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提出加强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实施意见 帮助大学生迈过“求职坎”
系统理论研究的缺乏,专业辅导教师的不足,人员资金投入的有限,使得高校职业教育尚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同时,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敬业奉献精神缺乏、社会责任感与诚信观念淡薄、团队合作意识不强、艰苦奋斗意志薄弱的现象。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本报讯 (记者 曹奕 实习生 朱雯) 记者从今天上午召开的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会议上获悉,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已被视作本市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市科教党委和市教委今天联合提出了落实这一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和有关部门,必须将职业发展教育作为大学生人生指导的一部分,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贯穿高校教育的始终;同时,各校还必须按三级组织架构,配备具有专业水准的指导教师队伍。
多种形式 吸引眼球
实施意见要求,各高校必须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载体的作用,努力形成职业发展教育的课程体系、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社会实践体系和个别辅导体系。
意见特别强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有学分、纳入教学计划的职业发展选修课,以人生导航为目标,有意识、成系统地讲授职业发展教育内容。同时,学校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训练、职业角色模拟、团体职业测评等活动,以及大量的社会实践,并充分发挥网络功能,寓教于乐地开展吸引大学生眼球的职业发展课外活动。
专家指导 专业水准
实施意见明确,各高校要建立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三级组织架构,组建辅导员、校内外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指导队伍。
依据该意见,各校必须成立专门的职业发展教育协调和指导机构,拥有一批具有专业水平的职业发展专职教师;各院系则应成立职业发展办公室,配备1至2名职业发展专职辅导员。
所有学生辅导员都要经过职业发展教育专业培训,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亦师亦友式的个别辅导。其中,职业发展教育的专职教师还必须达到上海市职业咨询专业的高级技术水平。
保障经费 严格评估
实施意见强调,上海市和各高校要设立专项经费,配备个别辅导室、团体辅导室、多媒体教室等专门设施,保障职业发展教育的落实。今后各校的职业发展教育还将纳入学校教学质量、综合办学水平、精神文明三项评估指标体系。学校内部则须对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予以全程性、阶段性和跟踪性测评。
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三阶段
初期阶段:帮助学生自我认识,了解专业性质、专业能力要求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激发学习的动力。
中期阶段:帮助学生认识职业、自我拓展,培养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事业观,并进行初步职业生涯规划。
后期阶段:帮助学生形成现实而正确的个人职业发展评价,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和择业期望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