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管理 > 三大石油巨头高层大调整 > 正文
在油价飙涨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的“三桶油”迈开了走向世界的大步伐。而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专栏)调任中石化董事长,给海上石油的全产业链发展带来更多想象。
采写|《小康·财智》记者 彭照
4月8日,中组部有关负责人前往中石化、中海油两大公司,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现任中海油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傅成玉调任中石化集团董事长;现任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王宜林调任中海油接替傅成玉,任该公司党组书记和董事长职务。
傅成玉今年6月将满60岁。此前各界人士热议中海油接班人将从李辉、吕波、杨华、刘健、李凡荣等新升任的副总中产生,如今该悬念终于水落石出。面对中海油近30年的积淀成果,新掌门王宜林将如何在传承老一辈基业的基础上发展革新?前任掌门傅成玉在中海油这30年,从一个小小的项目管理委员会主席到总经理,从传承到变革,励精图治的每一个脚步都值得后人循迹。
作为中国第一大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2010年中海油海上油气年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油气当量,相当于建成“海上大庆油田”。在能源咨询顾问公司PFC Energy最新公布的2010全球能源企业市值50强名单中,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1060亿美元的市值位居第10位。而2002年中海油第一次进入该榜单时,以107亿美元的市值排名第43位。作为总公司的一把手,傅成玉自2003年掌舵以来对公司的迅速发展功不可没。
专注与成长
在今年3月份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掌门人,傅成玉在论坛上做了关于绿色技术革命的演讲。铁面包公一般黝黑的脸与高大魁梧的身材给人一股冷漠的距离感。当记者冲上前截住刚刚演讲完正匆匆准备赶飞机离开的傅成玉时,一抹宽容的微笑与无奈浮现眼前:“我在赶时间,你要问什么呢?”
这就是傅成玉,没有半点架子,即便只有一秒钟也会充分利用到工作中去。
“传统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在傅成玉看来,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源自当今最发达经济体的危机本质上是传统发展方式的危机,是二百年来传统工业文明的危机。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和长期繁荣,有赖于构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清洁、绿色、低碳将成为这种新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这对世界各国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正在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国而言,挑战尤为艰巨。
“我们最大的能源是节约。”傅成玉认为,构建中国现代能源市场体系应该成为能源领域改革的着力方向,企业的积极融入和市场的主体地位是实现中国现代能源工业体系的基础和关键。
在他带领下的中海油,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海洋石油工业引领先锋。据公司高层介绍,今年3月,中海油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NG(液化天然气)冷能空分国家发明专利已获授权,这是国内首个投入工业化检验的冷能空分利用专利,该项目整体节能50%以上,并实现工艺用水零消耗。而在过去的2010年中公司更是佳绩不断:世界级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顺利出坞;整个年度共获国家授权专利数突破300项,创历史新高;海上油田丛式井网整体加密提高采收率技术首次成功实施……
一提到中海油和傅成玉,人们往往容易想到的年份是2003年,因为这一年傅成玉正式成为总公司掌门人。事实上,早在1982年中海油成立之初,傅成玉就已经成为其中一员。
到今年6月份就年满60岁的傅成玉,说他把整个青春献给了中海油一点不为过。50年代的人,大多有着穷苦艰涩的童年——吃不饱饭,念不起书。这代人的共同特质是坚毅与勤俭。而将这样的优秀品质注入到一个“白手起家”的企业中去,注定成就辉煌。
专注于自己的专业是成功的第一步。1972年,二十出头的傅成玉被推荐进入了东北石油学院地质学系学习。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到钻井队现场捞沙子”。
“这对后来的发展帮助特别大。”捞了三年的沙子之后,傅成玉去到华北石油管理局当起了地质研究员。1982年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傅成玉随着人员的汇聚也进入了中海油。基于对外合作的需要,傅成玉到石油部技术培训班培训了两个月,又到天津外国语学院学习了六个月的外语。这段启蒙知识的学习为他上台掌权中海油后的海外并购奠定了基础。
变革与扩张
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样,傅成玉毕业于东北石油学院(现东北石油大学)地质学系,后获美国南加州大学石油工程硕士学位,曾任美国菲利普斯公司国际石油(亚洲)公司副总裁。不过,他自己总爱否认自己是“海归”。
据公司内部人员称,中海油在用工制度、投资决策、人事管理和公司治理方面,更像一个外国公司而非传统国企。但傅成玉更关心的是,如何摆脱困局让中海油发展得更好。
曾有分析人士认为,世纪之交中海油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业务发展不均衡。一方面产业结构单一, 产业链条太短,开采出的原油和天然气直接销售给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炼化企业;另一方面原油生产与天然气生产不均衡。
从现如今的公司结构上可以看出,这种发展不均衡的局面有了突破。作为业务上游,总公司旗下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2001年2月公司成功登录香港联合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那时傅成玉任公司总裁。在傅成玉出任总公司总经理后的第三年,公司的中下游业务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投产,标志着中海油已经从一家纯上游的勘探生产公司步入综合型能源公司行列。
跨入21世纪的头两年,三大石油公司争相角逐整体重组与上市。把一个具有计划经济特征的特大型国企推入具有市场经济特征的国际资本市场,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剧烈变化带来的猛烈冲击。事实上,中海油1999年第一次赴美上市并未成功。有报道分析称,因为海上石油专营权这个在中海油看来是最大卖点的优势,在海外投资者眼中却成为最大质疑。专营权能持续多长时间?这个疑问今天依然存在。
如果说海外上市使中海油走上了与国际资本媲美的舞台,那么让它在舞台上迎来热烈掌声的当属名噪一时的优尼科并购案。
这场收购大战开始于2004年末,之所以掀起轩然大波,是因为之前从未有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涉及金额能高达185亿美元之多。对于市值小于优尼科的中海油来说,这场并购有点蛇吞象的意味。事实上,在更早的时候中海油就已经在为跨国并购做准备了。在傅成玉看来,此前中海油虽然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是单靠内部持续增长很难实现中长期目标,尤其是在实现海外产量目标方面。
虽然在美国政府的干涉下收购并未达成,但中海油赢得了国际声誉。在吸取了优尼科的经验之后,中海油成功收购了AWO。据傅成玉自己的判断,这十分利于提升公司深海作业的装备质量。中海油在未来10 年到20 年内将投资2000亿元加大开发南海油气资源,其中相当一部分投资将向深水海域油气勘探开发倾斜。
从重组上市到海外并购,傅成玉已经由三十多年前的那个捞沙子的小伙子摇身一变成为世界五百强的大型国企掌门人。
新的挑战
在中国的企业中,真正实现高度国际化的凤毛麟角,中海油是其中一个。
2010年是我国油企海外并购收获颇丰的一年,德勤在《2011年石油与天然气实际情况展望》的报告中提到,预计短期内中国将继续需要更多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会导致业内出现更多并购。
并购成功就意味着胜利吗?
傅成玉曾在博鳌论坛上指出,收购的目的在于增值,而不是为了盲目地扩大规模。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那么即使价格再低,也不会去捡这个便宜。相比“价格”条件之外,更重要的收购原则是考虑收购企业是否能与企业自身的发展产生协同效应,是否与自身的发展战略相吻合。
与海外并购成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能源安全却愈发受到威胁。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继2009年中国的对外原油依存度首次突破50%的警戒值之后,2010年中国的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接近至55%。
除了海外并购,我国石油企业之间在其他方面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十二五”将是我国经济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原材料工业的内部结构特征也将相应发生变化——传统产业比重下降,高端和新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增速将会逐步放缓。因此,“十二五”也将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
高端和新兴产业如何发展?中海油和中石油、中石化一起把目光投向了电动汽车行业并开始抢先布局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而早在2009年7月,中海油和中国普天两大央企就共同注册成立了普天海油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该公司定位为“中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能源供给专业运营商”。他们的目标是,每5公里就要建一个站,把城市全部覆盖,就跟中国移动一样不留盲区。
分析人士称,无论是为了抢占资源,还是仅仅炒作概念,正是目前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政策真空期,催生了包括央企在内的各路投资者的群雄逐鹿之势。如此如火如荼、如此不计代价不计成本地跑马圈地,争取政策扶植只是目的之一,而身后更大的背景则是——抢夺行业标准。
抢滩新能源项目的另一个效果是吸引了大众的眼球。而随着国内石油巨头纷纷开始筹备大型煤化工项目,业内分析认为,“十二五”将是石油巨头的煤化工时代。对于此,我国的“三桶油”有着完全迥异的发展思路。中海油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立足于煤制天然气,中石化重点关注煤制烯烃,中石油的发展重点则在于煤层气。
事实上,早在1998年以前,三大油企有着自己明确的分工:中石油做陆地上游、中石化做炼油化工下游、中海油做海上的上游。随着体制内部各经营主体的逐渐成长壮大,这种由于产业链分割而导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和利益矛盾日渐突出。而全产业链的扩展会不会导致产能过剩或者重复建设的问题也在备受关注。
与产能过剩相悖的是油气资源需求的缺口问题。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与今后几十年中国油气资源需求的缺口有四种海外途径获得:第一是海外油气产业的份额油;第二种是石油贸易;第三是“贷款换石油”;第四种是“市场换资源”。总之是“多渠道、多角度、多目标、多形式”寻找国际石油资源,而不是单纯被动“买油”。
面对新一轮的海外并购、新能源战争、以及能源安全问题所带来的诸多挑战,中海油将如何应对?年近60的傅成玉曾说:“变革是中海油发展的动力,在中海油,变革已成为一种习惯。”在新老班子交接之际,中海油又将掀起一轮怎样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