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七旬柑橘痴人勇闯创业路(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6日 05:28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汤立和的退休金并不多,请不来几个帮工。园里除草、施肥、剪枝、育苗、挖沟渠等,全靠他一人像愚公移山一样,一点点干完的。

  累了,他到橘园里转转,闻着橘叶的清香,看着茂盛的橘树,换来一身轻松;困了,寂静的夜里,枕着橘林的风声入眠。

  汤立和的红砖房周围一里之内,没有人家。房里除了一部电话,仅有简陋的床铺和生活用品。有人问,“苦行僧一样的生活,您过得习惯吗?”老人微笑说,一日三餐吃的是地里的蔬菜,偶尔进城买些鱼肉,一点也不觉得苦。

  没有人能体验老人的苦与乐,只是,付出得到了回报:经过数不清的选种、育种,他培育一个皮薄味甜的品种。由于恰逢国庆节上市,他取名“国庆一号”。“国庆一号”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从被骂“老不死”到祝福“要活100岁”

  “柑橘好吃树难栽。”汤立和记得,起初承包橘园时,周边村民有的说他是来占地的,也有的说他想发财想疯了。老人说到这里,眼睛润湿了。

  江夏区农业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自从汤立和承包橘园后,默默无闻地为当地村民做了一些实事。修了10口水塘用于柑橘灌溉,无偿提供给周边农户灌溉农田;掏钱修了条3米宽的3公里马路,方便村民上山砍柴。

  与汤立和同村的甘定安,有二亩柑橘,前几年种不好。这些年来,汤立和一有时间就往甘定安园里跑,教他施肥、剪枝。现在他的柑橘产量大幅提高。

  汤立和红砖房里的电话,成了村民咨询技术的热线。老人说,这些年来,他走遍江夏大小橘园,给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向当地贫困农户赠送良种果苗1万多株……

  以前,一些人在背后骂汤立和“老不死”。现在,村民们都说“您家一定要活到100岁”,还有不少农户经常给他送来鸡蛋、蔬菜。

  在老人的带动下,江夏区柑橘种植面积扩大到6万亩,可许多农户只懂种不懂卖。汤立和心急:种得再好卖不出去还不是白搭?

  去年,汤立和牵头,以当地农民为主体,成立“武汉楚天果业产供销专业合作社”。一到柑橘收获季节,每天各地有300多辆货车前来江夏采购。

  今年初,汤立和被武汉市委市政府评为“创业之星”。他并不满足,力争把“国庆一号”实现产业化,将柑橘园打造成还可观光、休闲的现代都市农业科技园。

  再过三年,果园产量可达百万斤,不仅能还清债务,还有钱赚。站在红砖房旁,汤立和饱含深情地说,“我要只争朝夕,让创业梦想继续燃烧下去。”

  对话

  融资太难了

  记者:真要干到100岁吗?

  汤立和:签订31年承包合同,是表明创业的决心和信心。

  记者:当初创业,家里人反对和担心,现在情形怎么样?

  汤立和:退休前,我每年要花几千至万元的医疗费。现在忙创业,常活动,心情也好,病情减轻了,每年医疗费降到200元左右。家里人既扶持又放心。

  记者:现在您还欠账28万元,怎么办?

  汤立和:收获了健康快乐,也带动村民们致富,心里感到欣慰。但创业融资的确困难,贷款因年龄上了六十就限制死了,打算通过招商合资等方式,来解决发展资金的问题。

  点评

  好个全民创业典范

  武汉市农业局产业化办公室主任肖小秋:汤立和退休后创业,给人不少启迪。其实,不少老专家、老干部,尤其是离退休的农业专家、干部,这些人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对农村情况也较熟悉,在经济、智力方面适合二次创业,潜力也很大。

  现在,政府鼓励全民创业,汤立和在全民创业中发挥潜在的光和热,也适合当前的形势。同时,他不仅仅是自己创业,还通过合作社形式把农民组织在一起共同致富,对带动农民调整结构增产增收具有积极引导意义。这种精神更显得难能可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