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景天编辑:刘元煌
毫无疑问,就在10月26日,徐明所主导的“足球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中国足协也答应了“革命党人”所提出的一些无关紧要的要求,但对于谁来控制中超联赛这个关键性的命题而言,徐明等输得很惨。
说到底,这是一场行业巨头和行业管理者的较量,争夺的是对行业的控制权。很明显,徐明对此曾谋划过很长的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安罢赛事件的发生,对于徐明来说是难得的一个契机,他在极为敏感的时间迅速出现在了声援国安的阵营当中,并马上飞到北京和国安的几位老总共同站在媒体面前,已经表明他介入的决心。而随即让属下制订出长达近20万字的“革命宣言”。并接受各大媒体的专访,也宣示了他的“野心”和欲望。他是希望借助国安事件,把自己的革命主张在全国铺开。
不过,从一开始,其实就注定了他这次革命的悲剧命运。
刚开始踌躇满志的徐明,希望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重量级盟友,他也确实找到了,当时著名的张海系总头张海和双料博士的张曙光(代表辽宁)等快速加盟到徐明的阵容当中,当然,还有早就对足协不满的北京国安。不过,徐明的这些盟友虽然支持徐明的态度比较坚决,可他们很多人都属于自身难保,到最终和足协摊牌时,不但没有起到支撑徐明的目的,反倒要徐明在旁边扶持。由于各地体育局等强力支持中国足协,最初的所谓7家俱乐部(七君子),最终几乎除了实德系中的四川俱乐部和本就无所谓的北京俱乐部外,徐明很难再找到真正的强援。
26日的投资人大会之后,曾经流传着饶有意味的传闻,虽然目前很难考证这些传闻的真假,但有这样的传闻出现,至少说明了“革命党人”的尴尬。
传闻说在投资人大会开始之前,中国足协的联赛部主任郎效农就风风火火的进来,手中拎着一张传真纸,这份传真是由深圳足球俱乐部发给中国足协的,明确表示因为工作忙碌,深圳俱乐部这次将不派出代表参加本次会议,但深圳俱乐部明确表态,坚决支持中国足协的领导,并支持足协做出的各项决议。当时,就有人提出张海的与会人资格,并敦请张海离席。这时徐明只好站起来,他说希望大家能尊重一个以前的投资人对足球的热情。不过,此话刚落音,足协方面的一位官员就直言,徐总,要是照你的说法,我们是不是该把已经退出的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还有红塔俱乐部的董事长都请过来开这个会?徐明一脸尴尬的坐下。而此时的张海,把早已准备好的深圳俱乐部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拿了出来以证明自己的身份,试想,一个一直要把营业执照的复印件揣在怀中的老板,能对其他人产生什么影响力,又能得到多少人的尊重?
还是阎世铎示意不要纠缠这样的小事,他允许张海继续留在会上,但就这一下,已经严重挫伤了“革命派”的锐气。
随即,徐明示意自己的办公室主任赵兴伟给各个代表发材料,说明是《十六大文件》,但实际上,向每个人发放的是提出要改革的7家俱乐部形成的一项决议。阎世铎看到了这个文不对题的材料,当时就冷下脸来,“你们这是在公然挑衅中国足协的权威。”然后,他语气重重地说:“你们这么做非常不严肃,完全不讲信用。我可以告诉你们,我个人可以不干,甚至我们这个班子都可以不干,但你们要记住,中国足协永远都会是中国足球的领导者。”
此话一出,镇住了在场所有的人,徐明马上承认是手下人的工作失误,并命令服务人员马上把刚刚下发的文件都收了回去。
对实德方面的另一个重大打击就是24日在主场与沈阳队的联赛。实德方面的经验不足和犹豫不决,让老江湖阎世铎占尽了先机,最终实德队方面被定性为罢赛。这次罢赛,使徐明在此前做出的一切铺垫几乎都化为泡影。此前曾经有理、有据、有节的“革命派”,至少曾经得到了很多球迷的同情,但此事一出,几乎所有以前的动摇者,都坚决地站在了要求处罚实德的行列中,实德的犹豫不决,等于已经拱手把主动权交到了中国足协手中。一位中国足球界的著名人士在评价此事时说:“本来实德是握着剑的,但就这么一闹,等于把剑柄递到了阎世铎的手中。”
此时徐明的把柄已经完全落在了中国足协的手中,在关键性的投资人会议之前,发生这样的事情,“革命派”的底气几乎完全被泻掉了。
中国足球职业化11年以来,还没有哪家俱乐部真正在足球俱乐部的账面上赚到钱。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很多地方足球俱乐部,都在仰仗地方政府的鼻息。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有一些俱乐部通过政府部分的各方面优惠政策(如地皮、减税等),在其他方面得到了相应的补偿,甚至发财。不过,随着政府改革的进行,类似这样的优惠在某些城市已经逐渐消失,这也是为什么这次闹的大都是民营企业,而国营企业中除北京国安外,还没有哪家站出来支持变革的原因。
投入了大笔资金,但又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对于商人来说,是最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中国足协在中超联赛上的经营和管理的混乱状态,使这些民营资本看不到任何出路。要么不干,要么彻底的变革,把权力从足协的手中抢过来,自己按照纯市场化规律去运作。这就是这次革命派的基本主张。在这种大背景下,就必须寻求变革,而体育产业未来的光辉前景,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的利益,也着实吸引了以徐明为代表的富翁群体。这次要求改革的过激举动,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出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