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制造呼唤知名品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 11:33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 ||||||||
本报记者 王振 /文 一边,服装、家具等郑州制造品雨后春笋般涌现;一边,缺乏知名度徘徊在低价位—— 现状 “花开”商贸城畔
11月9日下午4时许,记者乘车从新密市曲梁乡政府门前出发,在坑坑洼洼的乡间柏油马路上穿行了约半小时后,位于曲梁乡侯庄东头的新密市超时达服装厂展现在记者眼前。 这是一幢3层白色楼房,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在周围还是庄稼的田地里,该楼尤为显眼。据该服装厂有关负责人介绍,这座楼是去年刚盖好的,超时达服装厂现有员工七八百人,机器300台左右。记者看到,尽管是吃饭时间,机器也在轰鸣着,进出厂房的工人不断。 超时达服装厂的老板侯建超正在福建石狮考察,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1995年的时候,和七八个同村的人,买来五六台机器,花了万把块钱,就开始了他做男裤的创业史。做好裤子后,他就把还没品牌的裤子送到郑州火车站附近的服装店,那里有专门的人销售。后来,他开始代理加工“三头狼”裤子,现在生产有自己的品牌裤——“渡森”西裤、休闲裤。 曲梁乡服装协会负责人刘福增告诉记者,和超时达同等规模的服装厂,目前该乡还有振兴、虎粤狼、大亨、新兴、泛美等十二三家,员工一般在四五百人左右。而据分管服装生产的曲梁乡党委副书记裴超杰说,现在该乡大大小小的服装厂有80多家。 “现在在新密,一提起曲梁乡,给人的印象就是服装生产专业镇”,裴超杰说,事实上,该乡也正在往“服装生产专业镇”的方向努力,目前正准备出台各种有利于服装加工、生产的优惠政策。 说起该乡“服装生产专业镇”的兴起,该乡有关负责人认为,这跟该乡靠近郑州市区有关。该乡是一个农业大乡,工业不发达,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郑州商贸城的地位优势越发明显,火车站附近的服装批发市场也随之兴起,而该乡离郑州比较近,这时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便开始了手工制衣。“当时,手工制衣作坊曾村村开花,兴盛时达一二百家。”裴超杰说。 “其实在服装制造方面,新密曲梁乡在郑州并不算特别突出”,郑州市工商联服装商会常务副会长李付伟说,曲梁乡主要生产男裤,而郑州服装在全国服装界叫得最响的是郑州女裤,目前郑州女裤已成为化纤女裤领域的霸主。 效应 品种越来越多 服装业只是越来越多涌现出的“郑州制造”的一角。据记者了解,家具、建材、电脑等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郑州制造”。 11月10日下午,在郑汴路中博家具广场,一标注为香港某品牌的家具店里,记者看到其销售的有各种床、衣柜等家具。该家具店销售人员明确地告诉记者,家具虽是标明香港品牌,其实是在郑州制造的。 在郑汴路“家之都”家具商场一楼,“俊翔沙发”一位工作人员也说,该沙发是成都的品牌,在成都非常有名气,但其实是成都人在郑州制造的,打着成都的牌子。据介绍,先期“俊翔沙发”也曾在成都制造好后再运到郑州,后因家具市场竞争太激烈,从成都运过来成本太高,最后成都人跑到郑州来生产了。 据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目前在家具市场,有许多打着外地品牌的中低档家具都是在郑州本地制造的,他们采用的方法是在外地注册一个品牌,然后在郑州生产,或者是在郑州生产出来后,直接贴上一个外地的品牌。 从成本上来讲,在郑州制造的家具要比从外地运来家具占优势。香港富利华家私店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原来好多家具都是从广东运来的,由于家具本土制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部分广东厂家的摊位都撤了,现在像他们这样经销真正从广东运来家具的店越来越少了。 建材市场上“郑州制造”也越来越多。杭州一知名瓷砖的销售人员说,目前在瓷砖领域,本土制造相对较少,因为瓷砖的生产原料主要产自广东、山东、福建等地。不过,石材方面本土制造就比较多,主要是进行二次加工,像目前建材市场附近的白庄、东十里铺、郑州南环附近等地都有加工厂。涂料方面,郑州制造的也日趋增多,生产地点主要在郑州东、西开发区一带。 在河南科技市场上,一批本土制造的品牌也早已诞生,比如“汇科”电脑。在外界看来,电脑是有技术含量的,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其实品牌电脑和做家具的没有多大区别,比如电脑桌是把提前制作好的木板拼装到一块儿,而品牌电脑只不过是把生产出来的各种电子元件拼装到一块儿而已。 原因 缘何而生 业内人士认为,“郑州制造”近年来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与郑州市的地理位置及交通便利有关,因为一大批服装、家具、建材类的“郑州制造”,就是在郑州各类批发市场的周围诞生的。 有关资料显示,郑州市有批发市场近400家,其中全国性批发市场9家,区域性批发市场24家,地方性批发市场43家。物资流向以河南省本省18个省辖市、100多个县为主要消费市场,同时辐射晋南、晋东南地区,陕西关东地区,冀南地区,鲁西南地区,江苏苏北地区,安徽省淮北地区等。 郑州市市区及周边近400家大大小小的批发市场,是越来越多的“郑州制造”诞生的温床。以服装制造业为例,业内人士认为,郑州服装业的崛起直接得益于郑州发达的服装商贸业,是服装“三产”催生了“二产”、带动了“二产”。也正因为此,这一领域内聚集了一批懂市场、善经营的高手。 郑州市工商联服装商会常务副会长李付伟说,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郑州市敦睦路服装批零市场已具雏形,发展至今形成火车站地区以银基商贸城为龙头、11家服装批发市场密集的服装交易园区。在此情况下,一批眼光敏锐、积累了一定资金的服装销售商开始转向上游产业——服装生产加工。 “梦舒雅”服装公司负责人陈勇斌说,1995年时,他就是用自行车驮着自家加工的裤子在敦睦路上摆摊的。后来,他在经营中发现,裤子需求量大,加工工艺又相对简单,是一块可以独立开辟的市场。于是,靠着在批发市场掘出的第一桶金,陈勇斌的加工厂开始专门加工女裤,1998年,他注册了“梦舒雅”女裤品牌。因为深谙市场经营之道,他创建的梦舒雅公司迅速由小到大,今年女裤年产量已突破100万条,预计年底可达到150万条。 在一些大的服装业带动下,郑州的整体服装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记者从郑州市工商联服装商会了解到,目前郑州市的服装从业人员有30万人,其中从事生产加工的人数有10万人,服装生产加工企业总计有1000家,粗具规模的服装生产厂家约有500家,年产量约3亿件。这些小规模的服装生产加工企业,分布在郑州市各个城乡接合部,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服装加工群体。 问题 缺乏品牌效应 尽管“郑州制造”市场占有率相当高,但记者调查时发现,在服装、家具、建材、科技等批发市场,表现得风头最劲的往往是来自外来的知名品牌,“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想寻找真正的“郑州制造”知名品牌,很难。 银基商贸城一服装批发商说,郑州一些服装企业其实已具备了生产高档服装和品牌服装的能力,如果拿掉本地的牌子,从质量上和国内其他知名品牌相比是分不出高低的,但现在一些人长久以来形成的消费观念却不容易改了,许多人只认穿名牌,根本不把“郑州制造”看在眼里。 业内人士也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与广东、浙江、福建等地的服装相比,郑州服装最大的不足是品牌知名度不高,品牌附加值低。据了解,缺乏品牌知名度,最直接的影响是生产利润低,比如,郑州制造的有一定知名度的男裤品牌,每条裤子的零售价只能定位在40元到80元,利润不过两三元左右。女裤每条的零售价多定位在70元至100元左右,利润也不过五六元,而同样做工的广东、福建的品牌裤每条定价至少在二三百元以上。 记者在家具市场采访时也发现,真正“郑州制造”的家具一般都是中低档家具,且价格相对较低,价格上根本没法和来自广东等地的知名品牌相比。 这是“郑州制造”忽视了品牌塑造带来的直接后果。郑州市工商联服装商会会长金全福承认,会员的素质就是郑州服装做大做强的最大问题,有一部分人是想做大,但不知道如何做大。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引导、整合,带动郑州服装整体推进。 但金全福也提到了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分布在城乡接合部的服装加工厂,几乎都没有挂牌,甚至连“娅丽达”等一些较知名的品牌也是如此,形成了比较奇特的“郑州现象”。 业内人士说,家具、建材等类“郑州制造”也是这种情况,许多生产加工点就在郑州的城乡接合部,但许多加工厂就是大白天也不开门,而是只闻机器响。明明在郑州生产的东西,却要贴香港、广东、成都等地的品牌。 金全福认为,造成这种奇特的“郑州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的经营环境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服装加工厂老板说,政府职能部门个别人员不依法行政是造成老板们谨小慎微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位老板则直言不讳地说,谁做广告谁就立刻成为出头鸟,成为个别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重点征税目标。 看来,除了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品牌经营外,“郑州制造”们也需要一个公平的经营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