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广大工农兵服务的说法其实是忽略了品牌定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 16:35 新浪财经 | |||||||||
在中国市场上做品牌的时候,是要讲定位的。品牌的市场定位,就是要确定企业的品牌情感到底是要凝聚在谁的身上。大多数做产品的企业,这种品牌情感一定是落在需要你产品的那群消费者身上。如果说你的品牌情感不是建立在需要你产品的那群人身上,而是在另外群体上,你的品牌就没有价值了。 品牌的差异主取决于人群的时代性特征
为什么要做定位?因为不同的人群,其情感价值需求是不同的。在20年前,30岁和40岁的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还是比较趋同的,但到了今天就不一样了。中国社会十几年来的发展浓缩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发展过程。由于社会发展的迅猛,不同年龄的消费者群体之间的观念差异也越来越明显。以前我们是两代人之间才产生代沟,但在现在,差个两三岁也会产生代沟。 再说歌星,每一个歌星都对应不同的群体,他(她)也要有他(她)的群体定位。喜欢周杰伦的大多是18岁以下的女孩,年龄再大一点,肯定不对位,因为他表现出来的有很多幼稚的成分,完全是针对年轻人这个群体的。比如留着一个日本动漫里的发型,穿戴也很像动画片里的人物,所有的表现、语言也都是那样的,总之就是要让那些小年轻觉得他很酷。这都是经过策划和包装的,他一定要针对所定位的人群能接受的一种文化来对应。有人说如果喜欢周杰伦的女孩超过18岁,那说明她的心理还不成熟,要么就是不太正常。所以说,品牌情感总是有针对性的,是针对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来塑造的。 个性化是市场细分的产物 做品牌定位,针对的就是某一个细分人群,也就是说,在消费者中你是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群体的。比如说经济条件不好的人群和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群,企业要对应的品牌价值就有很大的不同。假设你的定位就是要满足消费者实实在在的利益需求,你就可以采用低价策略,你的品牌就是一个大众品牌,反之,就是高档品牌。举个化妆品的例子,像大宝,人家就说我就定位在工薪阶层,我可以比别人便宜点;而SK-Ⅱ定位就很高档,比别人贵一点,以此来激发一个特定消费群的情感。你对别人说你用的是SK-Ⅱ,别人会觉得你的档次蛮高的,你会从中得到自尊心和虚荣心的满足;但你要说你用的是大宝,别人就不会有什么反应。两种不同定位的化妆品品牌,带给你的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 消费者群体可以按照年龄来划分,也可以按照消费者的经济能力来划分,还可以从职业、性别等其他方面来进行划分,这些划分我们称为市场区隔。通过把消费人群进行初步的区隔之后,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到很细的一个产品概念,我们也叫它为市场细分。从具体表现上说,我的品牌到底在哪个点上区隔?是高档的、低档的还是中档的?我们在哪个区隔的空间中再进行具体的产品细分,是个性化的,还是差异化的?这些都需要做很具体的定位。 满足需要的是产品不是品牌 如果企业说自己的品牌是为“广大工农兵服务”,那么可以说它根本是没有定位的,它把所有人的情感认同归一了,认为自己可以满足所有人群的需求。这种情况只有在产品的需要利益一致的时候才会出现。比如说,在满足温饱的初级阶段,市场需求大于供给,这时企业可以说自己的产品是为 “广大工农兵服务”的。但到了需求阶段的时候,人们的利益需求已经开始产生差异,单一产品已经无法包打天下了。 满足了需要的基本价值,就无法满足欲望价值 白酒行业有四种类型的酒:清香型的汾酒,浓香型的五粮液,酱香型的茅台,兼香型的西凤酒。这四大名酒有各自的酿造方式,从口味来说各有所长,它们满足了不同口味的人群。在上世纪80年代时,这些酒的价格都差不多,只有茅台因为以前在国际上获过奖,价格稍微高一点。后来五粮液调整了价格,而汾酒没有变。当时中国的营销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汾酒那时提出要做“广大工农兵都能喝得起的酒”,没有人觉得这句话不好,可慢慢地问题就出来了。因为它把不同层面的消费群体都囊括起来了,缺少明确的定位。这实际上是做了一个没有区隔人群的定位,也就说这个酒成了一个大众消费的大众品牌。既然是做了大众品牌的定位,就不能卖高价钱。五粮液却技高一筹,做了一个高价值的定位,把价格提起来了。 汾酒不想提价,想做得面更广、量更大,就提出这么一个市场口号。其实那时候白酒消费量大的,主要都是业务人员,他们在酒店招待客户,想要签单做成生意,就必须得喝酒。招待客户的时候,到底是请人家喝“广大工农兵都喝得起的酒”呢,还是喝高价位的酒呢?你要是请客户喝汾酒,那人家就会认为你怠慢了他,心说:“就这样,你这单子还想签吗?”所以当时就有很多人消费五粮液,造成它的品牌价值越来越高,价格也不断往上提。等五粮液的价格提到100块钱左右的时候,汾酒就撑不住了,怎么办呢?它想改变策略也进行提价,但消费者不干了,因为你原来定位的是“广大工农兵群众”,这时工农兵群众就会说,你本来是面对我们的,你干吗要提价呀?结果你一提价他们干脆就不买了。你的群体不买了,别的群体又不认识,结果就搞得很尴尬。再比如北京的二锅头,它确实赢得了很多老百姓的认可,因为它的价格非常低。现在二锅头也有做精品装的,但它同时还是要保留以前那些档次的产品,几块钱一瓶,这它不敢提价。 二锅头想要提升品牌,要改变价值,然后提高价格,结果行不通,最后就只能还是弄几块钱的,成本相对也高了。想提价也只能提一点,利润还特低。别人弄一酒“哗哗”地就能赚很多钱;他弄一个酒不赚钱,那拿什么来做广告?越不做广告,品牌认知度就越低,长久这么下去企业的利润也增长不了,各方面都受牵累。所以说品牌要做定位,而且定位要准确。如果你定位在“广大工农兵群众”,那你就得始终对着这个群体做,以后想水涨船高就难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你要是定位在高端人群,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只在高端做一段时间,过几天又回去了,广告也下去了。比如说上海家化。人家北京的大宝定位在工薪阶层,结果在中国市场卖得很好,而上海家化的产品却卖不动,怎么办?它发现武汉丝宝集团的舒蕾卖得很好,就准备向它学习。 当时舒蕾在中国的二级市场抢占了很多地盘,它这是靠终端行为去达成的。终端行为需要建立层级和支柱的方式来固化品牌,里面有很多技巧,但这个舒蕾不会做,结果就造成舒蕾前期可以抢占到市场,却不会建设市场。如果你不会建设市场,老是用抢市场的方法去拼的话,你的品牌就会越来越差。 现在很多企业看到的是舒蕾抢到了地盘,在二级市场小有所成,于是觉得自己也可以照着舒蕾的方法去做。所以上海家化说我在一、二级市场没有优势,那我定位再低一点,在三级市场做。在三级市场做,确实能赢得很多低端市场,因为你便宜,但你的品牌无形中就定位在低端的人群了,例如是县城或者农村的群体。假如我是在县城消费上海家化产品的一个消费者,等我有了钱,我一定照着城市的人使用的去买,而绝对不会说以前用上海家化挺好的,现在再继续用下去。也就是说无形中你就定位在这个群体上,翻不了身了,你的品牌再想做到高端,难度非常大。 所以一般来说,从高的品牌再往低了做,这个很容易,最后大不了那个牌子我不要了,我就做面、做规模,铺到最低端的市场,然后在那儿抢。但你要是想把一个低端的品牌做到高端,难度非常大,除非你重新建立一个品牌。所以要做品牌事先就要定位好,要不然你就在低端市场做,就挣利润,不要品牌。现在上海家化遇到的问题是:它既想获得高利润,又想提升品牌,这是它最难受的一点。在现在的化妆品市场,你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方面,要么在高端赢得品牌,要么在低端赚取份额和微薄利润。如果你既想有高利润率,又想提升品牌,那你要采用其他的运作方式。 (选自刘永炬即将出版的新书《品牌苦旅》 来源:慧聪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