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管住分析员的嘴 新监管框架年底出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1日 08:08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针对证券分析员利益冲突的新监管框架将于年底出台 香港消息 最近,香港两名证券分析师受贿且撰写了唱好“先科国际”的分析文章后,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而今年2月,另有两名分析师也因为涉嫌受贿被拘捕。 证券分析师的操守问题,在香港市场上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分析师的观点是否中立,分析报告的背后,是否还隐藏着一些不能"明示"的秘密或者交易?
记者从香港证监会得知,针对分析师的监管体系正在酝酿中,预计年底开始实施。 新的监管条例年底出台 香港证监会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44%的散户依赖著名分析员的意见做投资决定,42%的散户依据报纸、电视台或者财经咨询网站的报告来进行投资。 美国"安然"公司轰然崩溃时,也暴露了一系列中介人的操守问题,其中也包括证券分析师的利益冲突问题。成熟市场的教训,给香港市场也敲响了警钟。 香港证监会的发言人告诉本报记者,全球各地都日益重视分析员的利益冲突问题,考虑到香港本地的实际情况,证监会正在制定有关处理证券分析员利益冲突的新的监管框架,将在今年年底前实施。 据介绍,今年4月,香港证监会就分析员操守问题已向业界进行咨询,发出《关于处理分析员利益冲突的监管架构的咨询文件》,共收到30份意见书。此前,香港证监会还分别对证券从业公司和投资者进行过两项调查,反馈意见普遍都支持证监会酝酿新的监管条例。 香港证监会出台的咨询文件,长达40多页,涵盖了13个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分析员的交易和财务利益,证券公司的财务利益和客户关系,分析员的获取酬金的方式,证券公司内地的监管制度和高层人员的责任,从业人员的诚信和道德教育等。 IPO时的报告成焦点 在这份咨询文件中,关于投资银行在对客户进行IPO时,分析师的角色,以及是否应该发表研究报告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 部分人士认为此举应该禁止,以避免研究报告作为推销工具,或者违反公司内部"防火墙"的规定。因为他们认为,分析员为了取得与研究相关的资料,可能会逾越这一障碍,从而造成潜在的利益冲突。 香港证券业协会认为,如果分析师"深入参与"了客户路演等活动,就不应该发表有关的研究报告。但是该协会业承认,如何界定"深入参与",比较困难。因为,有些分析师可能不出现在路演现场,但却是幕后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CFA协会认为,在IPO之前,投资银行应该只允许发表关于拟上市客户的基本信息,而不应该加以任何评论。 瑞银集团则指出,如果同类或者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比较少,在IPO时,发表对于该拟上市公司的研究报告,能增加投资者对该公司的了解,因此非常必要。另外,由于亚洲企业在上市之前的信息相对不透明,如果没有相应的研究报告,也不利于投资者了解该公司。 瑞银集团认为要防止出现有关利益冲突,需要在公司内部建立有效的"防火墙",也就是隔断投资银行部门和研究分析部门的工作。其他一些投资银行则对这一问题表示"没有任何评论"。 另有一个以个人名义递交意见的人士指出,在报纸,电台、电视台上发表观点的分析员也应该是被监管之列。他建议,任何人在媒体做证券分析,应该使用真名,同时也应该列明该分析员交易该股票的记录。 反馈意见大共识小分歧 纵观这30份来自行业协会,投资银行,经纪公司以及个人的反馈意见,普遍都支持进一步严格要求分析师及其密切联系者披露与相关证券的利益关系,并限制分析员以他们公开建议的反方向买卖某投资产品,反对分析员从客户或者其他第三方接收礼品和其他好处。但也有观点认为价值较小的礼品可以接纳。 香港证监会在咨询文件中,建议证券从业机构应该披露"重大财务关系"的客户,比如持股比例超过1%,或所持股票市值超过500万港元的。但各方对此意见不一。 香港廉政公署已两次拘捕了涉嫌受贿的分析师,而香港证监会又即将出台新的监管框架,业内人士指出,这是香港证券监管与时俱进的一个表现,分析师以后"开口",势必会更加小心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