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风雨陈银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 19:48 《中国商界》杂志

  本刊记者 鲁渝华

  面前一幢幢耸立的高楼,旁边一条宽阔的马路。马路边是静悄悄的工厂,以及不时忙碌走过的工人。在宁波这个“扔下块砖头都能砸到好几个工厂”的密集工业园里,金美亚集团夹在其中,似乎并不显眼。至于该厂的主人,也少有人过问。

  2006年6月24日清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早上,这个有些沧桑的男人照例最早一个来到这里。这幢大楼里,他是上班最早的一个,更是下班最晚的一个。

  中年男人叫陈银儿,他是这家企业的老板。10年前,他是一个村的支书,是宁波乃至浙江都有名的致富能手,是在全国范围内被广为传颂、学习的农民企业家;他率领的邱二村成为“北有大邱庄,南有邱二村”的农村致富标杆。不过此后他陷入纠葛,身陷囹圄,直到50岁那年复出,以倔强的姿态开始着人生的第二次创业。

  在改革开放以来那些光芒四射而又命运多舛的“第一代”企业家中,55岁的陈银儿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沉下去、又站起来的代表。

  村民选中陈银儿

  1981年,30岁的陈银儿被村民选为邱二村五金厂的厂长。邱二村是宁波市远近闻名的“烂糊村”,至于五金厂,工人早就跑光了,只有一两幢用石头砌成的厂房,外加一大堆未兑现的烂账。村民选中陈银儿的原因是,“此人胆大肯干,对困难天生就不敏感。”

  当上厂长后,陈银儿生平第一次坐上了火车,然后到上海、杭州等地的洗衣机厂家,自告奋勇要求为对方做配套。这个30出头的农民有着一般人不能企及的悟性。比如他观察到,那些做老板的朋友很多,因此他觉得做生意首先要多交朋友;他还发现,这些人口才很好,“很能讲”,其后他也学着人家的样子侃侃而谈;有人提出要来工厂考察时,他将人家带到邻村的另一家五金厂参观,“因为做生意讲究实力,有时也得取取巧,借借光”。

  这种整合资源的方式赢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年过后,原本被公认为“抢救无效”的五金厂活了,甚至成为了好几家洗衣机厂家的配套企业,生产供不应求;再一年过后,五金厂的产值超过了500多万元,利润100多万,一跃成为了宁波当地村办企业的第一位。

  1983年,他众望所归地被人推举为村支部书记,开始有了规划人生的更大舞台。

  其后陈银儿超强的经营能力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上任伊始,他发现村里的土地大量闲置,再一打听,原来农民们觉得产出太低,得不偿失。于是陈银儿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将闲置的土地集中起来,然后交给愿意种田的人来干。种田的人村里给予补贴,前提是完成国家的公粮;不愿种田的人则进厂当工人。一年过后,种田的种出了成绩,做工的干出了榜样。媒体报道后,有关部门在全国农村“因材施教”,邱二村模式一时引起了震动。

  陈银儿的“第二把火”是发动村民搞起了立体养殖,此举在全国又引起了轰动。立体养殖中,农田通常是上种葡萄,棚下开池养牛蛙、淡水鱼,盛夏葡萄棚为蛙、鱼遮阳

避暑,一时相得益彰。一亩地可以产出上万斤葡萄,一斤牛蛙可以卖到20多块钱。在那个不知牛蛙为何物的年代,邱二村牛蛙堂而皇之地登上国际航班,出口到了海外。

  至1985年时,邱二村的村办企业达到了6家,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就在这一年,宁波市第一家村级集团——引发集团宣告成立,34岁的陈银儿出任了总经理。

  成名之后

  到1996年,引发集团下属的各类企业达到了42家,销售额超过了12亿元。这时的邱二村,是不断制造轰动效应的“焦点”,陈银儿,也成了当地的名人。

  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进入90年代,陈银儿觉得更应加快邱二村的发展,于是策划和实施了“彻底改变集团格局的五大工程”。

  第一大工程是买下了宁波市最繁华地段的商铺,建起了上万平方米的凤凰购物中心;第二大工程是在村附近建一个面积达1.2平方公里的“太阳城”。太阳城的房子部分让村民居住,大部分用来出售,1.2平方公里几乎可以盖上数万套房子;第三大工程是引发集团以25万元一亩的超低价格在上海买下了50亩地,赶上了上海别墅群开发的第一班车;第四大工程是引进了一个重量级的投资项目——美亚钢管厂。钢管厂总投资1200万美元,由村里和外商合资经营,彻底改变了邱二村过去小打小闹的企业局面;最后一个工程是,引发集团干脆走出国门,在美国加州建起了淡水养殖基地。

  五大工程个个光鲜亮丽,眼界超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随后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还当选了党的十四大代表,代表着8亿农民在人民大会堂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堪称“浙江农民企业家第一人”。

  不过成名后的烦恼也随之到来。学习的、参观的、视察的、探讨的……最高峰之时,陈银儿从上午到晚上一共接待了7拨客人,常常是这边的经验交流尚未结束,那边的参观团又接踵而至。

  时间长了,陈银儿就干脆躲在楼里,说出差去了。结果有一两次终究被逮了出来,领导很是生气:“你陈银儿啥意思,面子大了是不是?”更有的时候,一大群领导来了,陈银儿根本不知道该给谁汇报,结果引得那些站在旁边的、感觉被冷落了的领导很是不爽。

  久而久之,陈银儿开始变得“孤僻”,甚至不愿意跟那些“当官的”打交道。作为一个农民,他甚至认定自己只要把事情干好就行了,这在一些领导看来很不“懂事”;另一方面,在做决定的时候,一些非常小的事情,因为对象是眼界和领悟能力不高的村民,常常需要耗费太多的口舌和精力。时间长了他也懒得再去解释了,干脆快刀斩乱麻,说了就算,有时还发脾气,让人感觉很“傲”。

  也许这些都不过是一个农民的本色,然而在外却无形地给人造成了错觉……

  参不透的飞来横祸

  1994年底,宁波当地政府为解决一些企业多年来产权不明晰的状况,决定进行改制。比如引发集团,企业做大了,但性质却是村办企业。当地政府的思路是,由个人出资对这些集体所有制企业进行控股,转换经营机制。

  但事实上,个人根本就拿不出上千万的钱来控股企业。为了推动改制的顺利推进,当地政府其后出台了一系列操作规则:个人可以先以原企业的名义向银行贷款,用贷来的款控股企业,转变机制。其后,转变成了私营企业的公司再向银行贷款,偿还原公司的债务。如此一来,贷款的风险就转嫁到了个人身上,而转制也顺利完成。

  这种打“擦边球”的方式几乎是当时通用的“摘红帽子”的手段。当地体改办有关人员还专门来到了引发集团,面对面地给陈银儿传授经验。

  陈银儿对此事自是不敢怠慢,随后由他牵头,发动村委7个干部成立了私人的银大公司。而后,银大再借款贷款,最终控股引发集团。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从开始操作到完成只用了15天的时间。

  这本是一桩“看起来很美”的运作,然而最终却横生意外,而改变了方向,直至改变了陈银儿的命运……

  起因缘于一桩阴差阳错的“过节”。一次偶然的机会,陈银儿碰到了本村一村民,该村民很“自豪”地宣称,自己跟某某当官的儿子熟得很,做期货亏了上千万的钱都不用还。眼见对方如此“高调”,陈银儿禁不住关心了几句:“做人还是要走正道,这样下去要是查起来,弄不好是杀头的罪名!”

  也许他不过是出于一个农民最基本的判断,然而第二天,就有人捎来了话,叫他少管闲事。

  其后不久,陈银儿还了解到,自己的一句话传到了某高官那里,有人讲了他很多坏话。

  对于该高官,陈银儿并无交往。唯一的一两次印象是,在北京开会期间,有人介绍给他认识,自己当时想的是安心搞好自己的工作就是了,因此对“大人物”显得不咸不淡,这在别人看来“很没有礼貌”;其次,该官员一次来邱二村视察,陈银儿对新来的父母官,不但没说点好听的,反而如实地说了一大堆问题,气氛搞得很是尴尬。

  96年底,陈银儿受上级指派去天津大邱庄考察,哪知前脚刚到天津,后脚便有员工打来电话,说公司里的账本被司法机关收走了,同时还带走了部分员工,说要协助调查。

  围绕着引发集团的调查随即展开,浙江省纪委等部门调查了数月,最终认定,引发集团的转制是属于特殊情况下的灵活操作,不构成犯罪,案件随后被打回到宁波当地重审。不过,在宁波,陈银儿可就没那么“幸运”。随后他被提起公诉,以挪用转制公款和行贿罪双重并罪,被判有期徒刑6年……

  他被抓之后,当地的数百村民自发地组织起来,联名要求还村支书一个清白;期间,中国刑事法律专家组的8位专家还专门开了一场听证会,联名要求基层法院判定无罪。不过,专家组的意见到达宁波后,依旧未被采纳。

  陈银儿愤懑不已,上级机关都说没罪,怎么到了县级检察院非要治他的罪?!呆在冰冷的牢房里,而后,陈银儿最终算是搞清了真相,有人告诉他,你获罪主要是因为得罪人了,有人铁了心要“治”你。

  陈银儿顿时火了:无冤无仇,为何治我?!而后满腔的怒火变成了一种偏激的发泄,这期间,他拿起笔来,开始写信,开始发脾气,写完信后托人给该官员送去。光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其后,他开始向中纪委、省纪委写信,所有他所了解的、听闻的,关于该官员腐败的信息他都写……

  举报信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其后,围绕着该官员的违纪事件开始展开。1999年7月,相关官员终究被查处,随后被开除党籍和判刑。三个月后,陈银儿从狱中减刑获得了释放,只不过,这时他在里面已经呆了两年零八个月。

  这一年,他刚好50岁,知天命之年。

  以复出的姿态告别过去

  就在他离开邱二村的这三年里,原本红火的引发集团早已物是人非。凤凰购物中心因为贷款到期,被银行收回还贷;美国加州的养殖场因为无人经营,最终倒闭;上海那块黄金宝地也被收回;准备用来盖太阳城的土地,也早已分崩离析。三年过后,他被剥夺了一切“光环”,委员、代表等资格通通被取消,走在街上,还被人当作了“反面教材”,任人背后指指点点。

  更为可悲的是,出狱之后的他,年过半百,身无分文。有人一度“大度”地说,不记前嫌,请他当总经理,结果自己找上门去时,对方划清界线,连面都未让见一面……

  再怎么想都是想不通的,这期间,他愤懑,压抑,怨恨,甚至心灰意冷。

  这种“消极”的状态最终为一位相熟的朋友点醒:“你陈银儿在大家的心中一向都是个男子汉形象,怎地一遇到点挫折就变成这个样子?!”是啊!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是男子汉就得站起来,活出个人样给大家看看。

  不过说归说,做起来又谈何容易?最好的创业机会早已过去,如今什么生意都有人做,对一个一无资金、二无项目的人而言,又该从何下手?

  越往下思考就越觉得沉重,以前被人“抬”惯了,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但事实是,放在浩浩荡荡的世界大舞台下,个人其实是何等的渺小。人不到低谷的时候不觉得自己的怯弱、无助和苍白,不到冷静的时候往往无法认清自己。自己获罪,大一点说是因为别人整你,小一点说自己也有原因,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也许更应该做到无懈可击。

  2000年,陈银儿用借来的5万元钱,租了块场地,创办了一家园林公司。园林投资少,见效快,当年正是宁波房地产炒得最热的时候,作为房地产的配套,园林必然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不过,即便费尽心血,第一年也只做了100来万的销售收入。大的工程因为企业资质不够不能参与招标,小的工程零、散、乱,根本就不赚钱。2001年,又辛苦了一年,销售收入有了五百多万,但也还只是个小公司。

  企业做得如此辛苦,不过陈银儿始终未曾放弃。这期间,他亲自上阵,40℃的高温下,带着一帮工人挖着硬邦邦的土,然后抬树种树,浇水,搭帐篷,吃住都在工地上。如此一干就是一个多月。2003年,世纪园林升了资质,并接连中了好几个大工程,天道酬勤,这年,企业的规模一下子做到了3000万元,并建立了1200亩的苗木基地,开始成为宁波园林界的佼佼者。

  心远天自宽,2005年,当年为村里引进的钢管厂再也经营不下去了,外籍老板主动找上门来,找到他这个“能接手的唯一人选”。无论是魅力还是做事的态度,“老陈都是一流的”。

  陈银儿超强的经营能力再度得到了体现,钢管厂上午接手,下午即召开员工大会,随后新厂频频出击,一年下来,在上海、浙江、福建附近几个大的工程中屡有斩获。原本没多大希望的企业一年后销售突破了3亿元,企业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成了陈银儿的主业。

  知耻而后勇,也许是为了把昔日的时光找回来,2005年底,陈银儿开始主动出击,并收购了宁波境内的又一家资产超亿元的钢管厂,企业快速呈现规模的态势。

  进入2006年,美亚钢管厂再度出击,并断然走出浙江,在安徽圈下了250亩地投资亿元建厂。一时震惊业内。

  这几乎是一个

火箭般的发展速度,短短5年内,陈银儿以5万元起家,将企业做到了6个亿的资产规模,而本人也成为了亿万富翁。在这个满地都感叹生意难做的年代,陈银儿白手起家的故事,不折不扣又是个商业奇迹。

  虽然东山再起,不过人们却陡然发现,“有钱了”的陈银儿似乎更加的低调,“在公司里面,他少说话,多倾听,甚至耐心地等人把话说完,从来不发火,深居简出。”

  2006年5月,陈银儿联合下属8家企业,成立了金美亚集团。也就在成立仪式上,众人翘首以盼,希望能从这个大起大落的老板口中听到点什么肺腑之言。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很令人失望”。陈银儿只说了三句话:“我用50年的时间来学会了思考,现在不过在努力地弥补,一个人要成功的根本在于要先认清自己!”

  这是个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结束语,然而就在这平淡背后,却写透了一个人风雨沉浮的前半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