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产品之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0日 18:02 《21世纪商业评论》

  

  产品之痛

  事实上,双方的本土化之痒早非今日才有。

  一份内部JV商业谈判纪要表明,1992年,双方在湖北武汉建立合资工厂时,对新公司的架构曾经各执一词。当时的焦点集中在对销售部门的控制上,法方希望能由一个雪铁龙派驻的副经理专门负责产品销售,其他下属部门能对销售提供各种支持;而东风方面认为,销售部门与新公司的各部门之间应该是平等关系,不应该有专人负责,在此基础上,东风建议设立宣传部门,平衡各方利益。

  但是最后争论的结果是,神龙照搬雪铁龙在法国的操作模式。

  据参与东风与法国PSA集团谈判的人士介绍,神龙现在的公司架构完全照办PSA在法国的模式,下设东风雪铁龙和东风标致两个事业部,有两套管理班子。同时东风本身也有一班管理人员介入其中,就雪铁龙而言,其要受到这两班人马的管理,一方为雪铁龙的利益着想,一方为东风的利益着想,其间的摩擦一直在持续。

  其中,具体引进中国何种产品成为双方分歧中最大的焦点。

  雪铁龙在法国本土的产品序列依次为AX(替代产品为C3)、SAXO、ZX、XANTIA、XM(之后是C5)等五个层次,在推出中级车富康首试中国市场之际,双方对这款两厢车是否打家庭用车的牌,一直没有得出最后的结论。结果是,神龙花费1.5亿元对富康进行改型,推出富康988三厢车。

  而被誉为“救命车”的毕加索的命运更是说明问题。2001年9月,这款中法双方酝酿了3年之久的主打产品终于亮相,排量为1.6L。正是这个排量,使得在毕加索下线的同时,业界就有评论认为,这款车救不了神龙。

  今年这款车的表现也没有给神龙带来足够的颜面。1~7月份,其销量为2280辆。毕加索不能担当东风雪铁龙的主力产品。按照PSA北京办事处的人士分析,1.6L毕加索推出后,市场反应非常不理想,一个共同的看法是发动机的排量太小,“有小马拉大车”的感觉,消费者希望雪铁龙能增大发动机排量。但东风雪铁龙迟迟没有动作。

  直到一年之后,毕加索2.0L才面市。在各大厂家争相推出新产品的时候,毕加索被淹没了。PSA的这位人士说:“毕加索的升级太慢了。”

  曾经有消息称,之前,神龙也希望能拿到1.8L的毕加索生产权,但雪铁龙的要求是神龙生产1.6L,雪铁龙通过其营销网络在中国销售进口车1.8L毕加索。

  产品是企业的生命,中法双方产品上的分歧继续存在,在企业管理上,东风雪铁龙法国式的管理方式,不能为解决这些分歧拿出任何可行的方案。

  不愿意降低利润换取成本优势,也不愿意避开竞争最激烈的中级车市场,雪铁龙在中国市场继续表现固执。

  毕加索之后,雪铁龙继续用中级车进攻中国市场,双方选择了塞纳。也正是这款产品再次撕开了旧伤口。

  在将塞纳引进中国之后,因为雪铁龙并不打算在中国进行本地化配套,其总车成本的60%~70%需要进口,因此整车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即便给经销商的返利也没有太多变化。一份来自武汉某经销商提供的内部流通文件表明,在塞纳系列4款产品中,其返利在1.24万、1.27万、1.38万元等不同的水平。

  最糟糕的是,在竞争对手竞相降价的时候,塞纳只能维持原来的价格,否则利润不保。在维持了1年多的时间之后,雪铁龙已经不能承受由此带来的压力。佛尔兹宣布在法国本土停产这款车的同时,神龙也只有做出同样的取舍,为了稳定已有消费者的信心,只能以订单生产的方式向外界传递这一信息。

  在中国呆了12年之久的雪铁龙推出的多款新产品销售不畅,最大的原因正是产品并不符合中国人的胃口。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