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商学院》2004 > 正文
 

黑马是这样炼成的(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 15:28 《商学院》杂志

  

  出场黑马:海螺水泥(资讯 行情 论坛)

  并购出击 规模取胜

  榜上有名:在2004CBCI排名中,海螺水泥从去年的115名升至第14名,位次上升101位,位居14。

  成绩单: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0%,利润同比增长203%。该企业近几年的表现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之中:2000年其净利润增长94%,2001年78%,2002年30%,2003年则高达180.4%。

  全攻略:低成本扩张

  作战指数:上升101位

  海螺水泥作为一个传统行业的企业,创造了如此高的成长率,不能不归功于其抓住时机的低成本扩张战略。于2002年1月份上市的海螺水泥抓住了两个机遇,第一个是国家加大力度进行基础建设。第二个机遇是企业上市所带来的流动资本。在这两个基础上,海螺水泥又施展高超的并购技巧,在建材市场火爆的2002年和2003年,成功地实现了总资产翻一番以上,每股收益增长近3倍的辉煌业绩。

  海螺水泥的扩张基本上采用以下几种战术:第一,从水泥产销的特点出发,在原材料产地扩大“熟料”生产建设;在沿海无资源、市场发达地区低成本收购小水泥厂并改造成粉磨站,就地生产水泥最终产品,形成了沿江沿T型战略布局。同时,针对产业原材料的紧缺,海螺加大力气争夺原材料。在宁国、铜(资讯 论坛)陵、芜湖、荻港均有石灰石自备矿山。截至目前,海螺水泥已经形成了以上海、江浙和安徽为主,以江西福建为辅,兼顾出口的市场体系。在产品结构上,形成了从矿藏开采到粉末生产到熟料生产和高技术熟料生产一体化的格局。低成本扩张战略的实施,让这个传统行业的丑小鸭迅速成长为中国资本市场上一个魅力四射的白天鹅。

  场外解说:虽然海螺模式从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可以效仿的,因为在传统行业市场平淡的前提下,盲目并购是一种疯狂的冒险。但是海螺模式的确给了我们一些启示:首先,并购需要在模式上创新。水泥产品的销售具有极强的地域性,这就限制了水泥产品的销售范围,从而限制了水泥行业的规模化。海螺通过两个方面的变化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是打破原先的一体化水泥车间模式,从而让生产链实现了跨地区运作;二是充分利用各地优势。海螺水泥在把生产链切开之后就开始实现各个环节的巧妙布局—矿产丰富的地区生产熟料,在主要的销售市场研磨并且生产成品,这样就使得海螺的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其次,并购过程中的有效整合需要市场提供足够的空间。回顾这几年的并购情况,结果大都不太理想。但是海螺的并购因为建材市场的火爆,并购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都被市场的畅销所稀释,这正是的海螺幸运之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