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适时加息才能彻底为经济降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8日 15:59 中国经营报

  对中国经济来说,2004年是充满拐点、充满变化的一年。第一季度出现了政策上的拐点,政府对投资过热由“不要轻言过热”转到“坚决地制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增长上的拐点。在第二季度,投资增长降到几乎只有第一季度的一半,信贷增长、货币发行迅速回落。同时必须看到,通胀压力并没有随着整体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而转弱。更令人担心的是,煤、电、油、运等瓶颈状况有进一步恶化趋势。笔者认为,此轮经济过热的主要症状并非价格上升,而是瓶颈状态下的供需不平衡,是在煤、电、运价格管制下的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无线精彩 无线雅典 走入香港梦想之都
一种数量失衡。不论是价格急涨,还是供需失衡,说到底反映出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

  近几个月宏观调控所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反映了中央政府整治宏观环境的决心。但是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尤其是“一刀切”式的信贷收缩。这种突如其来的紧缩给不少企业造成严重资金周转困难,对民营企业打击尤大。如果信贷政策不做调整,相信一两个月内就会出现破产潮。一家企业有难,上下游关联企业均受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困扰中国经济的“三角债”问题也可能重现。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温家宝总理在最近的一次国务院工作会议上提出:为有市场、有效益、制造就业机会的企业提供正常的流动资金。在保持整体信贷控制的前提下,信贷政策似乎正在出现微调式的松动。

  笔者认为,信贷上的松动还不可以称为一个新的拐点。政府对于投资热死灰复燃十分警惕,地方上的投资冲动依然强劲,瓶颈状态仍旧严峻。如果投资在今后几个月出现反弹,不排除进一步和更加严厉的调控措施出台。

  关于加息问题,从政府内部到学术界都有争议。笔者认为下半年加息的可能性并未随着月度统计数字的改善而减少。加息并不一定意味着紧缩,而意味着利率水平的正常化。今天的货币环境依然维持着当年抗通缩的架构。在通涨急升的情况下,维持利率水平不变实际上等于在减息。过量的流动性是造成这轮投资过热的罪魁祸首之一。

  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在加息时机上可能有政策上的考虑,但最终加息本身几乎无可避免。不釜底抽薪减少流动性、增加资金成本,很难彻底为经济降温。当然加息对一些非市场主导的投资行为可能影响不大,但对抑制房地产热、原材料囤积却是有效的。

  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长为9.6%扣除SARS带来的基数因素,经济增长大约在8%~8.5%之间。这个数字本身无疑反映了经济降温的趋势,但降温的幅度各方面还有争议。从电力消费、日本及澳大利亚对华出口等旁证数字来看,对投资出现反复的可能仍不可掉以轻心。

  同时必须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动向。今天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财富以及消费。楼市价格平稳而成交量萎缩表明市场的胶着状态。笔者认为楼市价格的走向决定这次经济最终“软着陆”还是“硬着陆”。相信政府一方面会强化现行的土地管理政策,同时确保楼价不出现急落。

  作者为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董事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本文为个人观点。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