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廖中华
眼前的这位年轻人斜靠在自己的椅子里,一件黑色的羊绒衫外套了一件黑色的夹克,脸色略显疲惫,声音沙哑。这些天,来自瑞典钢铁企业的专家们天天“折磨”他——探讨技术上的细节问题,睡眠不足影响了他的神采。
这就是吴道洪,在中国节能领域里享有盛誉的燃烧专家。
记者从国防科技大学相关网站上查到的资料显示:吴道洪,1984年吴进入国防科技大学固体火箭专业学习,88年毕业进入本校液体火箭硕士专业,1994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博士专业。十年来,吴从固体火箭到液体火箭,再到航空发动机,一直就与燃烧打交道。
十年一剑,现在吴道洪手里有17项国家专利,拥有中国运营最成熟的燃烧节能公司——北京神雾热能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北京神雾),成为燃烧节能领域里最年轻的专家之一。
“怎样燃烧合理,烧得节能,烧得充分,这就是我的研究方向,我的活儿。” 吴道洪说。
在位于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北京神雾的会议室里,吴与记者进行大约80分钟的交谈,这一天是2006年2月8日。
为燃烧而来
“我就是为燃烧而来。”
吴总是笑称自己就是为燃烧而来,吴道洪的理由似乎很充分:从大学、研究生、博士都是在与燃烧打交道,都在研究燃烧,现在创办的公司也是研究燃烧的。
“我们不仅要烧遍中国,也在烧一烧欧洲朋友。”吴笑着指了指楼下,楼下工人正在与来自瑞典SSAB钢铁企业的专家交谈,中国的节能燃烧技术正由这里向欧洲传播。
北京神雾是一家成立于1995年的节能技术公司,其创始人吴道洪博士因发明“蓄热式烧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化工、机械等领域,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9年时间,北京神雾的净资产从1995年的不足20万元猛增至目前的2亿元,已投产的各种蓄热式烧嘴加热炉达134座,连续三年在中国蓄热式技术的推广应用企业中业绩第一,完成了从一介书生到企业老总的嬗变。
“跟国外相比,我们的能耗还是很高的。”
资料显示,在每创造100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中国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倍,是美国的4.2倍,是邻国日本的7倍。中国在能源使用效率方面远不及欧美国家,甚至与巴西、印尼等国相比,还略逊一筹。
在中国搞节能大有可为!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吴道洪从一个研究航空发动机的科学家迅速转换角色,成为中国新一代节能燃烧的布道者。
“蓄热式烧嘴技术”是一种高效燃烧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可以让燃料充分燃烧,同时阻止燃烧产生的热量被白白排放到空气中.从而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最终可以达到节能30%—70%的效果,而且还具有减少二氧化碳和烟气中氧化氮排放的功能。
每一个单位都希望以最少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回报,节约能耗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重大课题,尤其是那些耗能大户,对北京神雾的这种技术简直奉若神明。
不妨试试
吴的成功来自一个玩笑。
1984年,年轻的吴道洪带着弱冠的稚气来到北京,进入国防科技大学火箭发动机专业学习,接着是液体火箭,到1994年吴道洪才完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的博士论文答辩。10年的象牙塔生活,吴在固体火箭、液体火箭、航空发动机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长足的进展,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拥有17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国内外发表了50篇学术论文。
“在学校我的成绩一直很好,硕士和博士都是免试通过的。”
如果不是朋友的一个玩笑,也许现在的吴道洪还在国防科技大学做一名出色学者。
1994年,刚刚博士毕业的吴道洪以其在军工导弹、火箭燃烧技术方面的造诣与朋友一起闲侃,不经意中提到如果将自己研究的燃烧与雾化技术应用到民用领域,将会为国家节省大量的能源!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朋友当即问他为什么不把这种技术民用应用节能领域,并开玩笑地说:“是金子就不怕火炼。”
吴就把自己这块金子投进了“火”里,抱着“不妨试试”的心态,寻找第一个试验者。
“不成熟的技术”
当时正好西安一家陶瓷厂正在进行节能改造,吴道洪立即与西安联系。就这样,吴道洪把自己的燃烧技术第一次应用到西安的一家陶瓷厂,效果很好。第一次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成功的喜悦不言而喻。
到1995年,正在读博士后的吴道洪通过给钢铁公司、陶瓷厂、火力发电厂等企业提供燃烧节能服务,不仅完全掌握了这项技术,而且还赚了“几十万元”。
下一步,吴的任务就是将这种技术产业化。
吴道洪拿着这笔钱注册了神雾公司,因为当时还在读书没有时间去打理公司,他请了一个朋友负责公司管理和市场销售,自己只负责提供技术。到1995年底,公司非但没有赚到钱.还把以前赚的几十万元都花光了。
此时的吴道洪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一心一意做学问,要么全身心来创业。”在总结了第一次创业失利时,吴与朋友发生了分歧:吴认为市场开拓不力导致销售不畅,而朋友却认为吴的“技术不成熟”。
在一番思考之后,吴决定自己干。
1996年,吴道洪找学校的系主任借了2万元启动资金开始独立经营公司。
忽悠
十年前,中国的许多企业在节能方面只是停留在形式与口号上。
让一些企业“额外”拿出一笔钱对工厂设备进行节能和环保的改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企业节能意识薄弱,吴道洪在推广他的技术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的技术这么好,为什么别人不用它?”
这给了吴道洪很多思考:“为什么不用我的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吴道洪创立一种新的营销模式——讲课+销售。这种新模式就是不停地派自己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企业去讲关于节能的课,让节能概念深入人心。在这创业的10年时间里,吴每年有200多天去外地的钢铁、油田等大企业开讲课,用吴道洪自嘲的话就是去“忽悠”。
从1997年开始,天津一些钢铁企业就经常邀请北京神雾的技术人员去讲授节能技技术,但是8年来公司在天津市场却没有接到一分钱的订单。然而到了2004年,北京神雾突然接到了天津市场8000万人民币的订单。对此,吴的解释是:“懂技术的人员都没有权力,而有权力的人不了解技术。到现在技术人员走向了领导岗位,慢慢有权力了,而且去年钢铁企业形势好,大家手里都有钱,加上能源价格飞涨,节能成了企业的头等大事,自然就需要我们了。”吴道洪的“忽悠”进入了收获期。
随后的目标
从最初的工业炉燃烧器,到目前广泛推崇的“蓄热式烧嘴技术”,吴道洪一直引导着中国燃烧节能的步伐。作为科技型企业,吴道洪坚持认为企业的活力在于创新。创业之初的技术专利目前每年还能为北京神雾带来800万纯利,但是吴还是坚持不懈地推出自己的新技术。目前,神雾公司共有十多项科技成果属中国首创,目前平均每三个月就能推出一项国内首创的新技术。
吴道洪的不断创新技术也多少与中国目前的专利保护现状有关。“专利保护不了就要不断地去开发新的产品,一代、二代、三代……现在我们同行的一些对手都是我们公司培养出来的。我们做出来的中国第一、国际首创过了一年以后可能大家就开始仿制了。”这样,吴只有不停地去创新,才能保持自己的江湖地位。
在不停地与企业打交道中,吴也获益匪浅。“企业是一个综合系统,有电、有照明、有空调、有余压、废气,为企业提供综合的节能方案对这个企业效益更大,但是,这一块在中国目前还是一个空白。”
虽然吴道洪主要精力在于燃烧领域这块,不懂其他领域的核心技术,但是整个中国的能源消耗和节能的市场潜力和技术情况他很清楚。但是,“我希望通过代理、销售、参股、控股企业进入包括节电、余热回收废气回收等其他节能领域,并将这些技术集中到神雾的品牌之下。”
目前,神雾已经开始进入石油化工市场,随后的目标是火力发电厂、民用锅炉、垃圾焚烧以及新能源领域。
2005年,有关部门制定中国节能的中长期规划时,北京神雾在受邀之列,这也是唯—家来自燃烧节能的企业。
【访 谈】
记者:应用你的技术真的能为企业节省30%-70%的能源吗?
吴道洪:能的。一般来说,应用蓄热式烧嘴技术节省能源在50%左右,但不同的设备其节能效果也不一样。这主要是看对方是何种的设备,此前在能源方面的热效有多高,如果对方的热效已经很高了,那节能率就会下降。总体来说,应用我们的技术最低可以节能30%,最高时可达70%。
特别是能源消耗大户,应用我们技术的效果是极为明显的。
记者:作为用户来说,在节能方面的投资回报期有多长?
吴道洪:一般6个月就可收回投资。
从目前我们的统计结果来看,最长的是1年,最短的是3个月。也就是说,应用了的节能技术后,一个季度就收回了投资,后为企业节省的能源等于是白送。
记者:你能不能举一个实例?
吴道洪:像邯钢、酒钢、攀钢都应用了我们的技术,他们的投资回收期都很短,6个月左右。
记者:全国有多少家企业在应用你们的产品?
吴道洪:目前,我们在全国有160多个用户,欧洲、日本、韩国也有少量的用户。
记者:欧洲的钢铁企业其节能工作一直都做得很好,为什么也用你的产品?
吴道洪:是的,欧洲的钢铁企业其节能工作做得不错。
但是,现在欧洲钢铁企业用的重油约合人民币3000元/吨,如果我们的技术能为他们节省10%的能源消耗那就不得了,欧洲人这方面舍得投入,而且是大投入。我们正在与瑞典的钢铁企业进行合作,并将我们的节能技术应用于欧洲的钢铁企业。
至于日、韩钢铁企业用我的产品,一方面是因为我的技术过硬,另一方面日、韩的本土企业要价太高,无法和北京神雾争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