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股周评:浅析近期B股走势及操作策略

2001年07月08日 12:03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本周深沪B股均走出了阴跌下探的走势,成交量迭创2月19日行情以来的地量,深市明显走软于沪市,使得深沪B股比价进一步扩大,目前深市10天、30天等中短期均线均已掉头向下,呈空头排列,沪市B股中短期均线也已开始走平且有走弱迹象。

  从分时走势图看,本周B股大盘走势像A股如出一辙,目前B股大盘走势明显缺乏方向,散户特征极为明显,投资者对行情走势也感受到迷茫。历史往往会重演,尽管不会简单重演,故通过对比分析深沪B股1996年底及1999年中启动的两波井喷行情,也许有助于我们把握目前的调整性质及操作策略。

  1996年底的井喷行情是从11月7日的89.13点至12月10日的201.81点,期间涨幅达126.5%,后受“社论”的大利空的影响而反转直泻43.55%,期间最大日成交金额为7.5亿港元;而1999年中那波井喷行情是5月19日的55.59点,上涨至6月29日的129.50点,涨幅为133%,见顶后也出现反转狂泻行情,幅度高达39.54%,期间的最大日成交金额为5.15亿港元。

  对比本轮行情,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上三次井喷行情均有以下共同点:市场参与者绝大部分都是境内投资者,其操作上带有很强的A股炒作痕迹,行情也从战略性投资演变为战术性投机(这决定这种井喷行情往往是一鼓作气,一步到位,牛短熊长);大盘的井喷上扬,及场内个股的投机性炒作,使得个股之间的比价结构严重失衡:一些大盘质优股及一些质优高价股受市场的冷落而走势明显落后于大势,而一些小盘股及低价三线股受短线资金的大幅炒作而鸡犬升天,甚至不少亏损累累的ST个股股价远超一些大盘质优股,如近两波行情中ST大洋股价均超越大盘质优股粤电力的股价,高峰时高达40%多。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三线股股价高上台阶,虽在一定程度上封杀了质优股的下跌空间,但凌乱的比价结构,使得大盘内部积累了极大的比价调整要求,特别是大盘质优股的低企已成为新一轮大盘上涨的“瓶颈”。潮起潮落,这两次大行情、大调整结束前均有以下征兆:(1)个股之间出现了一轮深刻的比价调整。井喷大涨期间投机炒作过度的三线股均出现较大盘深的跌幅,而大盘质优股出现较强的抗跌性,甚至不少大盘质优股或“高价”质优股逆市呈强;(2)大盘回吐了涨幅的40%左右,调整时间长达三个月;(3)从成交量看,大盘“成交金额除以市值”已跌至启动前的状态,且成交量稳定,难以进一步萎缩。通过对比可知本轮行情调整仍未充分:目前大盘仅下调20%,调整幅度不够,仍有下探的空间;而个股之间出现的是普跌,甚至一些ST个股近期因部分未出局的主力生产自救而呈强,目前的个股比价结构仍极为凌乱;从量看,目前成交金额仍有压缩的空间。本轮行情大盘已翻两番,市值已锐增了两倍,尽管近期深沪B股逐日锐减,迭创本轮行情以来的地量,但相对深沪B股大盘启动前的日均成交金额(深B股约为6000万港元、沪B股约为1500万美元),当深沪日均成交金额萎缩至2亿港元及5000万美元时,且这种“地量”维持两周以上,方可确认中期底部。而目前深沪市日均成交金额仍在3.5亿港元及1亿美元左右。

  故操作上,建议目前投资者以观望为主,但深B股若急破3月中至4月初的天量密集区,投资者可逢低吸纳抢反弹;沪市虽仍有前期主力在护盘,但也仅是诱多行情,故反弹至前期高位密集区220点应减磅。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防部:日方若击落我无人机属战争行为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