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投资:基金经理何来难言之隐?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30日 16:14 新浪财经 |
|
基金经理何来难言之隐?
在我国基金业的发展过程中,基金经理相对频繁的更换速度是一大特点。到目前为止,有超过120位经理担任过市场上已设立的72只基金的基金经理,2001年以前设立的基金几乎都更换过二任以上基金经理,有的基金在成立三年多的时间中更换了四位基金经理。投资者是如何看待基金经理频繁下岗这一现象的?
小菜一碟:2002年全行业亏损近100亿,业绩相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尤其是对于开放式基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基金的“生命线”,频繁换将是基金应对业绩压力的唯一选择,也算是对持有人的一个交代吧!
蓝鸟一号:据统计,单人管理的美国股票型基金经理人,不满两年离职的比率仅为8%。相比之下,我国目前经理人的更换频率却大大超过这一水平,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经理人的频繁更换将会影响基金管理的稳定性。
飘逸:2001年开放式基金的正式试点以后,基金管理公司需要重新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从而引发了大面积的基金经理更换,大多数的基金经理更换行为都属基金公司内部的正常调动,不足为怪!
小湖风景:尽管许多基金走马灯般更换基金经理,但基金的总体业绩依然难如人意,最主要的是还是人所以共知的形势与环境欠佳的因素,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要想超越大盘说得轻巧,基金经理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哑语问苍天:想当初也必是千挑百选出来的“业内精英”,怎么一上阵,竟然都纷纷交出一份大面积亏损的成绩单呢?市道不景气固然一个说法,难道就没有深层次的原因?
小桥流水:在国内当前的基金公司管理体制下,基金经理能够发挥出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同时,过于严格的报签制度客观上也影响到基金经理的投资积极性,英雄无用武之地呐!
脑袋少根筋:放权?说得容易!基金业正处起步阶段,如果基金经理权限过大,过分强调发挥个人的作用,其中的风险应该如何控制呢?
庵山逸士:一直被视为天之骄子的基金经理,不得不承受来自各方的责难和批评,毕竟赚钱才是硬道理。我看应该探索出一个较为科学的基金经理评价体系,而不是根据一些偶然性原因频繁换人。
红尘有我:基金黑幕”、“深高速违规申购”……,我一向对基金就没有好感,尤其看不惯他们“涨时看涨,跌了看跌”的操作理念。不管赢利状况如何,基金管理人都可坐收高额的管理费用,在这样的体制下,哪来的理财动力?如何才能为持有人牟利?
混口饭:多数基金经理年龄偏小,主要年龄段分布在29岁至33岁之间,除了高学历以外,心理、阅历和综合素质都无法承担起基金经理的重任,我认为应该选择一些有较多的社会阅历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担任基金经理。
快乐王子:一些基金经理所掌管的基金规模已经从几年前的几亿元变成了现在的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业绩却在走出一个标准的下跌趋势,看不出这些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在这几年里面有多么大的变化,基金业的希望在哪里?
美丽蒙古:希望早日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那些“挂羊头卖狗肉”不执行契约的基金,基金持有人可以以欺诈之名起诉基金经理。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够逼出基金的特色来。
糊涂虫:由于中国基金正处于高速扩容期,基金投资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基金经理人的个人素质、水平和敬业精神良莠不齐,基金经理的频繁变动亦是情理之中的事。
悠闲人生:换人不换人,其实并不最重要的,国外有的基金遇到牛熊转替时也时兴调换经理人,有的还备有两套人马。关键是要调整观念,识时务者为俊杰,市场在变,操盘手法,投资理念,同样要及时甚至要先于市场而变。
(王敏 整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