤酒助威,给中国啤酒业来个“里应外合”,就可能是中国民族啤酒业的生死存亡的时刻。所以,燕京啤酒现在得居安思危,加紧排兵布阵,在品牌和地盘、无形和有形两个方面,尽快做强、做大。 三水本名赵洪伟,东北沈阳人氏,明年“而立”。三水是从华润啤酒离开后开始做记者的。由于此前有过几年啤酒行业的工作经历,成为记者后的第一篇报道,也是写啤酒的,应该属于“厚积薄发”那种了。现在,三水要出一本关于啤酒方面的书,应该说是已经是“厚积厚发”了。 (作者为本报编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