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回身看管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8日 13:36 《中外管理》

  杜昌焘

  “我认为:中国现在的企业管理状态,如果用‘万里长征’来比喻的话,还在‘四渡赤水’。”

  二十年前,中国企业的管理和行政单位的管理几乎没什么大的区别,而今天我们已经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国外的管理,也反思了国内的管理现状,对企业管理的认识、理解及实际的管理水平,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今天中国的国有大型企业在这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中国企业的管理到了探索总结突破的阶段:总结二十多年来的实际经验与教训,探索先进的方法与工具,在形成中国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制度上要有突破。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最大的差距仍是管理上的差距。我认为:中国现在的企业管理状态,如果用“万里长征”来比喻的话,还在“四渡赤水”。

  管理要学“断代史”

  因为有差距,我们要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这是对的。但学习国外的管理经验必须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联系,不能忽视历史,片面地来看一招一式,不同企业的状况也不一样。所以研究管理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阶段,找到国外理论可以对接的地方。研究国外企业是一步步怎么走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针对什么样的问题,才有了这样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当时解决了哪些问题?又有哪些经验教训?而我们自己又究竟走到了哪一步?最后解决的是“我们怎么办”?

  有人认为我们已经赶上了,没有差距了,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们与世界先进企业管理的差距,好比万米赛跑,看似我们与人家距离很小,甚至是并肩跑,实际上人家已经跑二十圈了,而我们才刚刚跑完几圈而已。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谈“人本管理”,我们所提的“人本管理”与世界级企业的“人本管理”在内涵上的区别,以及理解上的区别是巨大的。

  管理思想不是越玄越好,也不是学得越全越早越好。在这方面,我们往往也容易走入误区。学习、借鉴和应用国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其中道理与教育孩子是一样的:要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个性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人总是要无条件离开这个世界,但在孩子小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他人生是美好的,也是广阔的,未来属于你们,要有理想要努力奋斗;而等他到了三四十岁时,你要让他更明白的是:人生苦短,要珍惜人生,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只争朝夕”;而到了我这个年龄就应该明白“天高云淡”,重要的是要以平常、平衡、平静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一切。

  感悟管理“画中话”

  前不久我到徐悲鸿展览馆看画,徐悲鸿的一幅画上写着《论语》上的十二个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也想借用这十二个字用在中国的企业管理上。

  第一,“志于道”,就是要立志高远,有强烈责任感、使命感。我们做企业管理的人,如何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了解

中国经济走势,了解中国改革发展的方向,应该按哪个方向走,怎么走?要树立远大的目标,要有方向、有准则,这种方向和准则既要符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也要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企业离不开环境,只有给自己的企业设定一个恰当的目标,并严格按着目标执行,不打任何折扣,才能实现梦想。同时,“道”字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规律。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努力找到企业管理中的规律,使得企业发展能够事半功倍。

  第二,“据于德”,就是要深层次理解建立执守于企业的价值观,以及支持价值观的延伸理念。 “据于德”也可以理解是“志于道”在具体层面的展开。

  第三,“依于仁”,我把它改成是“依于术”,这个“术”就是管理技术。西方的管理技术确实有其深度和广度,有很多先进的地方值得深入系统地学习,但一定要探讨能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不能有其形而无其神,要神形兼备。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上下都谈理念,在“术”上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第四,“游于艺”就是寻求自己的表达方式、实现方式,过去我们的管理往往缺乏系统的方法和踏踏实实的作风,而且往往搞一刀切,过于强调模式,企业管理者应该娴熟地掌握管理技术,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的员工、不同时间采取不同的政策。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还有一个所作所为能否获得员工认可的问题,进而让员工把这种认可传递下去。“艺”必须有“术”的基础,不能过于强调管理艺术。

  领导者要以我为先

  在企业中,做正确的事情不容易,而把事情做正确也很难。过去,我采用各种方式力求在决策上不能有大的失误,但更多的是把事情做正确。如果今天我再重做,我可能有更多的成功率,发挥一个团队的力量,也可能会借助外部力量,整合资源,但必须以“我”为主。

  在职工作时,我定位自己是“第一培训师”,我要求上一级必须培训下级,教他们做事的方法。培训的目的,是要与下属保持适当的沟通。我认为上级与下级应该有适当的势差。比如这个数值是1,当你与下属的距离拉大到1.5时,你就必须对他们进行培训,否则你的意见没有足够多的人能够响应,你会感到“高处不胜寒”;当你与下属的距离缩小到0.5时,似乎很顺手,但你的前瞻性、指导性已在失去,你就应该学习和提高,必须探索解决新问题了,因为你已经不能指导他们的工作了。

  如何才能学习和提高?我会选择参加会议,多与人交流,或者脱开工作冷静地思考。当然看书学习不能间断,看管理书也不只看一招一式,我会看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是什么时候这样做,这样做会出现哪些问题等,重在思考。

  坐在飞机上看战场

  退休前,我领导一家企业,好比战争中局部战场的指挥员,我的任务就是攻占一个个阵地。而退休以后,我有时间到另外一个战区,也可以坐在飞机俯瞰整个战场,让我站在更高的高度看问题,我比以前更能看到全局。不仅再次审视我过去作战的战场,更让我看到我所在战区的外面是什么样的。

  企业管理是最实际的,变化形式是多样的,不能从理论到理论,最后是企业高层谈理念谈思路,中层也谈理念和思路,基层还在谈理念,而且越讲越空。我们的问题就是评论员、教练员太多,而运动员太少,能出成绩的运动员更少。其实,在国企,特别是作为国企第一把手的人,更不能空谈理念,更重要的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

  (本文作者原系

乐凯胶片公司总经理。本文系根据作者口述整理而成,标题为本刊所拟,未经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刘宏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