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这一代28到33岁人的而立意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2日 15:39 《数字商业时代》

  采访·撰文=李永胜

  唐魁玉,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科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硕士生导师,社会工程与管理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网络社会学与人类生活方式研究,在《社会学研究》、《哲学动态》与《科学学研究》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专著多部,主持和参加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社科成果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

  作为社会与生活方式方面的研究专家,他就“三十而谋”的话题接受《数字商业时代》(以下简称DT)的专访。

  DT:对于30~40岁阶段的人来说,创业所需要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是什么?

  唐魁玉: 创业所需要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是:目标、兴趣、毅力、点子,以及机遇与人才。我认为,对于一个30~40岁的IT行业的人(特别是精英)来说,他们要创业,不仅要懂一些信息技术和技术创新的规律,要具备一定数量的资金,更重要的是要有目标、兴趣、毅力和点子。 具体说来,就是首先必须要有一个理想而又现实的创业目标,没有明确目标的创业无异于盲人过河。其次,应该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项目来做,这样才容易达到创业的极致或境界。第三,是要有毅力,否则,创业者很可能就是失败者的别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成功往往是为有头脑的人准备的,而有头脑的人就是有点子的人。点子是什么?点子就是创业的方法、策略和路径。当然,对于创业者说来,机遇和人才或团队也很重要,他们能够促进目标的尽快实现。

  DT:如何看待这个特殊的群体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唐魁玉:我认为,这个特殊的群体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复杂的、“暧昧的”,充满了机会和风险的社会,也是一个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的市场经济社会。同时,还是一个

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的技术理性社会。它又是一个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并存的现代社会。

  简言之,我们这批在当今网络社会中每每引领风骚的年轻技术、商业精英们,他们由于拥有更多的数字化时代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所以是幸运的一代。在社会剧烈转型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跨越性的产业化、市场化,以及城市化和私有化的社会制度背景,都为他们提供了绝好的创业机会。因此,我们说,这些信息产业的精英们他们置身于先进技术、市场经济的核心地带,扮演着现代化生存方式的创新者角色。应该说,社会转型是它们变得兴奋、理性,也变得忧虑重重。何谓“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一词源于西方社会学理论与现代化理论。基本含义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它不是只简单的社会某个领域的变化,更不是指社会个别制度层面的变化,而是指社会生活结构的形式、发展的形式的整体性变迁。按照哈贝马斯和吉登斯的看法,这种整体性的时代特征必然会导致个体性的生活结构和社会行动以及人格结构的改变,从而使人们的生活观、职业观、幸福观等均可能产生所谓“现代性的后果”。

  DT:如何解读这个阶段创业者特定的心理状态?

  唐魁玉:总的说来,他们是新兴的中国中产阶层的年轻代表,其心理状态也是如此。因为他们不仅是工业化、市场化和社会转型时代的产物,也是数字化、网络化社会的结果。他们的基本心理特质是:政治上的后卫性和消费上的前卫性。我想补充一点的是,他们中的多数人还具有技术和市场上的现实性,以及情感上的理想性、虚拟性和矛盾性。这是时代所连带的特征。他们是第一批比较成熟的网民和信息技术能手或者经营管理者,而且是比尔 ·盖茨的粉丝和学习者。正因为他们曾经得到过科技、市场和社会的优待机会,所以命运也为他们准备好了技术淘汰和市场淘汰的双重压力,以及来自社会竞争和选择的压力和心理焦虑。有人还会遇到情感上麻烦和危机。当然,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和优越的生活,他们愿意重新审视自己、再进行人生的职业规划和成就取向方面的调整。

  DT:40岁左右人的背景和现在30岁(28~33岁)人的创业背景有什么不同?心理特征有何不同?

  唐魁玉:那个时代(即5~10之前)的社会背景和28~33岁的创业背景有明显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如今的市场和技术环境比之那时要成熟、规范和稳定多了。当然,国际化、全球化的环境也更好了,从而竞争也更加激烈了。但是,机会并没有随之而减少。其心理上的差异在于:现在40岁左右的人比30岁左右的人更成熟了,也更求稳了,很多人的创业意识也更谨慎了。而后者,则是从少年时代开始的那一带网民,他们往往受的教育更好、更有自我意识和积累财富的精神。不过,面临竞争和合作的博弈,他们都很苦恼。对了,前者的政治意识比后者要强些,而后者的消费意向则较强。

  DT:现在28~33岁这个年龄段的职业特征是什么?

  唐魁玉:和前面那批人的“不惑心理”不同的是,28~33岁的人的“而立意识”会更明显。如果说四十不惑不全是现代真理的话,那么,三十而立在创业者们看来也着实是个问题。这个年龄段的人的职业心理特征可能更倾向于:理想化、急于求成、追求新鲜感、热衷于行动和大起大落。表现为喜欢尝试不同的职业,敢于跳槽、敢于另起炉灶,对新奇特的职业感兴趣,等等。其优长之处和短处都很明显。

  唐魁玉:怎样区分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

  通常的情况下,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的职业适应面更狭窄,专业性也更强,别人也更难以代替,接受的专业教育也更专门;而后者的职业适应性一般不强,专业面更宽(如文学、哲学、机械等专业),其他人较容易取代,接受的教育也偏重于通才教育。

  DT:对现在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这个年龄段的创业者的建议和忠告是什么?

  唐魁玉:我对这些创业者首先要表达的是敬意!我的建议是:应该在正式实施创业前认真的确立一个适合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能力的合理的、现实的目标,并且选择一个最简洁、有效的点子,然后就坚持不懈地与合作伙伴做下去。

  我的忠告是:不要仅仅把赚钱当成你创业的唯一目的,要不断地调适好自己的心态,跟上数字商业时代的步伐!

  不同年龄阶段职业空间的可获得性

  中国社会的转型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在宏观上呈现出开放性和多元化特征,更投射到了每一个人的心态变化上。

  在市场经济中,社会评价个人成功的指标日益简单化,使得上述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对企业家的个人崇拜和对内心成就感的追求。

  从18岁到60岁,人们不仅要适宜社会对个人的规范和期望,同时也有着获得升迁和发展的自我期望。在经过了一定时间的职业化之后,追求精神自由和财务自由的内心需求表现在创业冲动上,每个人都渴望拥有自己的一份事业。可以看出,这段时期是创新思维最为活跃、精力最充沛、最好动脑筋、创造欲最旺盛的高峰期,最具创新精神和成就感期望。

  在关于职员生命周期的理论中,有一个没有被总结,但却经常被运用的人力资源思想,即一个职员的心智周期,从进入到离开,可能经历几个阶段,依次为求入、求同、求异、求出、求联,而一个职员早期的工作经历将会对其后期所经历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和心理决策构成影响。

  这意味着,在经历几年的职业化之后,人们内心感受到的机遇明显多于挑战,但在创业动因中,生活压力远比理想主义的成分要大,创业元素的普遍易获得性使得创业者数量众多,但创业者对于投入产出比的权衡远高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那批创业者。

  在综合这些上一代的”而立“者的情况后我们发现,他们普遍认为在35岁左右是职业空间可实现性最强的时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