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沪深两地B股市场均呈现一种小幅的震荡走高格局,但成交量又萎缩到了地量水平。走势相对比较强劲的是东南电力、大众出租、深万科等一些蓝筹股,而深市一些ST股票也排在涨幅榜前列,表明业绩好坏并不是市场选择股票的唯一标准,股票的涨跌有很强的随机性,体现了大盘没有方向的盘整市道。
对B股而言,技术形态以及指标都是没用的,只有成交量才能说明问题,如今这样低迷
的成交量,就是形态再完美,也难以向上突破。出现这种走势的原因就是政策上的左右摇摆。本周一,中国证监会副秘书长汪建熙说,中国政府正在考虑成立认可本地机构投资者(QDII)机制,以容许在资本帐项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国内投资者往海外资本市场进行投资,而他谈话中所指的“海外资本市场”在当前即指香港证券市场。记得今年3月开始,H股市场风起云涌,低位反转,吸引大量的B股投资者。但中国证监会三令五申地强调,大陆居民不得将外汇带出中国大陆,并采取了非常严厉的措施对这些资金进行截流。与现在的论调,前后相差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而且出现在B股对内开放政策完全失败的情况下,使B股投资者更加迷惑,摸不清方向。
虽然客观上讲,真的要推出QDII机制,尚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制定可行性报告和被批准,这并不是目前需要担心的问题。但是,中国证监会官员目前对此事的频繁提及,对B股股民心理上有不小的打击。B股市场是个政策市,在政策定位模糊的情况下,再出现政策上的资金分流压力,使得场外资金非常顾虑,造成目前这种成交低迷的局面。
然而,媒体上刊登关于B股的利多消息也不是没有:继华安与JP摩根签订成立中外合资基金公司联合工作小组协议后,美国富兰克林坦伯顿基金集团又与广发证券达成了设立合资基金公司的协议。据国家信息中心高层透露,目前,还有大鹏、富国等基金管理公司有成立合资基金的意向,据估计到明年上半年第一批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将会陆续浮出水面。另外,华尔街证券行预测,美联储将实现今年的第9次降息,中国入世在即,境外资本看好中国大陆的市场,这些都是对B股的潜在利多。
当然,最直接的影响是A股市场的走势,虽然新股又重新发行,周二A股出现下跌,但并不表示大盘继续走熊。根据基金的季报,基金平均持仓都在三成到四成,场外资金远多于场内资金。如果A股能走出盘局,将对B股有一定带动作用。总之,短期内B股将因为政策不明朗,成交不活跃而陷入盘整。但不少价值型的股票已经明显有大量主动性买盘涌入,它们就代表了整个B股市场后市的方向,一旦中外合资基金投入运作,B股会重新迎来新的大行情。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