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宋庄 离去还是回归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1日 04:04 第一财经日报
曹俊杰 北京的798、上海的莫干山,都是开发商营造出来的,而宋庄不一样,它完全是艺术家自发形成的产物。从最早的栗宪庭、方力钧他们开始,就构成了一个精神线索,最初的艺术家都是从圆明园画家村过去的,拥有整体的文化记忆和历史追溯感 对北京宋庄的一些“漂泊”艺术家来说,是去是留,是该作出选择了。 宋庄,这个远离城区CBD、充满泥土和颜料味的乡村里,驻留了超过1500位艺术家,创造着全国单位数量最多的中国当代艺术品。不过现在,商业的渗透,艺术家与农民“小产权房”的官司,纠缠在宋庄的上空。“宋庄不再是以前安静的宋庄了。”艺术家王庆松颇为失落地说。 8月30日起,“走出宋庄”艺术展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展出,参展的宋庄艺术家超过百人。在策展人李铁军看来,这是宋庄这些年所推出的质量最好的展览,它代表着宋庄艺术家的一次“集体呐喊”。 “走出宋庄” “呐喊”的初衷,跟“小产权房”的纠纷有关。去年9月开始,宋庄当地的农民,陆续起诉了12名在宋庄购买房屋的艺术家。今年7月10日,当地法院判决,当初的房屋买卖协议在新政策下无效,已购房的艺术家则面临居所被收回、离开宋庄的处境。7月中旬后,李铁军开始策划这次展览,展览就取名为“走出宋庄”。 “现在推出展览,是希望各界正确对待宋庄的历史遗留问题,让大家看到宋庄艺术家的能量,听到宋庄艺术家的声音,何况宋庄是世界上最庞大的艺术群体。”李铁军说道,现在他是北京当代美术馆的馆长,关注研究宋庄已经6年之久。 这次展览,李铁军从宋庄1500位艺术家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100位艺术家的作品,包括宋庄最早的“艺术村民”方力钧、杨少斌等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 不过,在展览之前,已经有艺术家“走出宋庄”,前往他所。“宋庄变化太多。”王庆松失望地说,他1996年进驻宋庄,是此次被村民起诉的12位艺术家之一,此次的参展身份是“前村民”。 10年前,身无分文的王庆松,与其他贫穷的艺术家一样,带着艺术梦想来到宋庄这个远离北京城、房租便宜的艺术家群落中。“来宋庄的第一年,我被当地治安当成三无人员,赶走了五六次。”后来,他给一个朋友画了10幅画,他用朋友支付的4万元钱买下了当地一户农民的院宅,生活这才稳定下来。王庆松觉得,宋庄越来越商业化才是村民起诉艺术家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小产权房”事件只是诸多矛盾的导火索。这两年,宋庄里的泥土小路被换成宽阔的大马路,一个国际投资的超大型美术馆正在旁边破土动工,而艾未未的一个前卫建筑项目也已奠基。旧式模样的农房,如今大半也拆了,建起了一些红砖公寓楼,一些城市里才有的生活设施也在陆续规划中。路边,还挂牌成立了一个“文化造镇办公室”…… 基础设施改善外,众多的艺术机构也开始瞄准了宋庄。“光去年开始的一年多时间里,就有七八家画廊或美术馆在宋庄落成。”李铁军说。相比798基地每年高涨的租金,宋庄还算便宜,并更容易接触原生态的艺术家资源,所以吸引艺术机构纷纷在此圈地。 “以前,大家都是一个群落,大部分人很贫穷,创作的初衷也很纯粹。现在这样你能在宋庄坚持多久?市场的风一刮进来,不可能不受影响。譬如邻居发财了,你也会捉摸着人家发财的门道,现在宋庄艺术家之间的跟风越来越明显。”王庆松说。他现在已经离开宋庄,在通州租了房,宋庄的家则成了他放设备的仓库,“偶尔去宋庄也只是为拍片拿设备”,官司还没结束,宋庄的房子前途未卜。 宋庄,一种生活方式 与其他要离开宋庄的艺术家不同,1996年进驻宋庄的艺术评论家杨卫,却在想着搬回宋庄,他目前担任着宋庄名义上的艺术总监。 因为地价便宜,1994年开始,一大批穷困潦倒的画家从圆明园画家村移居宋庄,他们自己租、盖农房,几个人挤在一间五十平方米的工作室里。如今他们之中,不少人已经功成名就,享受着几亩地大的工作室,也有一些人,仍在小村子角落的农房里年复一年做着画家梦。 杨卫1999年卖掉了宋庄的房子。“1999年那会儿,宋庄非常冷清,除了个别艺术家有市场,大部分艺术家都生存艰难。我最初是买的院子,300平方米左右,总共才9000元。但后来必须出来,寻找发展的机会,否则没法生存下去。”杨卫回忆道,现在这样一个院子,在宋庄少说也要10万元。 不过,在北京这块地域里,对于缺乏其他生存技能的艺术家来说,选择宋庄生活,还是相对容易。“宋庄大部分艺术家都把自己当村民看。”李铁军说。艺术家甚至也像自给自足的农民一样,渴望着小农经济。最初,他们还要关上院落大门,搞着他们自己认为是艺术的艺术,而不是随波逐流去迎合市场。难怪也有评论家说:“选择宋庄,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杨卫觉得,宋庄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它的“精神脉络”:“北京的798、上海的莫干山,都是开发商营造出来的,而宋庄不一样,它完全是艺术家自发形成的产物。从最早的栗宪庭、方力钧他们开始,就构成了一个精神线索,最初的艺术家都是从圆明园画家村过去的,拥有整体的文化记忆和历史追溯感。” “而且宋庄跟798又不同,798一天就可逛完,但宋庄很大,方圆几十公里,始终保持村落化的格局。最起码,宋庄还有艺术家在苦苦坚持着创作,坚守着艺术的纯粹性。但798都是艺术家自己在那摆摊,除了商业还是商业。”王庆松说。 2004年到2007年这三年,宋庄发生的变化最为迅速,如同一个正在建设的新兴城市。“以前一个院子租金100元、200元,大院子顶多300元,现在有院子的最低都要1000元以上,要卖的话,最低估计都要10万多元。”杨卫计算着说。 尽管价格上涨了十几倍,但杨卫还是想在商业化充斥着每个角落的今天,早日搬回宋庄的大家庭去:“你问我回去的原因,很多时候我还在想:在宋庄还能做一些事,期望能恢复过去的传统。那种乡村状态,虽然贫穷,但却能捍卫价值。”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