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品牌管理 > 正文
 

白酒品牌患病 “健康概念”不是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6日 00:17 新浪财经

  北京 胡纲

  2004年8月26日至28日召开的“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肝病权威专家一致发出呼吁:所谓某些白酒能“保肝护肝”不具有科学价值,是对消费者的一种误导。而提出这个所谓的“白酒护肝”概念的正是被誉为“国酒”的MT。

  MT的相关介绍文章称:“科学验证,MT有益健康——正确、适度饮用MT酒的人,不仅不会导致肝纤维化并继发肝硬化,反而有护肝的保健作用。这一结论已获得了由国内9名著名肝病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肯定。”在MT酒的企业网站上,也有喝MT酒有益健康的宣传。这种“健康概念”业已被MT推向海外,今年4月,该酒在墨尔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在中国国内,MT酒经过科学实验证明、诸多专家鉴定,有益于抗肝纤维化。

  对此,专家们认为,适量饮酒对扩张血管有一定的作用,并对血液粘度有一定的改善,但并不能笼统地讲“喝酒有益于健康”,且酒精对肝脏有损伤,这在国际学术界早有定论,有一系列的科学数据作为支撑。

  “这种商业化的炒作是不科学的!”

  “给学术留点尊严,可以吗?”

  “洋相出到国外去了!”

  “在读者中会引起混乱,对民间则造成误导。”

  诸如此类的专家评论,不胜枚举。

  关于学术层面的争论暂且不表,从品牌营销层面来看,“白酒能保肝护肝”,这种挑战常识的概念,已经引发了同类企业的纷纷跟进,诸多酒厂竞相展开类似的“研究”和宣传,一股“喝酒有益健康”的概念炒作风在国内白酒市场猛刮。

  依笔者所见,“护肝概念”之所以得到大多白酒企业的追捧和跟风,折射出在目前白酒市场不太景气的整体背景下,厂家的无奈和技穷。也就是说,这些厂家都把“护肝概念”当作一剂市场良药来看,当作一剂救命良方来看。

  国内白酒的营销向来都以战术层面见长、见多,诸如广告战、促销战、产品开发战、出产地名战、渠道战、文化战等等,如今又冒出个一窝蜂的“健康战”,此类恶性竞争引出的问题本质在于:广大白酒企业依然是以销售带品牌,而不是以品牌拉销售。

  长此以往,中国的白酒业将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将会对行业发展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到那时,这些所谓的“良药”可就真的成了“痛悔药”了。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酒文化的国家,白酒一直在我国酒类消费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近年来,白酒行业的发展有喜有忧,不容乐观。虽然其消费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继续增长,但与啤酒、葡萄酒消费热潮相比,白酒占酒类消费的比例逐渐下降,白酒行业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境地,竞争环境更加复杂,竞争形势更为严峻。

  那么,我国的白酒行业当前的主要问题在哪?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四大病症。

  产品创新的“短视症”

  由于纯粮酿造酒仍然是当前消费的主流,所以不少企业到目前为止,仍然采取勾兑方式生产白酒。勾兑作为一种白酒生产工艺无可厚非,但从整个国际白酒行业发展的高度看,采用液态发酵利用串香勾兑液态酒,因为具有降低成本和节粮优势已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吊在“勾兑”这个大树上的国内白酒品牌暴露出来的本质问题,是对产品创新研发投入的不足。众所周知,我国白酒历史源远流长,香型丰富,有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凤香、豉香、芝麻香、兼香型等。而当前市场,多数企业追求规模产量,盲目采用工业化手段,使各种酒的“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更多的小企业利益驱使,粗制仿效,不少严谨的产品开发程序和生产工艺被打乱、破坏,更导致“假酒”、“毒酒”的泛滥。

  许多白酒品牌,往往是一把菜刀打天下,只要某一种产品卖得好,就立即仿而效之,不管是产品、还是包装,甚至是名字,几乎是一模一样。其后果就是,短短20年,我国的白酒几乎已经变成浓香型酒的一统天下了。

  而现代市场对个性化、多样化产品的需求,对我国的白酒企业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战得过就好活,战不过就死悄,只图营销环节玩花样,是权宜之计,不是长久之计。

  营销手段的“迷魂症”

  白酒品牌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行业营销秩序的混乱。

  为了争取销量,广告战、促销战、价格战已成为白酒企业惯用的伎俩,而且是节庆旺季和销售淡季均不放过,比如“开瓶费”等不正当竞争手段的普遍存在,为短期内占有市场不断让利给经销商,或类似“秦池酒”般自寻死路的广告轰炸等等,这些都使得大多白酒企业不断陷入新的促销大战中不能自拔,因为终端销售门槛的提高而加重营销负担。

  有些企业给逼急了,为了促销甚至“非诚信”经营,业内皆知的“造祖”现象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你的“窖”好,我的“池”更棒,令人晕头转向。

  在广告轰炸失去魅力时,“通路为王”成为白酒营销的主题,很多企业围绕着通路设计营销模式,极度关注中间商,对中间商过分依赖和献媚,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消费者身上,从真正关心消费者、体贴消费者的角度来设计营销队伍,建立营销网络,拓展市场空间,从而实现积极诱导消费的终极目标。

  很多白酒企业老总们感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正是因为他们的身不由己,导致价格战、促销战、广告战等你来我往,难有尽头,而基本上荒废了营销网络、品牌管理和品牌维护。

  地方市场的“自恋症”

  地方保护是白酒业秩序混乱、不能真正实现优胜劣汰的重要原因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白酒企业一直是一些地方的财政支柱,有的地方甚至流传,“要当好县长,先办好酒厂”。在“投资小、见效快”的利益驱动下,一些地方不断新建、扩建白酒项目,造成酒厂数量多但规模小,产品供过于求。一些地方为了保证地产酒的销量甚至限制外来产品的进入,或是对外来品种收费;有的地方为了提高本地酒的竞争力,则采用返还消费税的办法。此种种做法,严重阻碍了全国性市场的形成,造成了经营环境的严重不公平。

  据商务部2004上半年完成的一项对22个省市所做的调查显示:其中9个省市反映酒类产品受到过地区封锁。地方保护是一个长期困扰我国酒类企业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酒类品牌在全国的正常流通,破坏了正常有益的竞争。我国省际、市际、县际间的地方保护愈演愈烈,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全形成,而非市场经济已经屡屡成为欧盟、北美等对我反倾销指控的由头,有识之士早已发出“要市场经济,还是要地方保护主义”的强烈呼吁。

  地方保护主义也导致我国白酒行业区域市场发展很不平衡。据国家统计局(销售收入为2004年1~7月累计数据)显示:传统白酒的原料是粮食、大麦,所以白酒企业多分布于粮食大省,有利的地域因素促进白酒行业的发展。四川是一个酒业大省,有“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和“沱牌”等知名的酒业品牌;另外贵州的“茅台”、湖南的“湘酒鬼”、安徽的“古井贡”、山西的“杏花村”汾酒、山东的“兰陵”和“景芝”、江苏的“洋河”与“双沟”等也是白酒行业中久负盛誉的老字号。

  针对地方保护主义,笔者也曾专门撰文《“四制”酒类市场地方保护主义》。

  品牌运营的“缺钙症”

  人缺钙就长不高,品牌也一样。

  目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大企业多采用“靠中低档产品来抢占市场份额,高档产品创市场品牌”的营销策略,即是以中低档产品来满足大多数的需求,在市场中树立起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以高档产品的包装、价格等形象来提升企业品牌美誉度。

  这几年,尽管白酒每年的总销量在下降,但名酒厂家的销量每年却在增长,这里面包括如茅台、五粮液等全国性品牌,以及众多的地方名酒。

  低价白酒的消费每年都在萎缩,这除了跟国家在2001年度出台的白酒调税政策有关外,很大程度上与这部分消费群体改喝啤酒有关系,但在正式的宴请场合,真正能体现档次的还非高档品牌白酒莫属。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务活动日益增多,虽然在节假日时是礼品酒的消费高峰,但日常商务、礼品用酒仍不可避免。作为礼品、商务用酒的大部分高档品牌酒淡旺季区分已经不明显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已经刺激了更多的厂家奔赴“高档品牌”的战场。

  但并非所有的白酒品牌都能成为“高档”,这就使很多白酒厂家欲罢不能却又力不从心。

  既然品牌有全国性和区域性之分,那么我国将近4万家白酒企业所推出的品牌全部都去做全国性品牌是不现实的、不经济的。这也意味着大量的品牌能在区域性品牌争夺战中打出漂亮的胜仗。但这里需要强调一个目标:不作全国性品牌也要作地方品牌老大。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白酒竞争中分得一杯美羹。

  白酒行业的新增长点

  结合以上的行业、市场、品牌、营销等分析来看,笔者以为今后白酒行业的新的增长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酒。

  在白酒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白酒品牌的核心战略就是做精、做深、做厚。发扬特色内涵,发扬品位文化。这从世界级白酒品牌来看都是有着充分的借鉴的。况且,在市场的全球化浪潮里,中国白酒要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就必须要树立自己的特色品牌,重视白酒品牌的地域文化,所谓“品牌背后是文化”,即是这个道理。

  我国的酒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和浓郁,如川酒文化、鲁酒文化、晋酒文化、豫酒文化、黔酒文化、湘酒文化、京酒文化等等,都有着一大批国内乃至国外的消费追随者。

  五粮液麾下之所以能够集合五粮春、五粮神、五湖液、四海春、川酒王、六百岁、京酒、金六福等数十个“子品牌”,正是因为“五粮液”这个大品牌很好地将地方酒文化和特色酒文化进行了融合,而且使酒文化产生了创新增殖的效果。

  第二,低度酒。

  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市场产生,“低度”、“多味”将成为白酒新的增值亮点,白酒低度化也日趋明显。

  根据酒精度,白酒分为高度酒、降度酒和低度酒。高度酒的酒精度在50度以上,降度酒在40-50度,低度酒在40度以下。据统计,“八五”期间全国白酒酒精度平均降低了10%,低度白酒和降度白酒比例已上升到80%以上,高度酒的比例不足20%。目前开发的低酸、低酯、低甲醇、低杂醇油的净爽类白酒和为适应农业产业化要求而利用苹果、山楂等水果作原料开发的新风格、新口味的水果发酵蒸馏白酒,成为白酒业发展的增长点。这些新的品种适应了广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与世界上烈性酒的发展趋势吻合,具有一定的市场发展前景。

  举个很现实的例子,就是韩国的真露,其成功正是因为抓住了中国白酒市场低度酒空白。

  第三,特色酒。

  特色酒与水果酒、保健酒等还不能混为一谈。主要在于原料的“另类”。

  比如,牛栏山酒厂用甜桔杆酿出的“绿色酒”,就是牛栏山酒厂面对市场需求,成功开发出的以甜桔杆为原料的绿色佳酿,并打出了“绿色酒”招牌。

  为此,牛栏山酒厂专门在顺义种植了上千亩甜桔杆,并用潮白河天然水源灌溉。据悉,以新原料酿造的北京醇、二锅头不仅保持原有的口感和醇香特色,而且在绿色选料和节约粮食方面走出新路,该科研成果已申请了国家专利,并且通过了绿色认证。

  再如,五粮液养生白酒“溢五嘉”。

  五粮液集团精心打造的“溢五嘉”酒,是国内首次利用现代高科技术对传统酿酒技术进行改造,将刺五加、枸杞功能因子巧妙融入五粮浓香酿制工序中,保留了五粮液系列酒特有的口感和劲道,同时最大程度的发挥刺五加、枸杞的养生功能。

  “溢五嘉”酒也打破了常规白酒与保健酒、药酒之间的界限,寓养生于饮酒之中,旨在应对目前中国白酒市场良莠不及的情况,独树新帜,根据长期以来困扰消费者的“饮酒伤身”的潜在心理,引领健康饮酒的潮流,创建中国白酒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养生白酒”招牌。

  案语

  由此看来,白酒行业不是玩几个“概念游戏”就能够“起死回生”的,白酒本身不是什么护肝、护胆良药,如果本末倒置,反倒把创新和求变丢弃一边,相信,白酒品牌倒是应该为自己好好抓一服药了。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