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三星的挑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0日 18:34 《21世纪商业评论》

  

  三星的挑战

  如果说这种犹豫是一种谨慎,那么索尼对于新兴市场的忽视就是一个不能原谅的麻木
。这家老牌公司被经验主义捆住了手脚,以至于在中国市场打起了盹。在中国市场上,它的反应比起韩国厂商就像相扑一样慢腾腾。以三星和LG为代表的韩国企业已经领先于以索尼、松下、东芝等日本企业。LG电子CEO金双秀毫不讳言说:“LG和某些日本企业的区别在于,它们可能会把产品中不好的部分转移到中国来销售,但LG却是把最优秀的技术和人力投入到中国。”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源于日本企业僵化的经验。一直以来日本企业更为倚重美欧和本土市场。索尼产品以其高消费目标群体为荣,消费能力稍逊的发展中国家及中低端市场被认为“可以慢几拍”。一批产品过段时间才会在这个市场中成熟。但新兴市场增长的势头完全令其大跌眼镜。中国消费电子行业自1995年以来一直发展迅猛,年增长率基本为20%。2003年数字消费产品销售量增长了22%,预计今年中国的消费电子业销售额将达到496亿美元,到2007年中国的消费电子业销售额将达到940亿美元。

  “索尼在中国市场上犯了一个错误。”一位索尼发烧友抱怨,“索尼的新产品不是买不到,就是买不起。”他只好辗转到海外购买最新索尼产品。

  就在日本企业死抱“高端高价”信条的时候,韩国企业却拥有全面的中国市场攻略。三星的价格策略是“品质与设计与索尼相比各有千秋,却又没那么贵”。在手机产品线上,三星历来的策略是高价推出新产品,同时迅速用降价后的老产品占领市场。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让中国老百姓知道三星是高端品牌,又有能力消费其时尚产品,从而使三星立足高端而上下通吃。

  由于日本厂商新技术在市场投入的速度不如韩国厂商快。其技术优势也无法显现。这样,索尼的价格成为自己的一个陷阱。三星采取了盯住价格的战术,“我们的价格策略是比索尼低5%。”三星北京分公司销售总监陆祖荣说。

  本地化生产与凌厉的价格攻势双管齐下,使三星DV在去年下半年销量轻易逼近索尼当年在华20万销量的一半。三星手机在2002年以优异业绩超过了索爱(索尼和爱立信的合资产品)。手机战场的失利,完全动摇了索尼在消费电子领域的顶尖地位。

  此外,韩国企业也很会打文化牌。三星在广告宣传策略上极力取悦年轻消费群:在北京举办WCG世界电玩大赛,赞助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在内的许多体育活动等等。“我们要借此塑造一个健康、有朝气、有创意、有文化的品牌,进而刺激数字产品的消费。”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总裁金泽熙表示。这时,索尼执行副总裁大木充不得不承认:“索尼本来应该采取的年轻化与积极策略,现在却成了三星的主要做法,我们应为此反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