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流失纳入上海国资监管范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 21:38 上海国资 | |||||||||
此次把上海把品牌资源纳入国资监管的范畴,是对国企各种无形资源引起重视并加强利用的开端 《上海国资》记者 苑二钢 除了有形资产,“看不见、摸不着”的品牌资产也将列入国有企业的资产范围,并且
11月29日,“上海市推进实施品牌战略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有企业的品牌进行梳理,将品牌资产作为无形资产列入企业资产范围和保值增值的考核内容。同时,加强国有企业转制重组过程中的品牌和商标管理,规范操作程序,防止品牌流失。 从国资监管的角度来看,专家认为,此举意味着上海的国资监管进入一个立体化时代。 品牌,尤其是名牌,是一个国家、地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企业获得高额利润、抢占和控制市场的重要保证和手段。上个世纪,上海品牌独步全国,无人能出其右。然而,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上海的品牌逐渐走向衰落,和上海创建国际大都市的地位相距较远,真正叫得响、有竞争力的上海品牌没有几个。 在2003年中国评出的300余个名牌中,上海仅有21家企业的24种产品上榜,仅居全国第四。在今年3月商务部公布的2005-2006年度“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名单中,浙江有50个品牌榜上有名,占了1/4强,而纯粹为上海本土产出的上榜自主品牌仅6个,不仅落后于浙江,也落后于江苏、广东、福建、山东等省市。经权威机构评估,2003年上海387个品牌价值总量为780亿元人民币,只相当于可口可乐品牌价值的六分之一。 复旦大学市场营销系主任盛景荃对《上海国资》分析上海品牌优势削弱的原因。他认为,上海是国有企业的重镇,上海的品牌资产也大部分属于国有企业,由于品牌资产与业绩考核脱节,一些国有企业负责人认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愿花大力气对品牌培育进行持续的投入,缺乏强烈的品牌意识和技术创新,同时对品牌的成长链条不够重视。 “原先谈国资的,主要是有形资产,也只统计有形资产,理论讲无形资产,但没有以有效数据进行全面的评估。真正将品牌作为一种资产,并纳入国资监管范围,可以对国资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覆盖。”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建文对《上海国资》表示。 无形资产是一个宽泛说法,有些无形资产的价值很容易评估,比如商标品牌,可以通过权威机构进行科学的测算,但有些却又是无法估量的。比如说,原来上海国有商业企业在上海中心城区拥有完善的网点,它本身蕴含了很大的商业价值,但是具体说它有多少价值很难说清楚。 此外,国资和政府的天然关系、国资对垄断行业的占有,从广义上讲也是一种无形资产。上海浦东自来水厂,国家投资不过是7亿,与外资进行合作转让了50%的股份,却换来了20个亿的资金。之所以能有如此,自来水厂的垄断行业性质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杨建文认为,此次把上海把品牌资源纳入国资监管的范畴,是对国企各种无形资源重视并加强利用的开端,国资要发挥作用,不仅要利用有形资产,还要充分利用好无形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