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与狼共舞 圈地重组上市之后的苏宁 (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31日 17:10 中国经营报 | |||||||||
主持人的话:得渠道者得天下 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商业打造新富豪的时代。
继国美总裁黄光裕荣升内地首富之后,苏宁在证券市场也表现抢眼。在良好季报的刺激下,7月登陆深圳中小企业板、发行价仅为16.33元的苏宁电器,上周的股价一度最高冲到50多元,成为目前沪深股市当之无愧的第一高价股。董事长张近东身价也水涨船高,按照他持有的3800万股以每股50元的面值计算,其个人所持有的股票市值高达19亿元。苏宁电器上市只有短短3个月,董事长张近东个人持股的账面财富就增加了7个亿。 这也许正验证了家电业的一句名言:得渠道者得天下。 在张近东眼里,财富只是天下的一部分,对于商业连锁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人脉。多年来,凭借张近东个人魅力搭建的雄厚的人脉资源也是苏宁今日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生于江苏的张近东,兼具北方人的豪爽与南方人的缜密,待人接物一向礼数周全而且真诚义气。正是这种性格使他结交了各行各业的众多朋友,也催生了今日的苏宁。 苏宁电器于1990年靠批发空调起家,当时空调市场供不应求,货源很紧张,掌握了货源则意味着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张近东就是在朋友的支持下,进入家电行业,淘到了“第一桶金”。 2004年7月22日,苏宁集团在深圳为正式登陆中小企业板举办的晚宴,俨然成了家电大佬的私人聚会,海尔、康佳、创维、长虹、TCL、科龙等国内著名家电品牌的领军人物纷纷到场,甚至包括已经鲜在公众场合露面的春兰集团总裁陶建幸、美的集团董事长何享健、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等等。 苏宁这种“一呼天下应”的气势,一方面得益于在家电行业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形成的、以商业企业为主导的行业地位,另一方面则是体现了张近东人脉经营的老到。 张近东与生产企业的深厚友谊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在生产企业不景气的时候,各品牌一年一度的经销商会议,张近东只要有时间,就会亲自参加,并按主办者要求发言、领奖,虽然大多数的经销商会议本质上只是一个联谊会。张近东坦言:“其实我现在已经不负责具体业务了,去了并不一定解决什么问题,但如果企业一定要我去捧场,或者认为我在会好一点儿,那我一定会到场。” 而在苏宁每年组织的工商协作会议上,张近东肯定是喝得最多的,他认为酒可以代表他的诚意。 对待合作伙伴如此,对待苏宁的内部员工也是如此。 苏宁是一个地道的民营企业,但苏宁的管理层并没有一个张近东的亲属,是一个相当职业化的团队。苏宁上市积聚的财富也没有集于张近东个人,他个人直接和间接控制苏宁电器42.12%的股权,苏宁的其他管理高层还将持股至少30%以上。正如许多媒体评论的那样,苏宁上市打造的是一个“富翁团队”。张近东深谙“钱聚人散、钱散人聚”的道理。也许正因如此,苏宁的管理团队一直比较稳定。张近东也表示,发自内心地感激自己的管理团队。 如今,苏宁电器集团已成为公众上市公司,如何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应该是张近东所面临的又一个重要的课题。 八卦老板 苏宁上市让你坐拥十几亿身家,你对财富的看法是否有了一些改变? 最初下海经商,就是为了多赚点儿钱,改善自己的生活。所以,当时一个人单打独斗,什么能赚钱就做什么。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个人的目标必然会随之调整。 包括我在内的一些苏宁的管理层早已远离了为赚钱而做事的心态,真的就是一种责任,一种对员工的责任,一种对社会的责任。如果没有这种责任感,就不会去考虑上市的问题了。 十几年的商海生涯,你认为最难的事是什么? 我体会最深刻的就是上市这件事。今年4月在北京进行上市准备的时候,我感到很有压力,是以往创业那么多年都没有体会过的一种感觉,至今还记忆犹新。上市的过程真的是非常的严格。 你认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就是“勤奋”两个字。做企业,不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哪怕一天不努力,甚至一分钟不努力,企业可能就没有了。特别是现在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我想就连微软那么大的公司如果不努力,也将马上被淘汰。 你认为你个人在企业的成功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创业时,领导者很重要,要身先士卒去打拼。苏宁发展到今天,讲究的是“无为而治”,我从内心感激我们的管理团队。 张近东,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1963年生于南京,大学本科学历。198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专业;1985年至1989年任职于豪威集团;1990年至今任苏宁电器集团董事长;2004年度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