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行业专题--石油业 > 正文
 

中海油首席财务官邱子磊解密海外资产收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4日 14:04 21世纪经济报道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兵家大忌:“争夺石油资源”的急进式收购冲动

  2001年底,中海油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海外上市旗舰的掌舵人——卫留成在录制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的前几分钟,把我拉到一边悄悄地问,“我可以透露鲨鱼计划吗?”

  “节目什么时候播?”

  “1月8日。”

  “只能暗示,不能详述。”

  在节目最后,卫总结后说,“你们在一个星期以后,如果突然听说中海油花了六亿美元在国际上并购了一个很大的油田的时候,我希望你们不要感到惊奇”。次年1月18日,中海油向全球宣布以近50亿人民币收购西班牙瑞普索石油公司在印尼的全部油气资源权益,共购得权益储量近360,000,000桶当量的可采探明油气储量,外加1亿桶左右可能的额外储量及当年4千万桶当量年产量的油气资源,一举跻身为在印尼最大的海洋石油生产者。

  三年收购大动作

  从经营效益来讲,中海油的2002年初对瑞普索公司印尼资产的收购算是逮住了个机会。收购是在20美元/桶的油价下做的,二年来,油价居高不下。中海油在短短两年中已回收了60%以上的净投资。这种业绩使当时将信将疑的国际市场和业界有点相信这个收购举动确实是个“好运”的商业行为。

  随后,中海油又发布以近29亿人民币代价收购世界最大规模、最优质的液化天然气生产项目——位于澳大利亚西澳洲,西北大陆架项目(NWS)约5.6%的权益。这个由壳牌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必和必拓公司、澳洲伍德赛特石油公司、雪佛龙德士古石油公司等世界石油大鳄共同拥有的项目堪称全球液化天然气生产项目的明珠,中海油购得权益储量达2亿多桶当量的天然气储量,收购价不到2美元/桶。

  是年年底,中海油又投入近23亿人民币,购入英国石油公司在印尼的液化天然气开发项目,东固气田的12.5%的权益。到2004年初,又利用股东英国天然气公司向日本公司出售股份的机会,行使“优先购买权”,在该气田增持了4.5%的权益,中海油此时已拥有这个被称为最有潜力的“处女”液化天然气生产项目,储量足以供应用气大国几十年的巨型气田的17%权益,收购天然气储量在四亿桶当量以上,成本仅370,000,000多美元。

  2003年10月,中海油宣布与雪佛龙德士古石油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就中海油入股澳洲另一大气田,储量在20多亿桶当量以上的高庚气田达成初步协议,预计涉资数10亿人民币以上。

  中海油的海外征战并非一帆风顺。2003年初,中海油宣布以51亿左右人民币收购英国天然气公司在里海哈萨克斯坦境内的超大型油田,喀什干油田8.3%的股份。喀什干油田估有130多亿当量的储量,里海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另一个中东型的丰油区,以这样的代价(约50美分/桶)购得10亿桶以上的储量,处于这样一个储量潜力丰富的地区,是所有石油人的“梦幻之做”。中海油以及中石化在同样油田上的相同收购计划在宣布一月以后,被美、英、意、法的五个石油公司股东以“优先购买权”的形式夺走。

  至此,中海油在登上国际资本舞台短短三年中,已购得权益分额储量约10亿桶油气当量的海外资源,相当于上市时中海油全部资产的50%,共耗资约13亿美元,但桶油单价低于1.5美元(目前油价每桶40美元)。

  “争夺资源”还是“生存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发展,能源瓶颈现象日益突显。国内外有识之士对中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纷述已见,大家关心中国雄心勃勃的经济发展计划是否会受制于能源供应。再次,由于石油是全球性战略能源,全球都很注视中国决策者是怎么看待能源的状况以及其政策取向。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能源政策影响其外交、防务、周边关系以及整个经济政策。

  2002年8月在中海油宣布了印尼油气田和西北大陆架的收购后,美国纽约时报引用了一名美国官员的话说,“(中国)对石油天然气进口的依赖不断加深,这会极大的增加石油资源供应的风险,进而会损害中国保证石油供应安全,经济和政治稳定的能力。”同篇文章还说,“中国人正试图在亚太地区的其它地方购买石油,这些地方包括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

  多年来,不受政府控制的西方石油企业一直不断地在全球范围内扩展。普遍认为,这些石油公司的并购行为受自身生存发展动机所驱动,是企业为增加自身竞争力而做的。

  石油企业的上游资产,即油气储量,是会自然枯竭的资源。某个矿区矿源里的潜在储量,不管多么丰富也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被开采完的。石油公司,如同所有从事自然资源利用的公司一样,必须不断寻找新的矿源来确保其发展的可持久性,并且减低公司日常经营的风险。因此,像中海油这样的石油公司在自身传统矿区以外的地区扩展是“生存发展之争”,目的在于保障公司有长期发展的生存空间和降低风险。

  如果一个公司的海外收购单受政治目标指引,“争夺资源”式的收购应该只关心怎样极大程度地争取储量、产量。作业成本和经济价值不会是主要决策依据,管理者的决策环境比较复杂。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公司的海外收购是为自身的竞争力而考虑,管理行为就简单得多了。成本、回报和其它经济效益就是决策的主要依据。

  “生存发展”式收购的后果之一也为公司和股东“争夺”到了资源,并且是高经营质量的资源。

  “争夺石油资源”陷阱?

  在过去五年中,由于中东局势的不稳定,需求增长幅度加大,全球石油供应紧张,许多国家对石油供应安全性的政治担忧日益增长,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主要消费国一直在致力于寻找各种途径来确保供应。现在,外界认为中国也面临同样的抉择。但有专家认为,既然石油商品价格是全球性的,高油价会刺激投资,供应能力会因此增加,油价就会回落,供应紧张会得以缓解。市场认为在一、二年中,全球石油供需平衡就会趋于正常。这就决定了只是出于政治考虑,而高价购买石油储量的管理行为并不是最好的策略。

  在这方面,日本的案例就很有借鉴意义。日本长期以来作为主要石油消费国,没有本土储量和产量,几乎所有的日本石油需求(99.7%)都是靠进口,80%以上来自中东。为了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性,自1967年以来,日本就设立了国家石油公司并设立了国家石油勘探基金,鼓励其它公司投资海外石油资源。自创立以来,由于其不顾市场、经济规律,一味追求“争夺资源”,日本国家石油公司累积了庞大的债务和巨大的经营亏损。2003年,日本国家石油公司帐面有80亿美元的债务,同期有14亿美元的亏损。美国战略咨询公司布氏.爱伦和汉密尔顿公司受日本产业经济部委托研究了日本国家石油公司后指出,日本“争夺资源”的产业政策使公司丧失了盈利的动机,其结果并没有增加日本的石油供应安全。

  日本在收购海外油气资源的经验揭示了“争夺资源”策略的根本性问题。它首先是没有考虑“危机”的暂时性——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禁运引起的供应紧张是暂时的,其后十多年,尽管全球需求拾阶而上,但全球供应都很充足,油价也很低。其次,其经营活动本身的动机是政治考虑,而不是经营效益,这种忽视市场和经济规律的行为更快就导致了无效、低效行为。它并没有因此而降低了日本对石油从某些地区进口的依赖性,也没有为日本的供应安全性增加保险系数。最近日本政府对其的重组也表明了政府意识到这种政策的失败性和由此造成的巨大额外成本负担。

  借势再扩张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业务有其独特的挑战。拥有储量,固然是重要,但该业务的价值是在发现储量和将储量从地下开发出来变成产量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无视经济效益地开采不如买油。储量类似于地产商的地,土地固然有价,但同样一平方米地,位于北京河北农村的价值却是相差甚远。具有竞争性的勘探成本和生产成本是石油公司致胜的关键。因此,勘探找储量也好,买储量也好,开采是否有效益是决定供应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关键,它决定企业能否长久生存。

  在世界市场上,一个石油公司如不能增加储量和产量,命运将是被吞并。矿源多样化和寻找新储量源是石油公司为“生存发展”而收购的最根本原因。许多大型的世界级石油公司有分布很广泛的资源基础。而三大中国石油公司和其它国有石油公司一样,资源地很单一。这是风险极大的经营状态,这种高风险的资产状况是供应安全的极大隐患。这种隐患需要靠石油企业“走出去”才有可能解决。所以卫董事长当年提到“要打世界杯!”

  自上市以来,中海油管理层每年会评估大约100个左右的海外投资项目。我们最终可能只选了几个具体的机会去落实,那些项目符合前面提及的商业及战略的标准。战略和财务因素都是我们衡量某个资产值多少钱的考虑因素。最终的决定因素是考虑和反映了这些因素后的财务模型下估算出来的投资回报。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作为一个小公司的优势是很小的,我们必须找到并善用自己的一些独特优势来帮助提高收购的成功机会并确保效益。

  在我们已有的经营区域——中国沿海,中海油成本极具竞争力,我们竭尽所能保持这种竞争优势,因为它对维护我们善于经营管理的信誉很重要。这种信誉影响到中海油是否被视作可靠的经营者而为市场及掌握资源的所在国政府创造价值。这个优势可以让出售资产的公司放心——没有一个严肃的公司希望看到新业主是个“败家子”,我们因此曾在一些不是出价最高的收购机会中得到机会。

  很少有一家石油公司有象中海油这么多的合作伙伴。这种合作历史以及合作经历使中海油对很多石油公司来说是一个“熟悉”的名字,这种熟悉感容易使一个油气项目上的其它股东接受中海油,油气勘探开发的很多项目是多家公司合作的。

  中海油的另一个优势是相对外国石油公司的,就是它是国家控股公司,对中国的能源需求把握较准,市场开发也容易一些。中国能源需求增长较世界平均水平高,潜力也大。但将这种广义的市场优势转化为中海油的商业优势是要动点脑筋的。我们的着眼点在天然气市场,而不是石油。因为原油买家要比天然气买家多,原油储量的拥有者市场选择就多一些,我们的谈判筹码就因此少一些。天然气则不同,这是个买方市场,我们因此购得的西北大陆架、东固以及潜在的高庚气田权益都是这方面的杰作。这种策略的好处不只是优惠购得储量,我们在上游项目的股权让我们很好了解气田的运作情况,加强供应的可靠性。

  在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出售的资产,英国天然气公司出售喀什干油田的实例中,中海油的灵活性和决断是成功的主要因素。我们对市场的敏锐还让我们在利息率很低的时候,在帐面上还有10多亿美元现金的情况下,在外界对此举甚感困惑时,果断地举债融资10亿美元,为收购准备了充分的财务资源和强烈的市场信号。中海油被国际业界认为是有决心和有钱能快速决策的收购者,这种名声使机会自动找上门来。

  卫留成曾说过,“中海油的并购不是一种急进式的单纯以资产规模扩大为目标的投资扩张,不是为了博得资本市场的一声喝彩,而是立足企业长期发展,以利润指标和是否增加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作者为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本文刊于《给财经记者讲课》一书,现获作者授权独家转载,有删节。


邮件订阅:
  订阅《新浪股市特快专递》,您将免费获得经过精心挑选,把握市场脉动的投资信息。请在下面填写您的E-mail地址。
Email: 订阅 退订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海油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