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市场呼唤新热点 B股调整何时休?

2001年06月20日 07:57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昨日沪市A股收出一根小阳线,而B股却仍以光头光脚小阴线报收,在创出近期收盘新低的同时,也创出近期地量。这是否意味着B股的调整将会以不同于A股的方式进行呢?

  大盘转入箱体比价调整

  沪深B股大盘自本月初回调以来,调整幅度已近20%,而近日振幅明显收窄,成交量也逐日锐减,迭创本轮井喷行情以来的地量,而个股涨跌无序,大盘走势明显缺乏方向。笔者从主力动向、投资者结构、比价结构及成本结构等方面分析认为,短期内大盘仍会阴跌下探,而中期大盘已转入箱体比价调整,预计深市三月底四月初所构筑的平台密集区(综指约330点)及沪市四月中下旬构筑的左肩(约180点)对大盘有较强的支撑,有望成为箱底,一旦出现急跌下破,也有望出现强劲的反抽。

  B股市场本土化、散户化特征进一步突出。自B股市场向境内投资者开放以来,B股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投资者结构变化尤其明显。据上交所有关数据统计,2001年一季度个人投资者开户数较2000年增长332.07%,而同期机构投资者开户数增幅仅为3.57%,机构投资者B股开户数所占比重下降至1.45%。也就是说,自中国B股市场发布向境内散户投资者开放的利好政策以来,参与B股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呈逐步递减之势。B股市场的本土化、散户化使B股市场心态浮躁、走势日益A股化,目前A股的调整走势将进一步加剧B股的震荡。

  “六一”前主力已诱多出局。B股自向境内投资者开放以来,大盘已翻两番,行情的性质也从战略投资向战术投机转变。从历史经验可知,在战术投机阶段,市场能否吸引场外充裕的外汇资金介入,主要取决于场内有否主力在兴风作浪,制造局部牛市的赚钱效应。从深市看,第一轮走势之所以明显强于沪市,主要是因为深市有主力藉一级市场私募收集的的次新股筹码大肆拉抬,从中鲁B等次新股前领头羊盘口看,主力已功成身退。从沪市看,可以说轻骑B及海航B曾一度赶超其A股是主力的杰作,有效汇集了市场人气,为其它B股打开上行空间。这也是沪B股自四月以来第二波明显走强于深市的主要原因。但在6月1日前后,主力也已利用市场对“六一”利好的憧憬来诱多减磅,见好已收。

  目前个股比价调整仍远未充分。本轮井喷行情三线股已鸡犬升天,股价已有矫枉过正之嫌,而质优股走势明显落后于大市,尽管股价均已回调,但也仅是普跌,个股比价结构仍严重失调。三线股的高企可封堵质优股的下跌空间,但质优股的滞涨已成为大盘新一轮上涨的“瓶颈”,即没有经过一轮的比价调整,大盘上升后续动力不足。

  A、B股比价相对均衡。从资金成本及流通盘分析,除非有主力刻意炒作,否则B股的平均股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会较A股有三成多的折让。目前一年期美元、港元和人民币年利率分别为2.6875%、3%及2.2%,故B股的理论价格约为A股的70%;另由统计可知,目前深沪A股平均流通股本分别为9752万、6678万,而深沪B股流通股本分别为12462万、14172万股。B股市场本土化散户化特征使得股价高低与其股本大小成明显的反比关系。目前沪市B股平均股本为A股平均股本的二倍多,这也是沪市尽管市盈率较深市高,而AB股比价仍较悬殊的主要原因。故B股近期随A股联动调整在所难免。

  (平安证券[微博]综合研究所)

  B股市场呼唤新股

  B股未如人们所预料的红盘高挂,而是在犹豫和徘徊中最终走向了暴跌。至6月20日,沪B最大跌幅达19.5%,深B达22.6%(综指)。B股的下跌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下跌的原因也一再被探讨。但在仔细地分析之后,我们发现,期盼中的扩容迟迟不出竟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市场总是以极为复杂的矛盾心理看待扩容。1993年至1994年,过度的扩容加之入市资金的不足,最终铸就了325点的历史性低点,而325点之所以成为历史低位与当时实行的″三不″政策具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但从1996年开始,大规模的新股发行伴随着入市资金的骤增,市场规模急剧扩大,当我们站在2200点的历史性高位回眸512点时,就如同站在山峰了望平原。历史的反复总是有的,但没有人会否认今日的辉煌与双向扩容存在着不可割裂的关系。回顾A、B股发展的历史,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A股已从100点的起点走到2200点,增长22倍,B股至今仅200点,B股融资功能的恢复已成为B股复兴必不可少的步骤。

  目前的B股市场处于这样的规模,上市公司数合计为113家,流通市值仅为A股的百分之十出头。但更令人关注的是其结构。在沪市B股中,上海本地的上市公司占了大多数,深市也好不到哪去;在行业的分布中,传统行业的居多,领先行业偏少;板块划分中地域板快居多,绩优股仅占极少的一部分;股价的差异度集中,深市集中在10元左右,最高不过20元出头,沪市集中在1美元上下,最高不过2美元多。远不如A股的分化明显,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也在于B股融资功能的丧失。因此没有板块的多样性会使齐涨共跌的共振现象加剧。

  恢复B股的融资功能有助于改变B股投资者投资渠道单一的现状。本轮B股的回调的直接原因是6月1日后开户的投资者不愿入市接盘。资金是有多样性的。以A股为例,部分资金出于各种原因始终驻留于一级市场,有一些资金则偏好于二级市场。没有一级市场,再好的行情资金也会流失,反过来不利于二级市场。去年下半年以来深市在停发股票后交投日渐清淡,资金抽离现象明显,就是明证。而与此相反,沪市日均交易量远高于深市,热点恰恰集中在次新股上。由于B股的扩容近来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如果长此以往,资金的流失是早晚要发生的。这才是我们真正担心的。

  B股市场目前存在着投资者结构单一化的倾向。境外投资者的撤离、境内投资者占绝对多数是单一化的一个特征,境内投资者的发达地区化是单一化的另一个特征。前者尚不令我们担忧,因为A股就是这么一个市场。而后者则不然,发达地区、沿海城市占了投资者比例中的大头,且区域极不均衡。就市场而言,改变这一现状的办法之一就是恢复B股的发行,一方面要向非上海、深广地区有所倾斜,一方面要允许在B股市场有限度地向境外企业开放。我们早就有了B股增发A股,反过来,A股也可增发B股;我们可以有国企赴境外第二上市,那外企也可以到B股作第二上市。只有这样,投资者队伍的单一化现象才能改变。

  2001年2月19日,B股向境内投资者开放,从而恢复了B股的交易功能。现在,是恢复B股融资功能的时候了。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上海) 任承德)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张曼玉疑整容回春脸变紧 乐当包租婆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三星陷维修危机:字库门后销售待考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