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股风雨历程十周年 栉风沐雨百炼成钢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1月17日 16:35 证券日报 | |
——H股上市十年历经五大时期 编者的话:本月18日,H股将迎来在香港上市十周年的纪念日。“十年面壁图破壁”,经过10年时间的起落沉浮,H股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集资额和影响力上,都已经成为香港股市的中流砥柱。最近两年H股的表现就是最好的明证。极目远眺,相信H股市场依然是一路阳光。 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均以英语字母H打头,所以又称H股。H股与同为内地在香港上市企业的红筹股不同之处在于,红筹股公司的注册地为香港,而H股企业的注册地为内地。 如今,经过10年时间的磨练,H股在香港市场上市公司的数量已超过80家,集资额在1500亿港元以上,H股不仅仅为国内企业的发展融得了大量资金,也活跃和提升了香港股市。随着内地经济的持续增长,H股已成为香港股市的中坚。 H股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10年前的青岛啤酒上市,至最近中国人寿的顺利募股上市,这期间H股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时期。市场狂热追捧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1993年到1994年间。1993年青岛啤酒拉开了H股在香港上市的序幕,并获得了热烈反应。截至1993年底,我国顺利完成了第一批9家H股试点企业中6家企业在香港的发行上市,筹资近70亿港元。期间H股股价节节扬升,恒生国企指数由1993年7月推出时的800余点急升至当年12月的2000点。 1994年7月后,香港市场不太景气,当年确定的第二批22家候选企业只有东方电机、洛阳玻璃、庆铃汽车和海兴轮船等6家在港发行。 H股在香港初露面时,曾受到市场狂热追捧,引发认购热潮。青岛啤酒开市第一天以每股3.6港元的价格收盘,比招股价涨28.57%。首批上市的六家企业中,集资规模最大的马鞍山钢铁公司上市当日收盘价为3.9港元,较发行价大涨60%。 香港已成为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第一选择。业内人士分析认为,H股的发行较国内A股更为灵活,往往能将公募与私募、全球配售与上网发行、H股与ADR结合起来,以确保在世界范围内成功发行。而且,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公开上市以前,会在全球范围内向各大投资公司、资产管理机构以及基金定向配售,并通过这些战略投资者的长期持有,以保持股价稳定。问题集中暴露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1995年和1996年。香港投资者对H股首度追捧热情只持续到1994年11月。因业绩不良、管理层不熟悉海外资本市场运作规律及不善于维护与投资者的关系、信息披露存在诸多问题等原因,导致H股一级市场筹资困难、二级市场低迷不振。 1995、1996两年中只有7家H股到港上市;当时18家H股中,仅有7家利润维持增长态势,其余11家均大幅度下降,个别公司的利润甚至下降了9成。 新鲜感过后,H股公司存在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如业绩倒退、信息披露透明度不高、投资回报率未能达到投资者要求等,再加上国家政策开始转向宏观调控,国际投资者对H股公司前景产生了怀疑,恒生国企指数由1994年最高1561.71点最低下探到1995年的672.7点。香港回归狂涨期 这一时期包括1996年底至1997年上半年。1996年11月中旬后,因投资者预期H股盈利能力改善,当年H股指数上升了30.1%。1997年也是历年发行H股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一年,共发行上市H股16家,筹资302亿港币。 1996年下半年到1997年两年间,受“香港回归”利好消息及国企重组概念影响,投资者开始期望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市场上出现了“红筹”热,连带H股迎来了第二次高潮。 1997年初,若干国企被选为改组及股份制的样板,这一时期,海外基金、香港市民、国内机构均加大对H股的投资比例。加上H股流通股较少,市值偏小,短短一个月,成交急增,34只H股普遍升逾70%。国企指数从1000点暴涨到1700点,至1997年5月9日,H股和红筹股市值已达800亿美元,占港股市值的15%,较一年前的6%有大幅增长。1997年7月香港回归前后短短一个多月时间,34只H股普遍上涨逾70%。金融危机爆发期 1997年的涨势没有维持多久,东南亚金融危机就很快席卷而至,H股指数从1997年8月26日的高峰1783点跌至年底的732点,跌去了2/3。从此,H股又开始了漫长的下跌之路。1998年全年,只有两家H股公司挂牌。 伴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国企指数从1997年8月26日的高峰1783点,五个交易日下跌787点,跌幅55.8%。1998年国企股基本呈单边下跌趋势,41只H股除科龙外,全部跌破发行价,有的甚至跌破面值。1999年,H股走势和恒指走势再次发生明显背离,恒指在2000年已突破17000点大关,H股却还在不断走低。 伴随着指数下滑,H股公司发行也大受影响。1999年1月间,珠江钢管、北大荒两公司上市受挫,到2月,山东国电第三次宣告招股失败。复苏飙升期 2000年中期开始,H股开始复苏。其根源在于相当多的H股公司受益于内地经济高速增长而业绩回升,加上部分H股公司开始业务重组,如南京熊猫、渤海化工、昆明机床等公司经过重组后业绩有所改善。2001年3月至6月,H股价格普遍上涨,交投活跃,国企指数亦上升约40%。 2001年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的持续好转,恒生国企指数终于反复走强,去年底到今年以来走出让周边市场瞩目的上扬行情。尤其是近来,其股价已直逼A股价格,青岛啤酒更是再开先河,H股价格超过A股。 从今年上半年国企股的表现来看,国企指数从年初的2007点,上升到11月14日的3785.06点,半年升幅接近90%。7月14日在恒指第三次破万点时,10大成交金额股份中国企股占4席,29只国企成份股中,17只创52周新高,可见国企股在港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经过跌宕起伏的五个时期,H股在香港市场可以说是“百炼成钢”,一些业绩优良、增长稳定的行业龙头成为香港股市的顶梁柱。如华能国际、中国联通、中国移 动等。尽管2000年以后,有深高速、中国石化、中国联通等数十家H股公司回内地发股融资,但这些公司在香港市场的魅力依然不减当年,近半年来H股走势超越恒指就是明证。 极目远眺,H股市场依然是一路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