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艳
又是一年毕业时。
就业机会紧张会导致很多人饥不择食。而一旦选择不好,就会影响一生的发展。毕业生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这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职场规划通常会让被试者做一系列的“职业倾向评估题”,通过被试者对这些类似心理测试题的回答进行分析,来判断被试者适合做什么工作。
实际上,在大学生涯中,关于谁是什么样的人才,大家心中都会有恰当的判断。等过了多年后,再回首当年的同学,会发现当初的感觉和判断大致无错。
即使某些同学毕业后的第一个选择和大家的感觉和分析大相径庭,过了几年之后,他们也会通过工作变换来调整,使之符合自己的偏好和倾向。
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的青少年基本上都是在大学时期甚至更早就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是说,在大学时期,他们的职业倾向就已经确定,很难再改变了。
工作还是继续求学?
当有毕业生面临这个诸如“我是工作呢还是考研呢”等类似问题时,一般是出于两个原因:
一、来自人才市场的压力。每年大量的毕业生涌向人才市场,职场上还有大量的择机跳槽的老生,一个职位面临着很多人的竞争。在残酷的竞争面前,找到的工作也许就很难照应到自己的职业倾向了。这时就想退一步,通过考研把就业推迟三年,冀希望三年后,就业市场情况能有所好转。
二、来自于当前个人经济状况的压力。与西方不同,我们国家的大学生的开支全部或部分靠父母家庭抚养,研究生阶段部分靠父母供给,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太差,那些本适合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们就会处于两难境地。
解决方案和建议:
一、很多实际工作,本科学历足以胜任,无须盲目追求高学历。
二、如果经济条件许可的话,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可以选择考研。毕竟在校考研可比在职考研难度小多了。即使以后不从事科研工作,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逐渐要求专家型人才。
三、研究型人才一定要坚持最初的理想,不要随波逐流。经济上的困难,终归能在现有体制内获得解决,比如助学金、助学贷款等。
去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工作?
生活工作在北京这个特大的城市,却经常羡慕那些在中小城市的同学们。与大都市相比,中小城市空气清新,工作稳定,交通顺畅,物价低廉。
但实际上,中小城市鲜有合适的岗位等待毕业生。即使毕业生们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作贡献,也是报“乡”无门。少数人能在地方中小城市找到不错的工作,那多半有关系网的帮助。
相反,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就业机会很多,人才政策也日渐开明。任何专业的人才在这些城市中都能找到自己能发挥所长之地,于是各种人才纷纷奔赴大城市。大城市上大学,中小城市就业,几年后又决然回归大都市,这样的轮回比比皆是。
解决方案和建议:
一、你在什么样规模的城市上大学,就在什么样规模的城市工作和生活,如果你拿不准你多年后是否会后悔。
二、想一想什么对你最重要:高竞争、高压力高成就(可能性)的生活状态,还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平凡真实?
三、最重要的是,你在哪个城市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就去哪个城市。改革开放了,人口流动自由了,大不了回头重来。
去什么样性质的单位工作?
我把毕业生们可能去的单位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政府机关(公务员)和国有企业。
这类单位的特点是,工作稳定,福利较好。在当前这种就业形势和竞争压力下,做公务员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因而报考公务员的比例也水涨船高。但是现在很多公务员工作繁忙,压力巨大。另外,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也并非适合所有的人。
第二类是学校、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研究机构等。
这类单位的特点是,时间自由,思想自由。这类单位中的老师、记者、编辑、研究员等,不用“朝九晚五”地打卡上下班,他们也许一周只用去单位呆个2~3天,或者只是带几节课。尤其是教师,每年有两个长长的假期,在全民为“带薪休假”而喋喋不休地努力时,尤其让人羡慕。
第三类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
如果一个人希望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个人成功”,那就去下海弄潮。一个普通人,白手而身价亿万的,并不鲜见;退而求其次,达到小康,进而中产阶层,也并非奢望。不过“下海”压力是巨大的,工作时间较长,超负荷的劳动,亚健康等,也都是讨论这个群体的常见话题。
解决方案和建议:
要逐渐接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生存状态,不要贪恋那些目前还似乎结实的铁饭碗。与其在中老年时被打破铁饭碗,不如在年轻时“敬而远之”。
有创业打算的人一定要提前着水,万万不能等到过了10年、20年再开始。我们都知道,小孩学游泳比大人容易。
(作者系北京中唐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