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包装业 > 正文
 

利乐增资中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4日 12:10 南方周末

  □本报驻京记者 程涛

  这次大手笔也可以理解为利乐采取政府和民意公关的一种途径,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满足中国液态奶市场强劲增长的需求

  利乐是谁?你或许不知道这个名字,但你肯定接触过它的产品。伊利、光明和蒙牛是
中国乳业市场上的老冤家,但它们用的牛奶盒等包装材料都来自这家瑞典公司的产品。

  9月23日,利乐包装(北京)有限公司新厂正式落成。这是瑞典利乐公司在责难声中的一次大手笔投资,也是时隔两年之后利乐在北京投资的第二家合资工厂。

  “新工厂的建成,完成了利乐在北方、华东和华南包装材料生产基地的布局。”利乐中国总裁李赫逊说。

  实际上,从今年以来,利乐一直处在一片质疑与责难声之中。这次大手笔也可以理解为利乐采取政府和民意公关的一种途径。

  产业垄断是趋势?

  关于利乐的各种争议是从2003年开始出现的:高市场占有率导致被中国国内的竞争对手斥为垄断;进行产品搭售;拒绝本土化,等等。一时间,利乐成了群起而攻之的对象。

  利乐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跨国公司,因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液态食品加工与包装公司总是隐藏在饮品公司的身后。利乐不同于可口可乐等消费品,它的产品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所以自1972年进入中国以来向来没有什么太高的知名度。

  但知名度较低并不代表利乐是一个应该被忽视的公司。业内的说法是,就容量为250毫升的饮料而言,利乐包装成本占了产品出厂价的50%;就容量为1升的饮料而言,这个数字是30%。国家工商总局公平交易局发布的《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中指出,利乐在中国控制了95%的无菌软包装市场,居于绝对垄断地位。

  “在饮料包装方面,我们做得比较早,所以我们在中国的发展也比我们的竞争对手快一点。”利乐首席执行官蔡尔柏(Nick Shreiber)这样解释利乐的“绝对垄断”地位。

  国家工商总局公平交易局反垄断处人士曾公开表示,在华跨国公司表现出来的限制竞争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滥用市场优势地位。而在华跨国公司滥用市场优势地位,主要是通过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等三条路径来实现。

  那么,利乐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似乎就可以理解为力图从投资方向来加强对市场的控制,是依靠市场的力量来保持利乐在行业的绝对领先地位。

  “目前我们客户的竞争很激烈,自从中国市场开放以来,这个市场给了我们很大的机会。中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机会。”蔡尔柏认为,“我们一般帮助客户建立他们的品牌,支持他们在中国某一个区域推广他们的业务。”

  据称,利乐的客户包括伊利、光明、三元、蒙牛、娃哈哈、汇源等中国的乳业及果汁饮料行业巨头。利乐在中国则建立了800多条生产线,只要这些生产线能保持稳定的生产,利乐就能源源不断地向它们提供利乐包装纸。目前在利乐所在的行业里,盈利几乎都来自于包装纸的销售。

  作为利乐在中国的最大客户,伊利最初只是一家小型乳品厂,主要服务于呼和浩特周边地区。自1997年伊利向利乐购买第一台灌装机,截至2002年底,利乐已经为伊利提供61条生产线。

  利乐的包材公司从乳业包装纸上获取了大量利润。乳业企业必须承担这部分成本,而它们大多把这部分包装费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让他们承担。这是利乐所受指责中最关键的。

  利乐的应对是推出“更适合中国市场的包装材料”。李赫逊说:“我们在几年前就开始做利乐枕,这是一种比较低廉的包装系统,它保护牛奶的功能是非常好的,在保护期内,客户拿到牛奶还是可以保证新鲜和无菌状态。以后如果有需要,我们还是会继续发展更适合中国市场的包装材料。”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希望中国乳业、中国饮料行业都能够健康地发展,提高各自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超越单纯的价格竞争。”利乐中国总裁李赫逊认为。

  随着中国在各个行业开始取消审批和准入牌照等,乳业包装也将会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市场。跨国企业的主导性优势会越来越明显,本土企业如果不悉心应对,很难与之抗衡。

  跨国公司抢食中国市场

  由瑞典利乐公司与中方伙伴共同兴建的这家液态食品包装材料生产厂总投资超过6.2亿元人民币,年生产能力可达60亿个常温无菌包装。

  身处垄断漩涡之中的利乐,为何此时在中国加大投资呢?来自利乐的解释是,这出于利乐进一步满足中国液态奶市场强劲增长的需求。

  近年来,中国牛奶总产量不断提高,液态奶在乳品消费中的增长又最迅猛,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专家预测未来5年乳业产品销量将以15%以上的幅度增长。

  “利乐正是着眼于中国液态食品消费的强劲需求,通过建设新工厂来增资扩产,是促进中国乳业及消费市场跨越式发展的积极举措。”利乐首席执行官蔡尔柏对中国充满了期待。

  中国乳业市场的崛起开始为包装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2001年全球净销售收入为76.5亿欧元的利乐毫不吝啬地将大把钞票撒向中国市场。从1994年由利乐控股75%的利乐华新包装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利乐已经完成了它在中国布局的第一步:在上海、北京等9个重点城市设立办事处;在北京、佛山、昆山分别有4家合资工厂,并建立起遍布全国各地的分销网络,其中国总部也正式由香港迁至上海。

  而从2000年起,利乐在中国一直以20%以上的增长速度迅猛发展。2003年,利乐中国的包材销量更是突破了77亿包,中国已经成了利乐在全球最大的市场。在销售额上,中国业务已经超过了利乐全球业务的10%。

  2002年,利乐总部批准了在华约1亿欧元的投资。

  “我在利乐工作了23年,以前从没看到过公司在哪个市场像在中国这样,一下子投资这么多。”利乐中国总裁李赫逊说,“到2004年底,我们在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2.14亿美元。”

  利乐的巨大投资也为它赢来了成正比的巨大回报。来自中国包装工业协会的资料显示,伊利、光明、三元、蒙牛、娃哈哈、汇源等中国几大乳业、果汁行业的品牌都毫无例外地采用瑞典利乐公司的无菌包装生产线与包装材料。

  但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也可以理解为利乐采取政府和民意公关的一种途径。

  中国包装行业有20多年历史,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从综合水平来看,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利乐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遭遇到来自中国同行的竞争。因此在今年以前,利乐都在中国默默地渗透着自己的力量,这种风格与共同来自瑞典的跨国公司如爱立信、宜家等并不一致。

  但是现在,利乐再也无法保持沉默,因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已经日渐国际化。昔日的竞争对手美国国际纸业公司、OI公司、澳大利亚ACI公司和法国圣戈班公司等等纷至沓来,不约而同地在华投资办厂,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

  “我觉得中国现在推行开放市场的理念,竞争在市场上是一种自然的规律,我们也了解到在中国这么大的市场,竞争对手一定会很强劲,一定会越来越多。”蔡尔柏开始感受到了压力。其中,最大的对手是来自瑞士的竞争对手———瑞士工业集团(SIG)。

  2002年,在国际无菌纸包装领域排名第二的瑞士工业集团,开始大举攻入中国市场。11月27日,SIG康美包(苏州)有限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了它在中国的第一家纸盒包材制造厂,总投资额达9000万美元。建成后的SIG康美包苏州工厂将在2004年第一季度正式投产,产能33亿包纸盒。

  “我们确实是晚到了,但作出一个正确的决定却永不为迟。”SIG集团董事会主席EdwinSomm曾经对媒体表露,在中国市场,康美包的目标是未来几年内实现20%到30%的市场增长率,以争取中国市场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实际上,康美包给利乐带来的威胁现在已经开始显现。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康美包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利乐在中国销售机器的价格一般不会打折扣,而康美包实行以低价送机器的方式赢得客户、然后再卖包材的市场策略,已经迫使利乐不得不改变原先的销售手法,也开始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卖出机器。现在,利乐、康美包、国际纸业几乎都采取了低价出售甚至赠送设备的营销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饮料和乳品市场,成本节约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前年年底、去年年初,一盒250毫升的无菌纸包装牛奶的价格一般是2.5元左右,而现在只有1.6元至2元。

  显然,价格战对利乐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李赫逊表示,2004年125亿包产能的实现,不仅可以完全供应整个中国市场,还多出了20%。对于多出中国市场容量的部分,利乐的计划是“销往东南亚地区”。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利乐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