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创业故事 > 《中国企业家》2004 > 正文
 

雪城科技:现在只说资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2日 13:53 《中国企业家》杂志

   一个随时可能被对手复制和模仿的公司,只有希望借助资本的力量使产品不断领先一步。

  文/本刊记者 王 琦

  汪凯半张脸肿着。这个形象让他在面对记者时有点窘迫,反复解释:“每次去新加坡
总要上火。这次牙肿得嘴都合不上了。”虽然对新加坡严重水土不服,河南雪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城科技”)副总裁汪凯,必须频繁往返于郑州和新加坡之间。

  一般而言,上市前,公司与当地投资机构的交流都非常热络,而上市后这种热情往往一去无踪影。国内在海外上市的公司的想法是:可拿到钱了,我得集中精力抓国内的市场了。比如注册地同在河南的湖滨果汁,2月在新加坡上市之后忙于拓展业务,绝少踏足新加坡,甚至连半年报都未能及时公布,受到投资者起诉。相比之下,雪城科技在当地资本市场的频频亮相可谓高调。

  雪城科技于7月9日在新加坡上市,主营通讯类电子产品的良好概念为公司成功募集资金5000万元人民币。现在,募集资金投向的三个项目都已经进入市场培育阶段,在其他城市设立的销售公司正在筹建之中。作为公司的创业元老和重要的技术骨干,汪凯并没有陷于业务,仍旧忙于让更多的机构投资者了解雪城科技、购买股票。“市场的活跃才会拉高股价,才会形成对股票的需求,才能保证公司的进一步增发获得成功。”

  如此缜密地“维护”二级市场,在海外上市的国内企业中,相当罕见。也许,这来自于雪城科技异常艰难的上市旅程,对资本的渴求被时间一再地放大。

  像很多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一样,雪城科技从递交申请到挂牌上市时间不超过一年,但是雪城科技的上市之路,早在5年前就开始了。

  第5年上市

  7月9日雪城科技挂牌的那天,汪凯喝醉了。酒醒之后,朋友问他上市后的心情,他回答:“如果你恨一个人,就劝他上市吧。”

  1999年,汪凯全面负责公司的上市工作,到2000年8月,雪城科技改制成为股份制公司,获得A股推荐资格。但在听说马上推出创业板后,公司选择了中小企业板。“公司规模小,主业单一,而且是高科技企业,感觉上创业板更合适。” 因为有关部门说2000年11月就要给创业板报材料,汪凯和证券部的同事国庆节也没休假,准备相关资料,然后就在北京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11月份过了,说元旦创业板就会推出。元旦改成春节,春节改成2001年6月。“老是觉得很有希望,马上就要上市了,能上市什么都不计较了。”这个挂在驴子前面的胡萝卜一直也没吃到。2002年上半年,有关部门正式发文说暂缓推出创业板。将近两年,汪凯死耗在北京,不敢走。在郑州,深圳交易所还不断派人前来考察。“折腾死人了。”

  上市与否,公司的战略部署会截然不同。“如果一两年内要上市,肯定会投入大量资金做研发,准备推出新产品。如果没有上市计划,有这个精力还不如去开拓市场。”汪凯说。

  严酷的市场环境,让雪城科技的上市要求变得越来越强烈。“国内没戏了,就去香港。”汪凯在香港见过的保荐人不下10个,但终因市盈率偏低而放弃香港。

  时间转眼到了2003年,雪城科技四处考察,几乎到了板尽可上的状态,甚至计划到澳大利亚买壳上市。“遇到非典,就没去成。期间认识了新加坡的保荐人。考虑到新加坡的文化背景和中国有相通之处,最终选择到新加坡上市。”

  对于汪凯,上市经历充满期待的焦灼、希望破灭的挫败甚至愤怒,不是煎熬一词可以尽述。对于雪城科技,一个成立10年的公司用5年时间去上市,期间付出的成本也当然不仅仅是上市费用。雪城科技花费大量资金开发的“募集资金项目”,都因为资金不能到位而停掉或卖掉。这是雪城科技最大的上市成本。

  被资本约束

  长期以来,郑州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代表着国内最先进的通讯技术。1991年在这里研制成功的HJD04型局用程控数字交换机(简称“04机”)的技术促成了巨龙通讯等国内通讯设备商的迅猛发展。雪城科技创始人郑雪明因军人身份而与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非常熟悉”,迅速发现了通讯设备蕴含的巨大市场并笼络了汪凯等一批国内通讯领域的一线技术人员。

  但是,郑雪明和身边几个学院的老师的资金实力,当时距离制造诸如程控交换机等通讯行业的核心产品相去甚远,只能从通讯的增值业务做起。郑雪明选择了给外贸系统做电话计费系统,“第一年就覆盖了国内95%的外贸公司,300万唾手而来。”

  在继续做外贸电信计费系统的同时,雪城科技开始为巨龙通讯做OEM,“我们只是给巨龙做程控交换机里面的一块板子,我们的资金实力始终没有达到可以自己做交换机的水平。”

  资金的压力并没有因为通讯行业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而得到缓解。高速发展的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产品利润率的迅速降低。随着竞争对手的迅速跟进,尤其是面对“不怕赔钱的竞争”,雪城科技吃定一个产品一定没有活路。“我们规模小,没实力和别人拼价格。中小企业要生存,就必须不断上新项目,找利润高的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了,再换一个新产品。等公司规模上去了,才敢去做主流产品。” 弱小的资金实力让雪城科技放弃了国内企业最为乐道的做大做强,甘于“中上排名”,以产品更替去实现规模发展。

  1999年后,雪城科技进入网络通讯领域,将最为盈利的电信通讯产品的比例降至40%。继而抢先进入铁路、电信的无人值守监控系统以及移动公话领域。但在2002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的时候,资金仍是公司进一步扩大规模的瓶颈。

  这个时候,为打开融资渠道的汪凯,已经在上市的路上艰难跋涉了3年。

  资金、资金

  此次新加坡IPO募集资金的80%,将被雪城科技投放在轮胎压力测试器、车载电话和车载蓝牙免提接听器三个项目中。这三类产品国内还处于研发孕育阶段,雪城科技已经抢先拥有上述产品100%的知识产权。不难想见,在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这三个项目曾经给予海外机构投资者多大的信心。然而,面对记者,汪凯对于这三个项目的技术层面完全没有讲述热情。

  “即便是高新技术企业,谈论技术竞争也是幼稚的。在技术同质化非常普遍的今天,没有什么技术优势可以长期保持。能使技术在被别人复制之前迅速转化成产品,抢先推向市场获得较高的利润率的,唯有资本。”汪凯坦言,这三个产品在上市后的第一年,销售至少过亿元,但是,如果没有在新加坡及时上市,这三个产品将会被同行迅速研究出来推向市场,雪城科技只能眼睁睁看着。

  因为三个项目的推广仅靠上市募集资金还远远不够,汪凯现在仍旧要花很多精力“维护”二级市场。“今年到新加坡上市的70家公司中,40多家来自中国。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非常重要,要不断地维护和投资者的关系。现在专门雇了一个公关公司,负责安排我在新加坡见机构投资者的日程,安排基金经理到郑州来看公司的情况。”

  在雪城科技的财务顾问北京嘉富诚资本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锦桥看来,对于上市公司,新加坡机构投资者关注的是:团队、产品和远景。市场掩盖了雪城科技在管理上的不足,“他们没有用超越竞争者的理念来引导公司发展。”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雪城科技新闻 全部资本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