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周成建:我只做自己的博物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 16:28 《中国商人》杂志

  在人们还没有完全理解“文化就是生产力”之前,“上海衣王”周成建又快了一招,随着他的“博物馆”的正式开放,我们可以预期一场新的风雷正在“衣王”的袖底隆隆运行……

  白净的方脸,剑眉,额头一个倔强的发尖,言谈善于博引广征,谈吐间喜欢使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来催化他的雄辩——这就是美特斯·邦威集团董事长周成建给我的第一
面印象。

  2005年12月,美特斯·邦威的民间服饰博物馆正式开放,记者打电话给周成建,想听听他对建博物馆的一些看法,可是,周成建坚持一定要记者去上海看看他的博物馆,看了以后才知道他的用意。这一点,像小孩子得了一件宝贝必要给人看一样。

  “看了觉得怎么样?”周成建坐在他的新办公室里,笑眯眯地问。他的眼光不时向左看一看,透过落地大玻璃窗,这个2003年还只存在于他脑子里的博物馆,现在已经真真切切地坐落在那里。

  “我们需要一块文化的娘土”,他说,“否则我们的百年战略就是无本之木!”

  2003年8月,周成建到英国剑桥大学参加一个学术论坛,会议期间,他和老师借了一辆车在英国跑了十来天,考察了不少庄园和博物馆,发现这些地方陈列的许多文物都来自中国,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些文物有不少是当年的八国联军从中国的土地上抢掠去的。联想到至今仍有不少民族民俗文化瑰宝不断流失海外,他的心情更加沉重,一种保护和抢救民族民间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问题是,怎样把“保护”和“抢救”与自己的品牌战略结合起来呢?一路上,周成建想:如果能对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历代各民族服饰进行挖掘、抢救、征集、保管并加以展示和研究,那不正是融保护抢救和发扬光大为一体的善善之举吗!

  他一回国就召集公司高层,建议筹建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我们需要一块文化的娘土”,他说,“否则我们的百年战略就是无本之木!”

  很快,公司展开了多头并进的搜索,如同“上穷碧落下黄泉”。征集小组开始赴浙江、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进行“沉底式”的实地征集和考察,经半年多的探隐索异,共征集到珍奇藏品1000多件,并从此掌握了一套边远地区征集服饰的独特路径。

  在实地考察征集的同时,另一路人马通过协商转让的方式,不惜重金从各地民间服饰收藏者手中进行藏品征集,折冲斡旋,多有斩获。

  这是一次调动社会各阶层力量的狂热的大搜寻,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前后投入2000余万人民币,共征集到30多个民族的服装、织绣、银饰及织机、缝纫机、熨斗等贵重物品,合计5000多件。尤为珍贵的是征集到已故著名文学家、中国服装史研究泰斗沈从文先生服饰研究的遗作手稿,可谓镇馆之宝。

  介绍着自己建馆的经历,一直沉稳叙述的周成建突然焕发出从不轻易外露的激情,右手劈划着,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当我们目睹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快速地流失,其工艺濒临后继无人,我们搞服装的怎么能够熟视无睹?那是服装文化的‘根’啊!”

  事实上,如果能把中国历代各民族的“服饰文化基因”嫁接到美特斯·邦威品牌文化中去,哪怕嫁接的只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将产生石破天惊的深远意义!

  “别人怎么样我不管,我只做自己的博物馆”,他说。

  在上海南汇康桥东路的美特斯·邦威园区,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俨然就是一个华服美饰的“大观园”。

  全馆最吸引人的当属“衣冠王国、至尊气象”板块。嘉庆明黄地十二章缂丝龙袍、咸丰缂丝加绣祭月龙袍、乾隆藏青织金妆花缎过肩蟒袍、道光纱地平金纳纱绣金龙彩云纹朝袍和光绪红缎刺绣花卉纹“富贵春秋”氅衣,在陈列柜中一字排开,尽管年代久远,衣物色泽有些黯淡,但仍充满皇室贵气,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服饰的最高水平。

  在展厅徜徉,还能看到月亮山地区苗族百鸟衣、海南黎族双面绣贯头女衣、织锦筒裙、花腰彝族刺绣女长衫等各民族服饰,体现了各民族不同的服饰文化;也能看到民国时期的服装变迁——长袍、马褂、改良旗袍、各式袄裙……展现了这一时期中国服饰文明的多元追求和繁华景象。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打算不久后去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征集藏品。而且元代以前的藏品太少了,他们想按朝代做一个系列,所以还需要大量征集工作。这应该是美特斯邦威集团高层和博物馆筹备小组共同的计划,尽管周成建一脸无奈地告诉记者:真的没有把握博物馆需要多少钱,真的没有给博物馆做一个明确定位,能做多大做多大——但是他们上上下下的人,都很认真。

  周成建向记者透露,现在博物馆还太小,由于面积限制,许多东西没有拿出来。他们要把总部的物流中心腾出来,也做成展馆。

  美特斯上海总部由三大块组成:博物馆、办公区、物流中心。按周成建的计划,未来他们的总部除了办公区,就是博物馆了,“这样面积会扩大2~3倍。”

  “别人怎么样我不管,我只做自己的博物馆”,周成建说。的确,跟风是一时,而趋势则是规律,是长久之事,一个商人能为传承中华文化做点事情,对社会来说总是一件好事。

  在他看来,博物馆不光是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对外交流和员工教学于一体的服饰文化研究、展教机构,也是一座以人为本,多媒体传播的服饰文化展示中心和服饰研究专业人士的资料中心,更是对企业员工和社会上广大青少年进行科普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场所。

    (稿件来源:《中国商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