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号”改制遭遇困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3日 08:22 京华时报 | |||||||||
昨天,老字号天福号食品厂的上级单位万方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承凯告诉记者:“天福号”改制已经完成。但是,天福号食品厂党支部书记赵春生却告诉记者,改制方案目前未定。 两个截然不同的说法,透露出“天福号”改制的困境:在改制决议中,“天福号”职工拒绝签字。
有26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天福号”,在改制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改制程序受质疑 7月5日,北京天福号食品厂员工代表王女士接到“北京市天福号食品厂第三届职工代表大会决议”:要求职工签字,同意将天福号食品厂改制为北京天福号食品有限公司。 这份决议是由“天福号”的上级公司北京万方有限公司下达的。 天福号食品厂的注册资金是312万元。在决议中,企业经评估后净资产为249.61万元,改制后其所有权归属于北京万方有限公司。这份决议要求职工同意,资产处置为以净资产投入到改制后的企业。 但是,职工们拒绝在决议上签字,在他们看来,“天福号”的改制没有经过合法的程序。“之前没有出台任何改制方案,也没有召开天福号食品厂职工代表大会。国有职工该怎么安置?入股的公司是什么资质?都没有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对于资产评估也颇多质疑。职工们说:“评估249万元,太便宜了,如果这样,我们职工找些钱自己买了。” 昨天,“天福号”厂长赵长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2002年,天福号食品厂曾请专业评估公司对“天福号”商标进行评估,当时估价无形资产达5000多万。而改制中,万方公司并没有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他不明白为什么。 职工提出诸多问题 8月4日,“天福号”工会主席沈双喜向万方公司提交报告,反映职工的意见。他说:“为什么没有改制方案,也没有经过职工大会讨论,就直接拿一张纸下来让员工签字?” 在沈双喜提交给万方公司的意见书中,针对改制决议,职工代表们问道:“国有企业改制,公司对职工的利益有什么保证?” “企业改制后,公司应该拿出一个‘天福号’发展规划,交给职工讨论。” 职工们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在企业账面上,有2500万拆迁补偿款。如果“天福号”改制,就应该对这部分补偿款做产权界定。职工们认为,这些资金包括职工安置费等部分,应该量化给职工,其他划归国有资本。“但是,实际上这部分资金并没有纳入国有资本,为什么?” 万方公司作出回应 对于“天福号”职工们提出的问题,一直未有人作答。 厂长赵长才说,对于此次改制,他心里一直很矛盾。一方面要按总公司指示,让所有员工在改制决议上签字,一方面又要维护员工们的利益,令他左右为难。他说:“我建议万方公司起草改制方案以及员工安置方案,然后让大家讨论,这样员工才可能在改制的决议上签字。” 但是,据赵长才说,万方公司负责此次改制的副总经理陈亚彬拒绝了这个要求,在陈看来,改制已经完成。 昨天下午,本报记者联系到万方公司董事长蔡承凯,向他转达了职工们的疑虑。 对于最受质疑的改制程序问题,万方公司管理层认为,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制,只需通过公司职代会通过即可,而让“天福号”职工在决议上签字,只是为履行变更手续。 而对于职工们提出的无形资产未进行评估的问题,蔡承凯说,无形资产的评估需要跟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而无形资产的价值与当前的市场价值不符,因此没有作价。 为什么2500万拆迁补偿款改制中未作产权界定,蔡承凯说,这部分资金目前仍放在国有企业。至于具体放在哪个国有企业,将如何使用,蔡称,这是商业机密,不便透露。 -链接 老字号“天福号” 北京市天福号食品厂是“中华老字号”企业,始创于乾隆三年(即公元一七三八年),已有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是生产各种熟肉制品的专业厂家,其生产的酱肘子、酱肉曾作为清王朝的贡品。 2002年,“天福号”熟肉制品被评为“北京名牌产品”,是北京市食品行业惟一一家被评为北京名牌的企业。 作为国有企业,天福号食品厂原隶属北京万方实业总公司,自去年起,开始隶属新公司北京万方有限公司。 1998年,西城区投资组建了商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北京华方投资经营公司(下称华方公司),华方公司共有6个全资或控股企业,北京万方实业总公司是其中的一个。 目前,“天福号”员工450多人,国有身份员工近1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