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名为“华润雪花” 华润啤酒放缓收购步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1日 14:04 新快报 | ||||||||||
记者从华润啤酒有限公司获悉,从昨日起,华润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 据了解,这是继广东粤海啤酒改名“金威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后的第二家改名的啤酒企业。
业界认为,此举意味着在收编30多家地方品牌后,华润开始消化并谋求占领全国市场。兵败“哈啤收购战”的华润后台老板———全球第二大啤酒集团南非国际酿酒集团(SAB)显然也要借助华润来报一剑之仇。 改名目的在推广“雪花” 华润啤酒市场部总经理侯孝海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指出,改名目的是加强该公司与“雪花”品牌的联系,有助推广“雪花”品牌的啤酒。 侯孝海表示,目前雪花啤酒已经在全国有生产和销售,像武汉、四川、安徽、天津。改名后,将采取全国品牌和地方品牌相结合的方式推广华润的产品。 但是“雪花”会否和华润收购的地方品牌发生冲突?侯对此表示,即使是全国品牌也不可能在所有市场“一网打尽”,中国地域差异性为地方品牌的长期存在提供了空间。 今年拟销110万吨 据了解,华润啤酒经过11年并购,目前旗下已有35家啤酒公司,诞生于1957年的雪花啤酒在1994年被新成立 的华润啤酒收归旗下。目前,雪花啤酒年销量为80万吨,在华润300万吨的销量中,占主打产品位置。自七月中旬开始,华润利用亚洲杯足球、奥运会的黄金时段,在中央电视台投放高达2500万元的广告。而其打造全国品牌的总费用已累积到了5000万元。 今年2月,科特勒营销集团已宣布与华润联手,帮助华润实现品牌上的提升。经过6个月的调研、分析,科特勒营销集团认为20岁到35岁的年轻一代是其产品主流消费人群。华润希望通过力推雪花,将其年销量提升到110万吨。 业内人士认为,华润开始唱品牌戏,很可能是暂停收购步伐。下一步,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三强”之间很可能会打一场产品仗。 业界巨头争夺东北 对于华润的种种举动,观察人士认为,打响品牌只是华润谋求全国市场的第一步,而其第二步显然是要加码东北市场。 据了解,目前,SAB持股的华润啤酒在中国东北市场上的份额达到32%,AB的哈啤在东北市场上的份额约为31%。两家的市场份额不相上下,一场新的争斗恶战即将开演。 相比之下,SAB现金充裕,很可能会把出售哈啤股份获得的一亿多美元收入重新投资于中国,有可能与AB在东北市场打价格战,也有可能选购其他中国同行,而中国市场待收购的啤酒厂也有好几十家。据报道,SAB一直在考虑收购吉林省的金士百啤酒,以此扩大在中国东北部的市场占有率。 但侯孝海表示,华润不会打价格战,华润全国品牌的打造属于企业自身的品牌战略调整(此前华润以区域品牌打市场此后就是全国和地方品牌结合),不会特别照顾东北市场。 相关链接:华润收购地方品牌列表 1993年12月,斥资3亿元与沈阳啤酒厂成立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 1997年9月,华润集团斥资9000万元收购四川绵阳亚太啤酒。 投资5000万元收购四川乐山蓝带。 2001年初,连续收购安徽廉泉啤酒和蚌埠圣泉啤酒。 2001年5月,收购湖北东西湖啤酒集团,正式组建武汉华润啤酒有限公司。 2001年10月,收购四川蓝剑成立四川华润蓝剑啤酒有限公司,合资总额20亿元。 2004年3月,华润与浙江钱啤集团在杭州签署合资经营协议,出资3500万美元,收购钱啤70%的股份。至此华润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拥有36个啤酒企业,年生产能力达456万吨。 2004年5月,斥资2.8亿元向安徽龙津集团收购两家啤酒厂90%的权益。 (任慧良 佟瑞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