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万科蝶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6日 06:17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 张睿 发自广州

  139亿、212亿、523亿,从2005年到2007年,万科在朝着2014年实现千亿元销售目标的道路上一路奔跑,直到2008年遭遇“负增长”的迎头痛击。

  放慢脚步,让效益跟得上发展的速度,万科在反思。通过反思,修正自己的不足,脚踏实地地面向未来,将更有利于它健康地蝶变。

  4月10日上午,深圳万科总部,2008年万科股东大会。挤在会议室里的上百名股东屏息聆听,期待万科领导人放出利好消息。

  事实上,股东大会召开的前一天,万科就公布了一季度的销售业绩,这被股民们视为利好而在论坛里置顶:万科实现销售金额122.2亿元,同比增长21.0%。

  这是万科历年来最好的开局。但万科高层未改一贯的冷静。在股东大会上,董事总经理郁亮说:“虽然目前局部有所回暖,但经济政策还不明朗,经济环境持续变化,调整还没有结束。”

  万科在年报中说,“回顾2008年并非易事”。而在2009年,万科将在反思后从头开始。

  2014年市场占有率翻一番

  在用“减法”战略,确定了城市居民住宅建设的主业之后,万科一直奔走在“专业化发展”的大道上。而专业化的表现之一,就是万科的战略规划日益精准和清晰。

  2005年,规模经营能力已经上了一个台阶的万科,开始实施新十年中长期规划。按照该公司2004年做的“算术题”,如果剔除行业发展的周期影响,在连续10年年增长30%之后,2014年该公司销售额能够上千亿元。

  此后万科,便跨越式增长—139亿、212亿、523亿,从2005年到2007年,万科不断实现销售额的突破,直到2008年遭遇“负增长”的迎头痛击。

  到了2009年,万科将自己放回到原点。

  “‘0’和‘1’的主题词,意味着万科将放下往日的成功,修正过去的不足,并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面向未来。”万科对时代周报记者作了这样的解释:“2009年乃至未来更远的未来,我们需要回到商业逻辑的原点,需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加重视客户需求。”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万科提出,今后将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为质量效益型增长。

  “2009年万科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今后质量效益绝对是压过规模速度,成为万科最为重视的内容。”万科执行副总裁肖莉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这样的转变,是否意味着万科的增长从此需要另起一行?摒弃了规模速度,万科的千亿元目标是否还能如期实现?

  万科对此作出的回答是:“‘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并不意味着这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同时强调,“2014年实现1000亿的销售额的发展规划并没有改变。”

  王石在股东大会上的发言也印证了万科对于市场目标地位的执著:“我们分析,2014年之前,万科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4%。”他认为,根据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排名前五的地产公司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8%和20%,如果取平均数,一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就是4%。这一目标,比万科目前的市场占有率翻了一番。

  应变重过预测

  “市场的底部在哪里,这是万科无法回答的问题。市场的顶部和底部都无法预测。”与此同时,万科人还时常将“应变重过预测”的话挂在嘴边。但业内人士从未否认:在众多地产企业中,万科总是“冷暖先知”,而后最迅速反应的那个。

  在2007年“举市”狂欢时,万科显示出对市场亢奋情绪的警惕。2007年第四季度,王石忽然抛出“拐点论”。万科之后的许多调整,都成为业内“第一”。这些“战术”操作,让万科在形势陡变时,不但站稳脚跟,还扩张了地盘。

  2007年10月底,万科在珠三角首次掀起降价风潮,之后席卷长三角、环渤海和其他二线城市,在2008年揽回了478.7亿元的销售收入,仍在各大房地产企业中位居第一,同时,市场份额也提升至全国住宅市场的2.34%。

  除了第一个降价之外,万科还第一个调整开工、竣工面积。在去年三季报中,又公告万科净利润下降主要受到计提了约5.35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从而成为率先在财报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开发商。

  “形势强过人。”或许这句在王石《道路与梦想》一书反复出现的话,能够解释为何万科的步伐总能及时跟上大势。

  中诚信认为,万科在2008年中国房地产大幅调整的背景下,却依旧能够使其业务保持运营稳定,同万科“对国家政策和市场变化趋势的准确把握,从而对其销售策略和购地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难以分开。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万科的内控系统中,“房屋批售比”(即一个区域市场上,月成交量与所有批准销售房屋的比值)这个不太为他人重视的指标,却是万科制定调整策略的重要依据。万科在2007年10月底决定从金域东郡开始调低开盘价格,其原因就是发现深圳市场自2007年9月开始,房屋批售比骤降,而同期万科销售也大跌。

  尽管肖莉在股东大会上明确,要珍惜市场成交回升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并表示未来万科会继续坚持有利于促进销售、活跃市场的定价策略。但业内发现,万科之前大幅降价的举动已经戛然而止。嗅觉灵敏的万科又在酝酿新的策略吗?

  “目前就断言调整已经结束还为时尚早。”万科回答问题时依旧谨慎。而之前定下的“2009年新开工面积计划约40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计划为619 万平方米”的开竣工计划,也可能根据“开发节奏和销售节奏相匹配”的原则灵活处理。

  老大地位遭遇挑战

  “在2007年,尽管在行业宏观趋势上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判断,但我们在牛市的大环境中并未能完全脱俗。过于舒适的环境,使得我们在经营细节上暴露出诸多不足,我们一些专业能力表现甚至出现了下滑的迹象。这已经成为2009年,万科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在2008年的年报里,这个被行业立为标杆的企业,不得不在致股东的信中作出检讨。

  在“面粉贵过面包”的2007年,对市场过热已经作出预警的万科,依旧高价买入了几块土地。为此,万科付出的代价则是对高价土地做出计提跌价的准备。

  除了“降价风潮”、“捐款门”、“松山湖会议纪要”等让万科置身舆论漩涡的风波之外,上海金色雅筑“质量门”事件,也让一直致力于住宅产业化的万科,留下一道硬伤。万科第一个大规模采用PC(钢筋混凝土预制结构)技术的楼盘,因为工业配套体系不足而出现质量问题,给万科住宅产业化的路子敲响一记警钟。据悉,在今年新开工的403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中,万科没有采用工厂化的技术。“工厂化技术还在深入的研发和实验中。”肖莉说。

  与此同时,万科的老大地位也在遭遇竞争对手的挑战。

  去年全国销售额超过200亿元的地产商有三家:万科478.7亿元,中海266.6亿元,保利地产205.11亿元。万科的优势正在受到威胁。根据2008年年报,尽管万科的销售额仍然遥遥领先,但其2008年的净利润仅40.3亿元,而同期中海的净利润达50.5亿港元(相当于44亿元人民币)。此外,去年万科的净利润率只有9.8%,保利却为14.42%,中海更高达26.73%,约为万科的3倍。

  从成长性来看,万科也逊色了很多。从首季的成绩单来看,万科销售122.2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21%。但今年首季,保利地产(600048.SH)实现签约金额64.84亿元,同比增长196.71%,9倍于万科的增长速度。势头正猛的保利地产,还将向万科的市场规模发起挑战:2008年,保利地产总资产为536.32亿元,营业收入155.2亿元。保利公司董事总经理宋广菊公开表示,该公司拟在2010年净资产规模超过500亿元,总资产规模达到1000亿元。这将向万科发起强有力的挑战。

  如何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是万科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