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在港上市——青岛啤酒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以首只H股身份上市主板,当时的联交所主席李业广及行政总裁周文耀出席上市仪式,见证此历史时刻。事隔十年,青啤继续充当H股领头羊,成为主板股价回报最佳H股之一。
★上市集资额最高——中国石化
2000年10月19日挂牌主板的中石化,上市集资金额达266.81亿元,成功超越较其早半年上市的中国石油的223亿元,成为历年H股上市集资额之冠。
★超额认购倍数最高——深圳中航
投资者最热衷认购H股的时期是1993年H股初面世和1997年回归前后。深圳中航1997年9月公开招股,正好赶上回归后两个月大市兴盛之最佳上市时机,获得652.58倍的超额认购。
★市值最大——中国石油
作为内地石油业界龙头,中国石油的整体市值达3868亿元。虽然中石油仅拨出一成股份来港发行H股,市值仍高达387亿元,足以成为H股市值之首。
★股价表现最佳——北京同仁堂
尽管创业板对大型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远逊主板,但股价升势最凌厉的H股却来自二板市场。2000年10月31日上市的同仁堂,截至上周五收市报十二点九元﹖较当年上市招股价的三点二八元大升二点九三倍﹖成为股价回报最佳H股。
★首只民企股——浙江玻璃
一直以来,投资者对H股的理解基本上与国企股划上等号。直至2001年12月10日,随着民企股浙江玻璃率先以H股形式成功上市主板,H股自此不再等同国企股。其后,因部分民企股相继被揭发涉嫌造假账等违规行为,不少民企股为求得投资者的信任,不惜选择审批手续较繁复、规则也较严的H股形式上市。
★上市最多年份——1997年及2002年
投资者憧憬香港回归热炒中资类股份,为H股营造历年最佳的上市集资气氛。1997年共有16只H股挂牌主板,集资总额达320.38亿元。至于同样录得16只H股上市的2002年,情况与1997年截然不同,该年的H股上市热潮主要由创业板引发,年内上市主板及创业板的H股分别有4只和12只,集资总额却只有179.33亿元﹖较1997年少四成四。
★集资额最高年份——2000年
尽管2000年仅6只H股在港上市,主板及创业板各占一半。但该年的H股集资金额却高居历年之冠,达523.95亿元,较1997年H股上市旺年的330.84亿元还要高五成八。主要是因为内地两大石油巨子中石油及中石化分别于该年4月7日及10月19日上市主板,单是这两家巨无霸企业的上市集资额已达490亿元。
★上市不融资的股票——华能国际电力
一般而言,H股在香港上市是旨在吸纳国际资本壮大企业发展,所以H股在经过股份制改造后便直接寻求来港上市或同时在港及以美国预托证券(ADRS)方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然而,华能国际电力的上市途径却稍异。华能早于1994年10月5日以预托证券形式在纽约上市,直至1998年1月21日再以介绍形式挂牌主板,成为唯一一只在港上市时没有集资的H股。
★最活跃上市保荐人——中国建设财务
历年最活跃H股新股上市活动的投资银行当数中国建设财务。据联交所的资料显示,该行曾为9家H股担任上市保荐人或联席上市保荐人,包括首只H股的青岛啤酒、仪征化纤、天津创业环保前身的天津渤海化工、洛阳玻璃、吉林化工、深铁路、广东科龙、深圳中航、华能电力。中国建设财务乃当年中银旗下之投资银行,中银重组后,现时旗下的投资银行为中银国际BO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