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凡接替张才林任总经理 华泰合谋新现代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 08:40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海兰 北京报道 “我来华泰,是要把它变成一个公众企业,让它成为韩国现代在中国的SUV生产基地。”9月23日,北京恒通华泰本部,受命于危难之时的华泰汽车总经理李广凡面色凝重,信誓 旦旦。在江淮汽车和韩国现代合资事件尘埃落定之后,一直试图与韩国现代合资的华泰现代遭遇瓶颈,合资之梦几成泡影,华泰陷入迷茫。 此时此刻,恒通华泰董事长张秀根舍张才林,起用澳大利亚华人李广凡用意十分明显,虽然张才林两任北京吉普总经理,有丰富的本土销售经验,但在“合资大业”上办事不力,所以只能“暂时休病假”在家,退为李广凡的副手。而在三江雷诺和金杯通用屡任高职的李广凡,有着更深的国际背景和更强的资本运作能力,无疑成为张秀根眼中的上佳人选。 早在几年前,李广凡在三江雷诺任销售部长时年薪就达到了11万美元,如今,为了挖到李,张秀根抛出了多少真金白银,外人不得而知。但借李广凡,张秀根要达到的目的昭然若揭:华泰现代必须实现上市;华泰现代必须和韩国现代保持亲密的关系,并突破产业政策等重重壁垒最终成为韩国现代的合资伙伴。 上市重任 两个月前,带领三个得力部下加盟华泰的李广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有效整合华泰内部资源。华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恒通华泰董事长张秀根是股份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李出任股份公司的总经理。记者采访获知,股份公司只包括华泰现代SUV项目,一直不太成气候的客车业务被剔除在外。 在李的努力下,一个积极运作华泰香港上市的班子已经搭成,为公司的上市做着详尽的准备工作。李广凡强调,这个班子包含了香港最优秀的投行和会计事务所等。因此,对于华泰上市的进程,李广凡满怀信心。“我们香港上市的时间已经基本确定,就在明年6月左右。” “这部分资金需要从上市公司获得。”李广凡对华泰汽车上市寄予厚望。对华泰而言,这十几亿元,对于突破发展瓶颈而言至关重要。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华泰汽车需要资金的项目太多。李广凡十几亿元的估计显然过于保守。 自2002年7月,和韩国现代达成深度技术合作协议之后,华泰现代以技术引进的方式,于2003年3月推出了SUV特拉卡。拿过接力棒的李广凡近期要做的是继续丰富特拉卡的系列车型,在近几年内陆续引进5到8款特拉卡不同排量和配置的新车型。 新车型里最惹眼的是SUV“全能之王”圣塔菲的引入。这款畅销欧洲的SUV已经成为韩国现代多个合作方明争暗夺的对象。而由于圣塔菲进口车销量良好,韩国现代一时间也不会轻易放弃这块“蛋糕”。“圣塔菲要么就不国产,要国产就一定会出自华泰。”李广凡十分肯定地说。 于去年启动的华泰现代一期改造原定计划于2004年3月完工,但迟迟没有完工。李广凡解释说,一期7万辆的产能扩建将推迟到明年完成。主要包括对冲压、组焊、涂装和装配进行扩容,同时新建科技大楼及其他辅助设施一套。 一期工程完工后,到2008年之前,华泰公司计划新增投资12亿元,进行二期工程改造,实现生产20万辆的产能。这些目前看来尚属纸上谈兵的计划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和韩国现代合作,越来越难以预料的前途让华泰汽车不得不为自身的发展留出一条“后路”。就在江淮汽车和韩国现代签约的消息传出后第二天,华泰汽车开始对外宣称试水自主研发的“第三条道路”。核心是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成立了研发中心。而众所周知,汽车自主研发首先是需要大量烧钱的。 华泰上市的结果如何,难以预料。有业内专家预计,即使上市成功,在争取与现代合资的对手争夺中,已经处于劣势的华泰如何能赢得投资者的信心,如何能尽快地融到所需资金,前景不容乐观。 纳入现代百万辆版图 “我们一定会跟韩国现代合资。”在汽车业内摸爬滚打了多年的李广凡自然清楚,赢得投资者的信心,最重要的是抱紧韩国现代这棵大树不放松。所以,把华泰现代纳入韩国现代全球扩张的蓝图之内,成为李广凡们拯救企业的一个核心。 加上起亚,韩国现代目前的汽车产量已经超过了本田汽车,现代公司的目标是跻身全球五大汽车制造商的行列。在韩国现代的扩张计划书里,2007年,将在中国实现100万辆的产能。 华泰现代目前的产能是3万辆,按照计划,明年能够达到7万辆。虽然只是一个较小的份额,因为所有产品系列相对集中,华泰现代仍有一定的冲击现代在中国SUV基地的实力。 李广凡明确表示,韩国现代已经把华泰现代纳入了中国百万辆产能战略框架之中。李的信心某种程度上来自于韩国现代对华泰的安抚。 几乎就在韩国现代老总郑梦九走访北京和多位政府高官沟通,江淮集团董事长左延安出访韩国现代的同时,韩国现代汽车海外部中国区部长具英基访问了华泰汽车总部,与李广凡进行了工作会晤。 双方就韩国现代与华泰汽车在下半年的技术合作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沟通。口才甚佳的李广凡就市场营销战略、销售目标和下半年的推进计划向具英基做了详尽介绍。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具和李之间相谈甚欢。进一步确认圣塔菲落地华泰的承诺也是在彼时作出的。 虽然李广凡对现代与华泰合资事件满怀信心和决心。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9月中旬,江淮汽车和现代合资事宜确定后,受新《汽车产业政策》的限制,韩国现代已经在中国寻找合资伙伴的两个名额已经用完,华泰的合资之路已经被堵死。 “事实上,江淮汽车是韩国(在中国的)第三个合资伙伴。”李广凡的话语里颇多愤愤不平,“他们能够合资,我们也一定能。”李所指江淮是韩国现代的第三个合资伙伴,是把现代子公司起亚包含在内。这样,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已经事实上占据了产业政策规定的两个名额。所以,李认为,江淮已经是“第三个”。这样,有江淮汽车破例在先,华泰并没有不能合资的担忧。 那么,合资之路在何方? 从常规来看,只有被江淮、东风悦达起亚或北京现代收购或吞并,华泰才能合理地“嫁”于韩国现代。此前,有媒体猜测,华泰可能被东风收购,随后被证明为子虚乌有。那么,北京现代是否会成为第二个买家?李广凡对记者否定了所有被收购和合并的意向,称华泰目前不会轻易把自己卖掉。 另一种可能的合资方式是,借上市之机,韩国现代收购华泰的股份,成为事实上的合资公司。原来的技术转让协议作废,韩国现代无偿地为华泰提供车型。 在新闻见面会上,李广凡一再强调说,在华泰汽车所处的胶东半岛,有100多家韩国企业和十几万韩国人,从胶东半岛到韩国的船票只要300元人民币。这样便利的地理和人文条件都为华泰增加了筹码,韩国现代一定不会轻易放弃与华泰的合作。 夹缝中求生存 虽然李广凡的发言里,坚定地塑造了一个以“现代”为核心的华泰形象。但与强大的北京现代和江淮汽车相比,华泰的声音随时可能有被淹没的风险。 由于整个车市下滑,油价上涨对SUV市场的强烈冲击,截止到8月底,华泰汽车仅卖出6000台。有知情人士介绍说,除了个别车型仍在生产外,华泰现在卖的大都是库存车。去年华泰现代总销量号称为1.5万辆,也被业内指为不实。李广凡表示,受客观环境影响,今年华泰完成3万辆的销售目标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相形之下,北京现代正在用尽全身的力气向15万辆的年销量挺进,明年的产能将扩大到30万辆。而韩国现代与江淮汽车组建合资公司协议中显示,合资公司主要用于生产商用车。两家汽车制造商将分别持有合资企业50%的股权,并于2010年前总共向合资企业投资7.8亿美元。新组建的合资企业将在2010年之前达到年产5万台小型商用车发动机、1万辆公共汽车、9万辆卡车的产能。 但是,属于华泰的SUV的蛋糕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小,北京现代即将推出途胜。而圣塔菲迟迟没有落地华泰的一个原因是,江淮也看中了这款车型。在江淮合资已定之后,现代才对华泰作出了正式的承诺。就此,李广凡说:“在欧美国家,圣塔菲享有盛名,已经是一款成熟的车型。而途胜只是一款新车。所以,二者(圣塔菲和途胜)没有可比性。” “最开始和现代汽车接触的是华泰汽车,在北京和现代签约的事情上,我们董事长张秀根先生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华泰是有过贡献的。”李广凡如是说。然而,市场是残酷的。北京现代成为华泰现代SUV市场上强大的竞争对手之一,已成必然。而江淮客车的虎视眈眈也给了华泰不小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