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别再让刘瑞旗头晕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 06:37 第一财经日报

  特约撰稿 赵心耘

  日前,在上海第一财经频道“头脑风暴”的一次节目里,恒源祥的掌门人刘瑞旗面对“上海品牌怎么了”的激烈辩论,说“我(被这些讨论)都搞得头晕了”。

  这确实是一个很容易让圈内和圈外的人都头晕的话题。上海老字号经历了半个多世
纪的辉煌之后,现在已经沦落到只要一提起就让人“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地步。其实,在痛心疾首地分析衰落的原因、慷慨激昂地提出努力的方向后,我们也许会发现,这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话题至少不会那么沉重。

  类似这样主题的会议,其套路基本是一样的:先回顾上海品牌辉煌的过去,大家都会很动情,连年轻人都会一起追忆父母辈对上海货的特殊感情;然后大家又一起“恨铁不成钢”,在场的老品牌的老总们(如果这些品牌“活得”不如以前的话)都恨不得找个地缝往下钻。这些套路连(主持人)袁岳也不能免俗。

  其实,品牌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周期的。人有生有死,品牌也有生就有死,这非常正常。就像对待人的死亡一样,不仅在乎他活得有多久,更在乎他活着的时候有多大的贡献。我们不会因为雷锋22岁牺牲,就不认为他是英雄。我们当然希望上海的品牌能经营得越久越好(在有效益的前提下),但如果由于各种原因经营不下去了,也没关系,只要这个品牌存在时对上海的经济建设有过不一般的贡献,我们就应该尊重它。比如,凤凰(自行车)也好,永久(自行车)也好,或者蝴蝶牌缝纫机、红灯牌收音机,如果用投入产出来考察,这些品牌的贡献都是无可比拟的。对它们,我们应该保留更多的敬意。对那些已经倒下的老名牌,就让它“安乐死”吧,不要有事没事总拿它们出来“鞭尸”,让那些还没倒下的幸存者和正在拼命建新品牌的后来者看了胆战心寒。要知道,在这100多年里,美国不知道倒下了多少软饮料品牌,才留下了“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活下来的是英雄,倒下去的不全是孬种。长江后浪推前浪,对曾经处于浪尖又倒在了沙滩上的“前浪”有太苛刻的要求,不利于“后浪”的踊跃向前。更多地看到老品牌的贡献,会使我们更受鼓舞,并且充满前进的信心。

  类似这样主题的会议的另一个套路是,总要提出些重振老品牌的方法和建议。通常大家都会从体制和机制、战略和战术、市场和技术等各方面提出见解,而且多数都会希望政府加大对老品牌的支持力度。政府也确实在这方面做过许多工作,比如隔一段时间就发个号召,做个评比;在高架桥下竖几个广告牌;或者当发现某个自行车品牌经营出现问题后,给它一个批文,特许它生产液化气助力车,等等。但我们最后会发现,这些劳民伤财的事做完后,老品牌的

竞争力并没有因此恢复。

  其实,就像动物园发现豢养的老虎物种退化、雄风不再时,最好的办法不是追加更多的保护,而是撤除保护,放虎归山。政府对老品牌最好的支持,可能就是不去刻意扶持,让老品牌在市场经济的搏杀中重新找回感觉。也许,有些老品牌再也找不回感觉,那么即使倒下了,我们也应该以平常心来对待。相信经过若干年,以上海的人杰地灵,一定会涌现出一批让我们骄傲的品牌来。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院长助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